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台湾出版后,在年轻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本文选取其中两位广受争议的林少华、赖明珠的译本来进行比较分析。赖译本尊重原文,特别是原文形式,而显得译文翻译腔浓重。而林译本则再现了原作语言的简洁明快、流畅幽默,重视原作中异质性的传达。本文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翻译译例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各自的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2.
翻译伦理是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首先由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近年来,中外翻译学界对中文原著的翻译热忱颇见高涨,然而多数翻译作品往往因过分苛求被西方读者认可而与原著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及其英文译本Red Sorghum的比较分析,弄清楚译者葛浩文的译文中是否合理地运用了译介伦理的思想,从而达到翻译忠实性与读者可读性的统一.希望为伦理角度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活力,为译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献翻译本质是政治领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活动,此类型翻译活动是向目的语读者展示源语环境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在政治文献英译活动中,译者选择句子或段落为翻译单位将有利于处理中英文语言差异和文化空白的问题,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罗稷南先生译的《双城记》,无疑地是解放后出版的几种译本中最有影响的一种;较之解放前那些错误百出的译本(例如1947年上海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那个英汉对照本)已有了根本的改进,它能使读者看到原著的面貌,且有文字简练的优点,其贡献是不可抹煞的。但随着我国翻译事业的进展,在今天看来,就不无可以商榷之处了。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该书修订重版,但改动无多。作为《双城记》的爱好者,我根据重译该书的实践,认识到罗先生译文中的一些问题,兹将我几点粗浅的见解叙述如下:第一,罗先生的译文中有些句子是把原文逐字照搬过来,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不够,这类句子往往使人看不懂。例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两个译本作为蓝本,基于顺应论视角,从译文准确性、译文表现力和译文艺术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顺应论视角下文学译本如何将原作意境再现,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部小说作品的理解,也可为翻译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提出:①一个出色的译者和译文应"把握原作的意图,再现原作的意境";②文学翻译应重视语言交互的顺应过程,不仅需要顺应交际意图,而且需要顺应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林译《黑奴吁天录》,探讨林纾在探索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作的努力的和尝试,可以对林纾的翻译做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一译本是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在特定翻译目的的操控下,采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莎士比亚是世界四大喜剧的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文学史以及文明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主旨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表现对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直至今日,世界上的译本已有十几个。然而在众多的译本中,朱生豪的译本始终受到读者的热爱和传播,朱生豪是我国莎士比亚翻译者中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朱生豪的译文集口语、散文和诗歌于一体,以综合多变的形式对原文进行了抽象和动态的改写,迎合了汉语读者的各种文学期待。归化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威尼斯商人》为蓝本来研究朱生豪译莎中的归化策略的选择及应用问题,以期丰富莎译研究,从而指导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8.
英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的名词化是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看,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是动词名词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特点进一步促进了英语动词的名词化。动词经过名词化过程派生而来的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表达简练、凝重,大大提高了英语表达的客观程度,有利于本族语使用者更加注重重要信息,但给非本族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英汉翻译实践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表语的名词化结构通常要根据汉语语言的特点转换词性和功能,使原语语句由静态叙述变为动态叙述,以便在忠实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更好地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读者的反应。接受美学强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对旅游文本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以文本为中心,而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等因素,实现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从而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的焦点是认知与交际,认为翻译是一种根据不同的文本语境追求译文最大趋同度的动态推理过程。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译者如何用较小的处理努力,使读者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原文的交际目的,这是译者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用跨学科的视野去分析梁实秋的莎剧译本,并且发掘出译文与原文在译本的文体选择,人名的翻译以及采取的翻译策略上实现了信度与效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一样是语言运用范畴中的一种纽带和桥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好英语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在当前畅销的众多英语语法著作中,不少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语译名晦涩难懂,许多学生和老师对其望而却步。基于这种现状,笔者在大量参考国内外英语语法专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从教经验以及对英语语法的体悟,对目前存在异议的几个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语译名进行商榷。同时,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期促进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的准确、统一,以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最终实现提高英语语法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翻译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译语语言表达习惯。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也不能一味追求词类的对应,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可以采取葡萄型向竹竿型转换。对于很难译成汉语对应形式的句子,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手段,诸如:词性转换、肯定和否定互换、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等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词句既要传意,又要使人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从英汉对比谈委婉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文章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对比,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已出版的《国际海事条约汇编》中摘录出几段,分析译文对原文在逻辑关系的掌握、英语词汇的理解、专业术语的使用、中文表述的流畅上存在的问题,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及相关法律与专业知识,提出对原译文的几点修改意见,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易懂.  相似文献   

15.
体育英汉词汇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所搜集英汉体育词汇语料的分析,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比较出英汉体育词汇的异同,帮助人们更充分地迎接2008北京奥运的到来。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全球话题,英汉体育词汇固然有很多相通之处。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体育用语中使用缩略语时英语与汉语的不同;其他领域词汇向体育用语映射过程中英语与汉语的不同;英语体育运动词汇中同一个词汇可以描述不同的运动项目,汉语则不同;英语体育词汇中同一个动作在不同运动项目中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汉语则不同。究其原因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由英语语言本身的词化程度较强,以及英汉两种语言所在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二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由于文化差异、母语影响等因素,中国学生已有的汉语对英语学习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负面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用语层面都有所表现。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语言实践、文化导入、对比分析等措施对此加以防患,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而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正因为此,"无主句"成为汉语语言的特色之一。依据主语的可寻性程度和隐藏性程度,"无主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又可分为:相对无主句和绝对无主句。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本文就常见的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汉语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是成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在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也要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表达阶段,译者要做到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新的图式,以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外教师合作运用伙伴对话培养英语学习者口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没有语言环境和中外教师采用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口语的现状,依照"行动研究"的步骤,发挥中外教师的特长,详细比较了传统个人背诵和对话背诵两种形式的优点和不足,结果表明:伙伴对话比个人背诵在培养英语学习者口语方面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式英语"是标准英语的一种变体,但并不符合英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文化习俗差异、思维方式差异、表达习惯差异是"中式英语"的三大成因。本文主要结合"中式英语"的成因,提出要避免"中式英语",应强化语言输入,培养英语语感;注意分析比较,掌握英汉表达差异;树立文化意识,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