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专分析化学教材讨论了各种简单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实际中,有时会遇到求算复杂酸碱体系的氢离子浓度。本文从复杂酸碱体系的质子等衡式出发,导出计算[H~+]的精确式,然后对精确式进行近似处理,从而得出求算[H~+]的公式。一般称这种方法为系列导出法,下面用系列导出法介绍某些复杂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通过层层处理,导出酸碱溶液[H~+]间的计算公式是常用方法,称为系列导出法。系列导出法基本上是一种溶液一套计算公式,公式多,不易记忆。下面介绍另一种复杂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此法是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把复杂溶液体系分解成几个简单体系来考虑,分别计算出单个体系的酸碱度,然后按一定的加合公式进行计  相似文献   

3.
pH值就是溶液中[H~+]的负对数。溶液中[H~+]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pH值发生相应的变化。对这种变化既可以作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知道,中性、酸性或碱性液浓中都同时含有H~+离子和OH~-离子,这些离子的浓度存在:[H~+][OH~-]=kw的关系式。应该注意的是当强碱溶液稀释时,是OH~-离子浓度的减小,而H~+离子浓度却增大。因此当强碱溶液稀释时,应用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同理,当强酸溶液稀释时,应用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 例1、将pH=1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稀释,求稀释后碱液的pH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5.
哪种解释对?     
一、水解平衡:Fe~(3+)+3H_2O■Fe(OH)_3+3H~+,加水稀释后平衡如何移动?A 答:向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即增加了水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答:由于常温下水的浓度为一常数,加水稀释.则平衡体系中的[Fe~(3+)]、[Fe(OH)_3]、[H~+]浓度均降低,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应“减弱”浓度降低的平衡方向移动,即通过正向移动,增加平衡对象的物质的量而“减弱”平衡体系对浓度降低的趋势,水解程度将增大。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6.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_2溶液时,溶液的pH值变不变?最近有文章论述,认为电解CuCl_2溶液,溶液中[H~+]不变,pH值不变。笔者认为电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第37页,水的离子积常数这样表示:在25℃时,K_w=[H~+][OH~-]=1×10~(-7)×1×10~(-7)=1×10~(-14).结果没有写出单位,而第38页计算[H~+]为1×10~(-1)mol/L,溶液的OH~-浓度表示为:L。单位凭空写出来。而现行课本要求计算题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都应写出单位,上述计算显然不符  相似文献   

8.
在《电解质溶液》一章的教学中,读者往往在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离子积、盐的水解规律以及酸式盐水溶液酸碱性判据问题上迷惑不解,下面就他们的疑点进行逐一分析: 一、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 和OH~-离子吗? 读者往往误以为,酸式溶液里只含有H~ ,碱性溶液里只含有OH~-,只有水才同时含有H~ 和OH~-,这是一种片面观点。 诚然,纯水里的确存在等量的H~ 和OH~-。如25℃时,[H~ ]=[OH~-]=1.0X10~(-7)M。 倘若向纯水里加入0.1M的盐酸使H~ 离子浓度为0.1M,它比纯水里所含[H~ ]=1X10~(-7)M大得多,并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同离子效应),致使水所电离出的H~ 大为减少,以至可忽略,所以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可视为0.1M。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导出计算多元弱酸(碱)溶液[H~+]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与相对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到了相对误差为2%或5%时的各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对常见多元弱酸在常用浓度范围内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PH值都小于7或PH值都大于7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混和后,其混和液的PH值如何计算? 例如,甲溶液的PH=4,即[H~+]甲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误差传递的基本原理,得出当[H~+]是由两项相加再开平方时,根号内大的一项大于或等于小的一项的10倍,忽略小的一项,则[H~+]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干5%。  相似文献   

12.
一、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教材分散地进行过介绍,对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要求不高,只涉及一些简单的计算,但学生对许多问题仍然混淆不清。例如把0.1M的HAc溶液与0.1M的盐酸溶液的〔H~ 〕的求算混为一谈;求算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溶液稀释后的〔H~ 〕,都用原来酸的浓度除以稀释倍数求解。究其原因,是对有关基本概念没有很好的掌握,同时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复习时可侧重于集零为整,理清知识系统,归纳计算类型,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知识上条理清楚,计算方法上有章可循,避免张冠李戴等错误。  相似文献   

