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长期缺少关怀和照顾,使得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主动交流,并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疏于管理留守儿童,教师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没有及时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丽莲 《成才之路》2021,(15):66-6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准确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以及学习水平,通过创新词汇教学的方式来调动他们学习词汇知识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对新授词汇展开自主建构,掌握更多的词汇知识。文章主要对加强英语教学提升留守儿童词汇素养进行探讨,以提升学生的词汇素养。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父母与教师是儿童的两个"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当父母远离时,教师就成了情感依恋对象。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无数人离开了家园,而他们的孩子却成了留守儿童,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留守儿童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情绪、行为、沟通等方面和普通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习、生活上有一定困难。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从心理上完全接纳这些留守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儿童,这是教师的天职。给这些儿童更多的爱,让他们愉快生活,更是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对留守儿童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要真正使他们能成长,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初中留守儿童相对较多,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更多的初中生要走向社会,初中阶段培养他们的社会化能力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学校和社会更多的人文关怀。初中学校应实行寄宿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加强联系,使他们能够顺利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比较了父亲或母亲出国打工留在国内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状况.结果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和心理成长状况较差,具体表现为他们受到父母更多的主观控制,学习成绩较少得到父母的满意,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更低,班主任与他们的交流更多,更看重金钱,不快乐的儿童更多,希望高中毕业后出国挣大钱的人也更多等.这提示父母出国打工者的留守儿童同样是一个需要特别关爱和特别指导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心灵关怀的缺失。学校教育肩负着关怀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是指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中,要给他们投注积极的情感反应,唤醒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获得面对留守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学校里的特殊群体,心灵关怀缺失是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学校德育质量观由关心成绩转向关怀心灵是农村学校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应然选择。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意味着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激发和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量,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度过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发展趋势,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尽力去保护他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4):11-12
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为了家庭生活而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给家里老人带或者让孩子自己生活,很多留守儿童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缺失正常的父爱母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农村学校很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学,让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关心留守儿童是农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让学生享受心灵的富足。本文通过探究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得出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创造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教学的教师参与进德育教学、教师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三种策略辅助学校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的教学工作,让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每一名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留守儿童更是祖国娇嫩的花朵。我们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要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自己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学校更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然而在学校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是首当其冲。对于偏远的农村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相似文献   

14.
雷红霞 《甘肃教育》2014,(23):39-39
正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多年来一直留意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摸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待留守儿童,除了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之外,还要多留心他们幼小心灵的细微变化和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当的教育引导方法,以使他们更好地和身边的人交往,快乐健康地成长。一、创设"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敢于交往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关键时期,对于留守儿童教师更加要引起重视,同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更多的关爱,受到更好的教育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玲丽 《考试周刊》2010,(28):213-2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迅速转移。许多儿童被留在家中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为了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茁壮成长,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和照顾  相似文献   

18.
刘先诚 《广西教育》2014,(21):62-6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有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留守儿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据相关资料显示,有54.83%的留守儿童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和朋友,有8.30%的留守儿童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12.10%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愿意对任何人讲心里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是需要更多关注的留守儿童群体。基于优势视角理论,文章对影响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同龄群体是隔代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社会适应资源;朋友数量与朋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班级内同学对他们的非"标签化"相处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起到了较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时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正面评价、老师对于隔代留守儿童不应过分关注、注意保持与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而成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父母和政府部门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共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