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从纯粹理性出发,探讨了法律的法理基础及其约束性与强制性的依据。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构成了其法律价值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康德探讨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权关系,国家主权及国际法准则等一系列重大的法理问题。他的思想既有反对国家“专制主义”的进步性,又有当秩序的需要和自由平等的正义原则发生冲突时,放弃正义而固守暴力统治下的秩序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  相似文献   

2.
康德政治自由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的政治自由概念内涵丰富且独具特色,准确理解康德政治自由概念是正确把握康德政治哲学的关键.从文本分析来看,康德政治自由概念包含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即法律的外在自由,公民的个人自由和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康德的政治自由不是道德的内在自由,而是法律的外在自由.法律的外在自由是康德政治自由的法权保障.公民的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公开运用理性的自由是公民的个人自由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自由概念是康德整个哲学大厦的拱顶石,而在康德哲学中,自由概念的基本规定性是以自身为原因,而相应地所否定的东西是:服从外部的必然性。本文以康德的自由概念为主线,试图揭示其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义务论体现在"善德"领域和法权领域,包括德性义务和权利(即法律)义务.在他看来,人的道德法则及权利义务均源自人的自由意志.正义是出于自由意志的权利义务,是在法律状态下人的意志的自由行使能够与所有其他人的自由相并存,是权利和法制的统一.康德明确用"自由"去界定"正义",其基于自由意志的正义思想对当代政治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道德律令的自我立法是自由概念的精髓;自由概念的特点在于其先验的不可解释性,是意志之性质以及同自律具有同义性;自由是绝对命令得以成立的前提,没有自由,绝对命令就不可能;康德的自由概念对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哲学特别是在其道德哲学中,"实践理性"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在通常的理解模式中,人们会将其与"思辨理性"来进行对照性的理解。然而,这往往致使我们忽视了"实践理性"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内部所具有的独立特征和丰富意蕴。因此,该文将视线集中于这一概念自身,厘清出它的三重基本维度:内在、先验和超验,并从中梳理出康德进行实践理性论证所展现出来的自由的理念(意志自由)——自由的法则(道德法则)——自由的世界(道德王国)的逻辑线索,在深化对实践理性自身理解的同时,勾勒出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全景。  相似文献   

7.
“正义”既是个古老的概念,又是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一直是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背景对正义应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新时期正义概念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分配以及与保障分配结果相适宜的法律与道义品质,离不开平等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8.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主要论证要素。在这一状态下,人在选择正义原则时所表现出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的背后,二是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的理性",三是对"最大的最小值规则"的确认。用康德的话来说,原初状态是建立在人的意志自由、道德自律和绝对命令基础之上的对正义原则的一种程序性解释。  相似文献   

9.
《正义论》被认为是政治哲学复兴的代表作,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政治哲学的精髓,并结合当代的实际予以发展,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当代社会科学的新概念与新思想,系统的发展了传统政治哲学,并论证了一套自由正义的政治原则。正义的思想是罗尔斯政治原则的集中表现,本文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对象,对罗尔斯的论证的前提条件,正义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在现实中实现正义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的建构论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康德道德原则中的自律.他把绝对命令的自然法公式作为绝对命令程序,建构出康德的道德原则,使它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实践.建构的过程是反思的平衡,它被运用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正义两原则的形成就是建构主义方法的运用.原初状态使正义原则逻辑上无矛盾,反思的平衡又确保了它的意愿上的无矛盾.原初契约的前提条件——无知之幕保证了正义原则理性选择的自律性,是对康德的自律原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