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营造一个真正的生态园林,在植物配置上一定要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指导绿地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要熟悉植株个体的生态习性,不同植物之间组合与搭配的稳定性,不同种群间的竞争状态,即建立人工植物群落的多种要素.这样才可以创造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编初中植物学(1982年2月出版)中,对第三编“植物群落”,本文提出了三点商榷意见:一、应把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作为第一章的重点,而不应以植物群落的分层结构为重点.二、应增加植物群落演替的概念.三、本编应在总结前两编的生态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影响植物生长的五个非生物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湿地植物群落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衡水湖湿地植物群落包括:水生植物群落、湿地滩涂植物群落及陆生植物群落。这些不同的植物群落都有它们常见的代表植物。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反映了衡水湖对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稀有性及重要性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是植物学中一常用的名词,是指居住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的植物种的总体。组成一植物区系的各分类学、单位称为区系植物。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我们提到象针叶林或禾草草原这样的植物群落的名称时,就会分别获得由松杉目或禾本科植物所构成的景观外貌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提到浙江植物区系或天目山植物区系时,则得不到任何景观外貌的概念。因为,在一区系内往往含有静多不同科的植物,且在同一科内可能同时具有乔木、灌木和草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设计问题,文中介绍了华南地区住宅景观的植物群落特征.如华南地区住宅景观自然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与人工植物群落的特征,并对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如住宅景观植物群体现的色彩、如何设计住宅景观植物群中的空中轮廓和住宅景观植物群的设计疏密有致,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菌根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维平 《生物学教学》2002,27(4):42-42,24
植物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植物的种类、数量比例及其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及地形地貌等。最近科学工作者发现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菌根菌。菌根菌是指进入到植物的皮层细胞内 ,在根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形成特征性的泡囊和丛枝菌根的真菌。菌根菌通过大量伸展到土壤中的根外菌丝把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水分等运送到植物根内供植物吸收利用 ;同时通过根内菌丝从植物获得其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从而与植物形成一种营养上的共生关系。很早以前 ,人们就已…  相似文献   

7.
红树植物对低光照水平的生长及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低光照水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利的。这些不利的影响也体现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红树植物身上。低光照水平下红树植物的繁殖体萌发受到影响,依受体植物的不同,这种影响既有促进作用亦有抑制作用。生理生态方面的响应包括植株的光合速率下降、植物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植物个体生长发育方面的茎高生长增加但生物量下降。由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以及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和活跃化,低光照水平导致红树植物群落的更新和演替也同样受到抑制。虽然低光照水平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对红树植物产生的影响大部分是不利的,但深入探究红树植物对低光照水平的生长及生理生态响应,可以为红树林的育苗、造林和演替阶段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土法炼锌区植物群落现状,为重金属污染区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群落生态学方法调查了黔西北及邻近区域土法炼锌区6个样地植物群落组成等特征,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6个样地中,仅出现8科16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7种。在6个样地中均出现的植物是大叶醉鱼草、千里光、鬼针草3种植物。  相似文献   

9.
正一、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和种群演替的综合例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的采集,在毕节试验区韭菜坪获得藓类植物23科、78属、198种,根据藓类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长基质,参照陈邦杰对中国藓类植物群落划分系统,将毕节试验区韭菜坪藓类植物群落划分为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三种类型。又根据吴鹏程、贾渝的中国苔藓植物地理分区及分布类型,讨论了毕节试验区韭菜坪藓类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1.
滨海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面积锐减,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湿地功能退化。本文从群落构建机制的角度分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在滨海湿地植物更新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草植被建设是人工参与下的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和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中,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人们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改善植物生长的小生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相似文献   

13.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温带次生落叶阔叶林又是一个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对它们进行研究可以获得生态系统的有用信息。近年来,植物生态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出现了新的动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植物群落的定性描述已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当前人们已转向种群的定量分析和实验群落学的研究。为要研究群落的数量动态,必须在调查区域内抽样,于是,野外工作方法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间普通存在的现象,在园林绿化中注意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合理安排园林植物布局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要经历一个从个体到种群的过程 ,只有形成种群后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外来入侵植物种群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研究 ,能更好的认识和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群学以分子生态学发展为契机,从宏观走向微观,本文从7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为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植物种群学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植物群落的特点和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的总体,它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成分,人们吃的五谷杂粮,蔬菜,果实,禽畜所需的饲料青草,都来源于植物,因此,对植物群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自然环境的规律,发现更多的植物资源,可以确切估计各种植物的分布,生物量和储量,对于保护和改造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娟  李医民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3):70-72,82
在食饵种群具有常数收获率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类捕食者种群、食饵种群同时具有收获率的微分生态系统,其中食饵种群、捕食者种群都具有密度制约。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讨论了系统的平衡点,对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做出了分析,得出:当给定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利用Bendixson环域定理证明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阴那山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外貌和结构,探讨了该保护区植被的特点,认为该区植物区系是在华南地台上起源和发展起来的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隶属于华夏植物区—华南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20.
在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的应用是十分巨大的.经过科学、艺术地设计景观植物、植物群落景观,尽力营造出一个美观的、生态的、舒适的、经济的生存环境.就在城市、在城市居民身边,创造出绿色的空间,充满大自然的淳朴气息,努力构建出“生态节约型园林”,使之可观可用,可观即给人美感,可用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