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收集现有新道德观对老年人赡养的道德影响,分析影响的根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的重塑提供对策与依据,采用现场调查法、文献法对武汉市城市与周边农村年轻人赡养老人道德观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武汉市农村与城市年轻人赡养老人观念薄弱,代际倾斜严重,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家庭赡养的道德问题,除了注重宣传外,还应在政策上有所扶持。  相似文献   

2.
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的重要组成,他们的生活状况、经济收入、子女的赡养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调研组以钟山区大湾镇为例,就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经济收入、子女的赡养问题等方面展开调研,以期为决策者和广大的社会朋友提供数据参考。期望本调研报告能展示大湾镇老年人实际的生活状况,为决策者持续改善大湾镇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15):47-48
中国老人贫困率高达22.9%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正式实施,养老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上月发布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该调查研究了中国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发现老年人的贫困率远远高出了人们的想象,情况堪忧。在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全国有22.9%的60岁以上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管理》2017,(1):65-7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加之我国传统家庭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家庭的人均赡养比在不断的降低,导致我国老年人的护理费用越来越高,致使老年人不堪重负。理论界和实务界也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问题,长期护理保险也成为一个引起多方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并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成熟的做法,形成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这样的实际相适应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3,(10):32-33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修订草案第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草案的实施也就意味着“不常回家看看”将构成违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交往的日趋深入,围绕消费者权益问题产生的法律纠纷愈演愈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所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担保法》在保护保证人权益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本文结合一宗借款案例、就保证合同纠纷案,对这些不足之处及如何完善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罗松涛 《大众科技》2014,(8):216-218
2014年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其规定消费者拥有后悔权,这是我国首次引入后悔权制度,有利于保护我国广大的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其刚刚出台不久,法律的制定难免会有些笼统,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针对新《消法》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孝敬     
谢胜瑜 《知识窗》2011,(10):1-1
和火星文和网络语言相比,“孝敬”这个词显然有些老套,人们不常挂在嘴上,不少人甚至也没记在心里。以至于,2010年年底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头一次把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案。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养老”指的是政府、社会或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精神慰藉,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追求,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而农村文化礼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旨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礼堂是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因此,农村广大老年人以文化礼堂为依托进行“文化养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7,(1):100-101
有句老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就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无价之宝,他们在为家庭和社会贡献出青春之后,他们最想得到的,就是子女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选择了4个典型案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介绍给读者,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年人享有的权利和子女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对欺诈性销售行为两倍惩罚赔偿的规定及其所引发的“王海”现象为切入点,认为当前消费者权益在中国大地真正从应然走向实然主要受制于如下因素:以效率优先(发展社会生产力)而非公平为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基本特征和主流价值追求的我国经济和法制发展阶段;商事活动及制度的不完善,商人与消费者双方权利边界的模糊不精;传统道德评判机制的作用及其影响;作为身兼引导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二职于一身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缺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通盘考虑和协调一致。并进而认为,借鉴西方经验而制定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不具有充分有效的实施基础,目前对消费者权益的片面强调既不符合现实国情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真正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关佳 《科学生活》2013,(5):10-15
《科学生活》:肖主任,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在2012年底已接近2亿,上海更是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除了某些老年人罹患的精神疾病之外,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老年的认知性损害,此外老年性的抑郁状态、老年性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尹雪英  黄瑞华 《情报杂志》2003,22(10):26-28
在信息社会化浪潮下,信息商品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的热点,而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只是一般物质商品消费者的权益,对信息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本文试图从信息商品的特点入手,从信息商品消费者权利和信息商品经营者义务两个方面,保护信息商品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文化礼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旨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因为文化礼堂是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文化礼堂”是其外在形式,“精神家园”是其内在本质。而“文化养老”指的是政府、社会或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精神慰藉,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追求,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  相似文献   

16.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子女孝敬老人和社会敬老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过去的“只求温饱”,跃升到“精神层面”。有报道说,北京市2000年600多件涉老民事纠纷中,最多的是精神赡养问题。于是一些老年人就发出“日子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差”的感叹。可想而知,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第四次调查》结果,首先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参与及精神文化生活状况4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然后基于个人视角从加大健康投入、做好老年期人生规划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为推进全社会"积极老龄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制度安排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安排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王肃元任尔昕一、问题及其意义80年代以来,出于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呼声响彻全国大地。与此同时,对消费者保护的一些立法和行政方面的措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颁布施行,以及...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读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权益的内容,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著作权法》等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权益保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交往的日趋深入,围绕消费者权益问题产生的法律纠纷愈演愈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所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