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指向性,多学科研究方法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也未改变其学科指向性。近30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学科的外部建制,内部建制还任重道远。其原因主要在于多学科研究的引入还停留在学科性视角层面,方法论视角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还未受到足够重视。欲达臻学科建设之目的,既要重视多学科研究的学科性视角,更要重视立足高等教育实践,从方法论视角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最终实现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晓中  陈伟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8):54-58,81
作为时代主题的发展和多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建构一个适宜的分析框架,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发展理论、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三个关键性支点而建构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分析框架,需要还原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多学科性,即广泛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批判吸收各种流派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流范式是多学科研究视角。但多学科研究视角在保持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独立性 ,促进学科的理论严密性 ,整合研究兴趣的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 ,有必要通过分解高等教育的研究层次 ,选择学科研究方法论 ,构建学科理论结构框架 ,培植特定的学科文化等方式 ,最终形成独立的高等教育学科范式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适应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剖析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必须以方法论视角进行思考与探索。本文试图以方法论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现实困境,以及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研究,需要寻找出一个"多样性"的发展模式,而且也需要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本文站在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发掘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内涵,以打破东西方二元对立框架、审视"日本成功地实现了高等教育近代化"这一庞大叙事为基本前提,来重新认识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现实发展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和谐价值观等生态观关照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界学者的关注,教育界的很多知名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评价颇高。要了解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深刻意蕴,就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思考。文章试图简要分析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适切性、适用性以及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图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深入研究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以期从多学科研究的一个侧面来审视和解释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问题,并从方法论上论证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于一般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是什么?一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输出端,关联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高等教育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二是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会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因而研究中更需要多学科的视野;三是由于高等教育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可能高等教育研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科有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否取代传统的“高深学问”而成为高等教育独特的研究方法?这是潘懋元先生在其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中为我们提出的新的命题,本研究将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内部来分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就业问题,以期从多学科研究的一个侧面来审视和解释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问题,并从方法论上论证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展望未来,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多种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不同于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适切性问题和非均衡问题。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结果具有三种可能性:高等教育领地的坚守和扩张、学科分化、本质部分凸显,其研究趋势是向科际整合研究方向发展,其价值在于启迪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地位从“唯一”地位转向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先生译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与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学界都颇具影响.两文本都运用了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从多学科视角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视野、目的、结果三方面两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出版了 ,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从此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论指导。一、建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 ,首先要认可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独立研究领域的多学科性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潘懋元教授较早地提出 ,“高等教育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科学 ,高等教育的理论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 ,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无论从高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研究业已成为主流趋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混杂、简单借鉴、机械套用等问题。从元研究的视角来看,为规范多学科研究,使之符合高等教育学科的学科逻辑,必须对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高等教育学化和本土化等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做出理性解答。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学科在30年的发展中,其方法论经历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再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单学科研究因其对自身学科的固守而走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多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学科发展,但因其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使其难以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论的重任;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多学科知识介入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多学科知识大多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多学科知识作为承载西方文化信息的话语,用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时未必都能相容。研究者只有对多学科知识与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文化认知差异进行历史与比较分析,才能发展并创造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独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人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进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学科与领域”之争,就是高等教育研究复杂性的表现.从研究主体视角对“学科与领域”之争进一步地探讨和解释,得出高等教育研究多学科是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领域范式.最后,基于高等教育研究复杂性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困境,并就出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这本书提出了多学科研究的观点,从历史、政治、社会学等十一个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研究,为解决高等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找到了恰当的合理依据。同时,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上提出了独特的“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多学科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也只有坚持多学科研究的方法,由不同学者进行研究,才能不断丰富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学科,从而逐步为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奠定基础。由于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践等多层面、多领域的活动,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相关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层面与领域应用适合的学科理论,应避免出现以一种理论替代另一种理论,或以一种理论解释高等教育的全部问题的现象,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学科群优势,以多学科的不同视角揭示高等教育现象,阐释高等教育的规律,最终解决高等教育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