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本文着重阐述一下抗生素类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专科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今后医院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整治前后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2.48%降至整治后的2.2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63.07%下降至整治后的22.6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整治前的21.20降至整治后的10.9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改进明显。结论:本次专项整治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某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的合理性,同时也希望可以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一般规律.方法: 应用DDDs排序、金额排序、日治疗费用排序对我院2007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收入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仍以一线抗菌药物和二线抗菌药物为主,头孢菌素类这类抗菌药物占最大的比例,第三代头孢菌素被广泛使用.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构成结构和使用比例尚合理,但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进一步控制好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联合用药原则;判断治疗效果与调换药物;肝、肾功能障碍与应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及使用力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等,以求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因其副作用小、价廉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菌药物,问事近60年,至今仍为全球抗生素消耗之首。过敏是本类药物的最主要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常发生突然、来势凶猛,易发生意外,为此许多医务人员对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严重,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积极的控制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7.
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抗菌作用比较强、毒性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较少、且还可以耐青霉素酶,该类药物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在临床中的运用品种早已有70个左右。因为部分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抗菌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耐药性比较普遍,所以临床中仍然对新型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研制并运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成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8.
巴桑拉姆 《西藏科技》2009,(11):45-45,50
目的:评估我院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珐: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使用天数、使用品种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杲:累计使用抗菌药品种数相对合理。但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用药疗程过长。有待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探讨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阿洛西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溶液放置环境与药物含量、p H值、外观颜色变化的关系。结论:抗菌药物配液均应正常浓度临用现配,以确保抗菌药物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现就其产生耐药的机制、克服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有利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准确判断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目前基层医生对于处方中抗病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基层医生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科学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某医院基层医生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基层医院的门诊处方500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临床医药要学的医理知识以及用药的规定,对基层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使用针剂处方有399例,占据着整个比例的79.8%,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15例,占据83%。结论:回顾分析限制得出,基层医院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峻,以期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5)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面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针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7-(2-苯并噻唑基)、7-(2-苯并恶唑基)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合成工艺(2)1,4-苯并噻嗪-2-羧酸-1-氧化物合成工艺;(3)6,7或7,8并环三环喹诺酮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针对各类感染性症状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抗菌谱广、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通过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工艺的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够促进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很大。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应加强用药过程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5.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怎样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①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②将药物敏感试验列为抗感染治疗前的常规检查项目;③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④体表局部感染应该强调早期局部用药:⑤严格控制预防使用和非医疗的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中使用抗菌药物;⑥加强监控,掌握致病菌变化以及耐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  相似文献   

16.
杭淇尔 《今日科苑》2007,(15):71-71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的同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所以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必须考虑到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的致命性不良反应,如器官毒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做到用药个体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选药物为氟卡胺、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这三种药物都没有器官毒性。索他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Ofloxacin,以下减称OFLX)属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等特点,临床应用频度日益升高.但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现将其不良反应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广谱抗抗菌药物,现就其作用机制及临床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类全合成抗感染药物,其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7位上连以哌嗪环、6位处引入了氟原子,因此称其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导致细菌DNA不能正常合成和修复,对G+菌和G-菌、衣原体、支原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1]。因其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抗感染治疗。随着此类药物大量开发研究,广泛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加。通过临床用药观察,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便于指导临床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