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透明度、权力监督与高校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办学权在监督盲区中自由伸展是高校腐败风险之源。高校应当以信息公开开启权力监督之门以有效治理腐败。高校信息公开能彰显权力监督本源,降低权力监督成本,强化权力监督基础,增强权力监督实效。高校腐败治理之要义在于切实提升办学透明度,高校应当战略性地公布办学权力"清单",实质性地提升办学信息公开度,系统性地建构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信息公开是保障高校师生知情权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提升工作透明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校以及民主办学都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开展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的良好发展,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南省107所公办高校调查分析,发现部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制度体系落后、内容流于形式、公开手段单一、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质量,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依法及时准确公开;完善信息公开内容,提高公开透明度;运用多元化技术手段,全方位公开信息;构建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落实信息公开责任。  相似文献   

4.
高校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适合于高校内部管理需要的改革建议。以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可信性和透明度;正确地反映高校办学的持续能力,为高校规避风险,实施稳健的发展战略,制定长期的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公信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实施为背景,以财政部会计准则明确的财务信息质量要求为依据,以《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为切入点,探讨目前高校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深入分析缘由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财务信息公开是高校财务透明化管理的表现,也是高校财务民主化理财水平的显著标志。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方式逐步向管理型方式转变,从而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本科院校加强财务公开及其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财务监督机制,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实现阳光民主理财,保障师生对财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当代台湾高等教育呈现大学扩招与生源骤减的矛盾并导致高教消费成为买方市场。高校必须在学校可吸引性、学生可接近性和家长可负担性三方面强化整体治理效能,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学生市场力量的强化,大学办学信息透明度也随之增强。在学校选择机会指标引导和评量作用下,作为需求端的学生与家长可根据消费需求做出合理的学校选择决定。作为供应端的高校,需要面对高教市场变革进行内部办学改革和议题营销,增加市场吸引力,进而回应绩效责任,以提升台湾整体高等教育市场质量。全文研究的重点是建构高等教育选择机会决策指针系统,并作为大专院校治理改善与高教市场顾客满意的决策取向;同时为台湾高等教育市场建构一个入学市场利害关系人整体决策体系。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高等教育利害关系人选择机会与学校治理之关系,并厘清高等教育利害关系人选择决策取向,继而探讨高等教育利害关系人教育选择机会的影响因素,建构高等教育选择机会决策指针系统和探究高等教育选择机会决策指针系统之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业内     
《教育与职业》2015,(1):14-15
信息"发布《清单》是教育部继《高等公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之后推动高校信开息公开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深清单化校务公开、提升高校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预防腐败,进一步推动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清单》的出台无疑是推动‘清单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问责起源于基础教育的质量问责,其目的是增强高校办学透明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最终提升自身治理效能和院校绩效。院校研究为强化美国高校回应公众问责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主要做法包括:为全国性信息公开化平台提供数据、编撰所在高校的问责报告、开发所在高校的信息公开化平台以及为媒体和相关利益人开展问责提供数据。加州大学院校研究回应公众问责是其决策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是从回应外部质疑的“被动问责”转向“主动问责”,也就是通过常态化的自评,定期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这种转型不仅是高等教育问责态度的转型,更是高校办学质量主体角色的彰显,反映出高校具备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承担办学责任的勇气和改进质量的决心。以此为借鉴,助力高校实现“主动问责”,中国需制定信息公开化的法律;高校须完善数据管理制度,塑造质量责任主体意识以及通过院校研究呈现办学绩效数据、提升回应公众问责效能的环境,开发整合型的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公众获取高校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国1 219所本科高校中,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开设信息公开网站的数量差距较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公开网站流于形式,未发布实质性的信息,存在限制信息公开范围,公开不及时等现象。建议完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网站建设的标准,建立高校信息公开网站的评估机制,提升信息公开网站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