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和谐的关键部分是人们的心理和谐,对教育来讲,关键是教育人的心理和谐。如何培养教育人的心理和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意培养教育人事业上的正面心理感受;注意培养教育人工作方式上的正面心理感受;注意培养教育人个体的正面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是对应激的适应性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心理可以使人保持恰当的心理紧张程度,集中人的注意力,激发人的潜能,从而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焦虑程度过低则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动员自己的全部能力,降低学习效率;过高的焦虑则让人难以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3.
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现代人越来越注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心理学家认为,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十全十美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些短暂的异常心理也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不能视为病态。过分夸大心理异常的害处反而会加重人的心理负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抑郁症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最近一段时间,好多媒体都在谈论精神抑郁症,他们大都指出精神抑郁症所造成的损害。这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近日德国专家指出,强度轻微而又短时间的轻微精神抑郁只会给人带来好处。这些专家在德国一个专业杂志发表文…  相似文献   

4.
从竞技体育异化的社会结构性根源、社会心理机制、哲学性根源3个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指出,竞技体育异化的实质是体育人争夺奖牌所对应的社会价值排序,其目的是,使其自身在社会价值排序中处于高位,并且在具有歧视性对比特征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心理优势,从而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心理机制是,利用社会价值排序背景下,体育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把体育人谋求心理优势的需要,转换成为对奖牌占有的需要;其哲学性根源在于,以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分裂为特征的体育人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 一、心理能力及其重要意义 1.心理能力及其构成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与人脑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人的心理对人的多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也会影响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的表现。与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一样,心理能力也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性格、智力、气质)与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人在运动竞技中的心理能力,同样也由这两个部分组成。 2.竞技心理能力的重要价值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其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多血质、粘液质的人比抑制质、胆汁质的人更适合于参加运动训练,并常常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大运会竞走运动员竞赛焦虑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教练员还是心理研究工作者,都特别注重对运动员七届大运会预选赛和决赛的部分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参加心理控制能力的研究,这一领域研究的主题是运动员心理能力预选赛60人,决赛58人。的诊断和心理技能的训练。前者借用修订后的国内外量表进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  相似文献   

7.
心理状态是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出人在当时内外条件作用下的心理活动特征,心理状态一经形成,就会影响到活动的进行,所以运动员在场上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与他是否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老马分析:老年人回归心理的表现】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也是常理。人上了岁数话多了,一般来说不算病,而属于心理年龄特征,就是说,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老话多过头了,整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就属于心理障碍,就应该进行心理调整了。所谓人老话多过头了,主要表现为说话翻来覆去,凡事爱多嘴,在家中什么都看不上眼,都要说几句。  相似文献   

9.
精神健脑的主要要求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其作用超过一切保障作用的总和。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养生的精华和健康的金钥匙。一个人心理平衡,生理就平衡,什么病就都不得,得了病也好得快。由于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的思想所塑造的,所以心理健康来源于大脑。美国约尔美医院汤西希科博士说:“可以断言,人的大脑想的是什么,会强烈地影响着人的身体,而且还会影响人身体的最后结局——死亡。”心理健康就是精神健康,就要心理平衡。一个人只要有个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对他人和社会永远有种感激…  相似文献   

10.
暗示是人类常见的一种特别的心理现象。所谓暗示心理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投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要发挥一个人的心理潜力,就得利用非特定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把无意识心理活动引向人的心理潜力的关键,则在于作出种种暗示。体育课教学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11.
石天敬 《精武》2009,(5):17-23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思想、情感、知觉、记忆等内心活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状况与生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百分之七八十的疾病是心理失调引起的,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如今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据统计,我国已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14万人因患抑郁症而放弃了生命,还有100万人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人的心理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和人的心理效应相联系的。本文拟就一些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性的认识。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首因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高水平竞技比赛不仅是双方体力、技术实力的抗衡,更是双方心智水平的较量。斗智以心理战术为中心,在于以智取胜,是比赛双方为赢得胜利所进行的心理搏斗。 心理战术是以人的心理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和刺激,使其产生紧张、恐惧、疑虑、疏忽大意、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等心理反应,进而达到诱使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失落心理的成因及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性之一。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关注社会对他的评价。如果人的自我社会评价期待与社会心理发生岐见,追求自尊的个人主观愿望不能完全实现时,就会产生失落心理。失落心理往往有多种不良的心理活动,如烦恼、焦虑、悲伤等,若这种情绪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 中年是人一生中的全盛时期。在职业和工作方面是最有收获的年华。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都较稳定。中年人的观察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中年人创造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处于人生创造的高峰期。 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中年人的工作压力大、心理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人的心理保持适当的紧张度有助于增强心理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利用学生兴趣搞好体育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体育兴趣包括体育心理兴趣和体育生理兴趣1.体育心理兴趣是指人对体育器材、在竞赛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赛规则、内容等不是由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兴趣。它是在运动或非运动状态下都可产生的,在教学中一定范围内增加体育心理兴趣刺激的密度或强度,学生对心理兴趣应激性下降或呈现下降趋势,体育心理兴趣培养是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需要相应的兴趣刺激条件,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无教师设置刺激条件的情况下学生不善自主学习。2. 体育生理兴趣包括主动体育生理兴趣和被动体育生理兴趣。(1)主动体育生理兴趣是人体经过运动时或运动后产生…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 WHO)统计 ,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0 %。从现在到 2 1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痛苦和严重后果。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脑的正常活动 ,人的心理现实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 ,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心理就不会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 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 ,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工…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是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的性格将在这一时期初步定型,很多心理问题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出来,并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培养人形成优秀品格的作用,所以武术对初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值得研究。文章以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武术教学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状态是在一定时间内人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出人在当时内外条件作用下的心理活动特征。心理状态一经形成,就影响活动的进行。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他的运动操作有直接影响。要实现最佳操作,就必须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关于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国内所见甚少,国外学者的研究是积极的,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拟对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建明 《体育师友》2011,34(3):30-31
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和人的心理效应紧密联系的,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谈一谈七种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