13.
盐的水解就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于水解水的电离平衡必然向右移动,使盐溶液显碱性或酸性。若向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或向显碱性的溶液中加入碱,由于同离子效应,水的电离平衡必将向左移动,盐的水解受到抑制。若向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或向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情况怎样,盐的水解能得到促进吗? 现行中学化学课本第三册P47页的回答是肯定的。“当增大[H~+]或[OH~-]的浓度时,水解平衡要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可抑制或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有关酸、碱及盐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的pH值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在复习中,笔者除加强基本概念的复习外,还重点做了以下对比复习。 1.酸、碱、盐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无论是哪一类溶液表现出酸、碱性,说明其溶液中[H~ ]与[OH~-]不相等,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呈酸性: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呈碱性,当溶液中[H~ ]=[OH~-]时,溶液是中性的。显然,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 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导出了弱酸弱碱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应满足方程式[H ] 4 (C0 Ka KwKb) [H ] 3 (Kw×KaKb-Kw) [H ] 2 - (KaKw K2 wKb KwKaC0Kb) [H ] - K2 wKaKb=0利用Mathcad工具软件求得了NH4CN溶液中不同初始浓度时的氢离子浓度 .结果表明 ,Ka≈Kb 时 ,浓度的改变对氢离子浓度的影响不大 ,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当Ka 和Kb 差别较大 ,C0 >0 .0 0 0 5mol·L- 1 时 ,可用近似公式求解氢离子浓度 ,溶液极稀时 (C0 <0 .0 0 0 5mol·L- 1 ) ,用近似公式求得的氢离子浓度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 ,近似公式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计算缓冲溶液PH值,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即:[H~ ]=Ka·C_(HA)/CA~-,不过,有时候需要比较严格的计算,但是,严格计算目前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关于缓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严格计算的普遍公式是: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体系 电离度、水的离子积、pH值这三个概念,联系密切,环环相扣,复习时要循序渐进。 复习时,要注意运用电离平衡移动理论,分析外界条件以及溶液酸碱性对α、[H~ ]、pH值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1.pH值的定义 溶液中H~ 浓度的负对数叫做溶液的pH值,即pH=-lg[H~ ]。其内涵: ①pH值的适用范围:(ⅰ)只适用于水溶液。(ⅱ)适用于1摩/升以下的稀溶液,pH值的取值范围为0—14。 ②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是溶液酸碱度一种表示方法。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  相似文献   

18.
酸的强度、酸的浓度和酸度是不等同而相近的三个概念,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来代替其他两种,而应该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酸的强度是说明酸的强弱性质的,一种酸是强酸还是弱酸,要考虑它的电离情况,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并且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酸称之为强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的酸叫弱酸。酸度是表示酸性溶液氢离子的浓度,也可用 pH 值来表示.一元强酸的浓度与酸度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酸的浓度就可以简称为酸度,这是非常错误的概念,酸的浓度和酸度在概念上是不相同的,酸度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严格地讲应为氢离子的活度),常用pH值表示,它的大小与酸的种类及其浓度有关。酸的浓度也就是酸的分析浓度,它是在一定体积的溶液  相似文献   

20.
一种溶质的不同摩尔浓度的两种溶液互相混和,求算混和后溶液的摩尔浓度。这里的溶质是“H~ ”。公式右端的第一项是盐酸在稀溶液中所提供的[H~ ],它的值,由于体积的增大而比稀释前的值小。右端的第二项是加入的水在稀溶液中提供的[H~ ],同样,由于体积的增大,其值也比稀释前的值小。再看,这两种[H~ ]的变化规律又是多么相似,都是随着本身原有体积对稀溶液体积的比值的改变而改变。然而,象盐酸和水这两种电离度相差极大的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怎能用同一规律来描写?由此可见,上述计算公式的立论是欠妥的。众所周知,水的电离平衡虽为加入其中的酸或碱所抑制,但在稀酸或稀碱溶液里,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