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班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愿望自选班级上课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解决中职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问题,实施面向部分群体的因材施教,是我们目前亟须攻克的课题。而美国的"走班制"便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走班制"教学的内涵和具体组织形式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学习组织方式的变革,“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施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要求在课程设置、师资保障、资源建设上具备一定的条件,同时,要建立班级、教学、选课指导方面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是现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老师上课时的牵制面也少了,这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走班制”更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自由自主地选择,在走班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感受成功的滋味,从而体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班级授课制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给予所有学生以均衡发展的机会。分层教学法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成为优化班级授课制的有效途径。笔者探讨了在数控车削实习教学中实施的分层教学的几个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6.
未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怀友 《湖南教育》2002,(10):37-38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外教育史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级授课制,但由于班级授课制存在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因材施教等弊端,人们又纷纷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出现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那么,未来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会走向何方呢?一、班级教学规模小型化班级授课制自诞生之日起,数百年来对人类的教学实践产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材施教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校园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制,因此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以开展。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成为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之一,本文探究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走班制”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愿望自选班级上课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对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走班制”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在素质教育探索中产生的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班级授课制"模式下,多层次递进式阅读势在必行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主要是经济高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鉴此,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至关重要。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  相似文献   

10.
固定班级授课制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日益暴露出其无法顾及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的不足。经过初中两年的系统知识学习,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现了重重困难,“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应运而生,为初三毕业班大复习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体现数学的基础性、提高教学质量极富意义,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差异性"教学进行了讨论,认为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应制订相应的实施策略,开展差异性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材方便学生自学,有利于教师辅导,使课堂教学变以“导”为主逐步向“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方向发展。结合我在指导实践中的体会,着重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谈自学辅导教材的优势。一、自学辅导教学遵循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1自学辅导教学既能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并与教学进度统一,便于体现教师的人格感化作用,并且又将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变全班同学齐步走为“班…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走班制"什么是"走班制"?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不再由固定的学生组成固定的班级,而是经常变换班级的人员构成。"走班制"是对"非固定班级"的通俗说法,它的学名叫做"不分年级制"或"无年级制",即"nongraded",强调学生个人对课程的选择权利,改变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统一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走班  相似文献   

15.
<正>新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方式,对组织教学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走班制"或成为学校教学组织方式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走班制"教学的国家。"走班制"是指上课的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班级上课。在"走班制"教学中,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考试难度是  相似文献   

16.
走班制是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指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学生在学校提供丰富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课程,流入到相应层次的班级进行学习,并时常变更班级及其人员构成。走班制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歪曲"因材施教"理念,"走班"被异化为"快慢班";流动上课,加剧班级管理困境;硬件和师资不足,阻碍走班制合理运转。改进走班制,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要解放思想,加大走班制宣传力度;制度引领,完善走班制管理和评价制度;加强走班制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如果"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同学"落伍".而"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自班级授课制以来,“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思想一直面临着“面向全体”的挑战,现行的大班级授课、按分数编班的所谓“分层教学”似乎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渐行渐远,这也是令广大教育工作者颇为困扰的两难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今天的“因材施教”已不是孔子提倡并实施的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今天的教育现实,  相似文献   

19.
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有平等对待学生、差异对待学生、弱生援助三个维度的公平。调查发现,教师最认可弱生援助是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77.2%的教师认为:弱生援助在班级授课制下是个难题,54.3%的教师反映不知道如何关照优生,50.2%的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不知道如何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实施教学。我们在分析调查数据后认为,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教育过程公平,需要将教学组织形式变为合作学习形式,将因材施教转变为顺势为学。  相似文献   

20.
班级授课制是现行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势明显,优点颇多,但也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弊端,容易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如何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长期实践证明,如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之余,适当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