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浩 《科学大众》2013,(6):9-11
"嘿,听说了没有,H7N9那家伙如今出名了!最近有人感染了H7N9,人们对它有些害怕,不少禽类因为这个事情也遭了殃。"在流感家族里,正在讨论着这些事情。原来,2013年4月,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新型的禽流感H7N9,并且有人感染死亡。可是禽流感不是鸟类的"感冒"吗?怎么传染到人头上了?  相似文献   

2.
据最新统计,我国有2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听力障碍的直接表现就是人们俗称的“耳背”和“耳聋”。面对听力障碍,不同人采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治、不治和乱治的情况均有发生。那么,听力下降后究竟应怎么办?为此,我们走访了位于北京东单三条48号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听力中心的张建一副教授。 问:耳聋能治好吗? 答:首先,每个耳聋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对自己的耳聋类型进行诊断。导致耳聋的原因很多,根据耳聋的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上有很多种石头,虽然它们都是石头家族中的成员,但身份的不同可能导致它们的价值存在着天壤之别。比如,那些在厕所"安家"的石头,不仅不会被人多看一眼,还经常以"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反面角色"被人提及。而晶莹剔透的钻石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对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更是流传甚广。最近,钻石这种身份高贵的石头又一次成为人们热搜的对象,究其原因,竟是有人把钻石"种"了出来。这就奇怪了,钻石不是植物,怎么会被"种"出来呢?  相似文献   

4.
宝凡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281-283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肿瘤多发家族在50年间,共有10多人罹患多种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上颌窦癌、卵巢癌及未明确来源的癌症。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关注下,多国研究人员对其家族中一个同时患有恶性黑色素瘤、先天性耳聋、部分性DiGeorge综合征的男性成员从年幼开始进行了10多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克隆出一个位于人类基因组测序GAP中的新基因-FAM230A ,提交到了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数据库,还克隆出位于患者体细胞内的杂合基因和蛋白,并发现了一些新的调节机制。研究成果最终以《t(9;22)引发p14ARF和TBX1嵌合负调控与黑色素瘤、耳聋及DNA修复缺陷相关性》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人类突变》2013年9期上。这一研究成果,对揭秘生命科学的奥妙做出了贡献,这一漫长的科研过程也为我们带来了多种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起食品保鲜,相信同学们立刻会想到冰箱,那个日夜守护食品安全的"卫士"。不错,冰箱营造了良好的低温环境,使食品本身的活性降低,更令附着在食品上的微生物"生不逢时",繁殖过程受到抑制。可同学们知道吗?在食物保鲜家族中,绝不仅仅是"低温保鲜"这一枝独秀,这个家族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会员"哦!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孔雀石,大家自然不会陌生,这种具有鲜艳绿色的古老玉料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庞大的玉石家族中,有一种与孔雀石关系十分密切的品种,名叫"硅孔雀石"。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石头吗?黄金的"贴身人"  相似文献   

7.
苏珊 《百科知识》2014,(4):34-35
正"我是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之问,一代代的哲学家、科学家都在思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东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你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呢?东西方文化中"自我"这一概念又有哪些异同呢?独立性自我与互依性自我在认知领域,科学家们常使用"自我参照加工"和"其他参照加工"的比较,来探讨  相似文献   

8.
宁舒 《今日科苑》2008,(7):94-95
少肉多纤维素可预防老年耳聋随着年岁渐长,很多老人会出现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时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等问题。很多人觉得这是人衰老的必然现象,然而耳科专家指出,听力障碍虽然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但通过积极预防,可以推迟老年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你知道鸟鸡吗?就算你没见过活的乌鸡,乌鸡汤总该喝过吧?我小时候见过邻居养的乌鸡,自自的、毛茸茸的,特别可爱,相信这也是多数人心中乌鸡的形象,不过这并不准确。最近一则新闻报道让乌鸡家族名声大振,原因是有一种乌鸡创出了天价,竟然卖到1万6一只,真是鸡中的"兰博鸡尼"!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千奇百怪的乌鸡乌鸡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乌鸡就是普通鸡的变异,属于色素异常。在人类漫长的驯化过程中,有些鸡的黑色基因被保留下来,就形成了今天各种各样的乌鸡品种。虽然乌鸡都  相似文献   

10.
邵肖梅 《今日科苑》2011,(11):30-33
20世纪初,当美国的莱特兄弟在狭小的自行车作坊内制造出第一架飞机时,航空材料这一名词尚未诞生,他们为这架飞机选用了天然的枞木和未漂白的棉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飞机一直是这科木布结构,从上世纪20年代起才逐步改进为金属结构,铝合金和钢成为主要的航空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航空材料家族又先后增加了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成员。飞机百年华诞后,更是航空材料"子孙满堂,家族繁荣"之时,神秘莫测的隐身材料、机灵善变的智能材料、吞吐自如的贮氢合金、一反常态的导电塑料、微乎其微的纳米材料等相继问世……而今就在这一神秘的研发领域里,活跃着一位绍兴人,他的名字叫曹春晓。  相似文献   

11.
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辛勤耕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耳鼻喉科的发展建设上,他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们的信任,以和蔼可亲的形象践行着医者的良知。他就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头颈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主任李建瑞。李建瑞一直致力于耳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耳聋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GJB2基因232G→A突变。科研成果"间隙连接蛋白耳聋基因的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非综合征遗传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是"爱吃巧克力的人",或者说自己爱喝某种特定的碳酸饮料。那么——食物也能成瘾?冰淇淋是否总在诱惑着你?看电影时是否非得端着一特大桶爆米花呢?我们已经意识到,一些体重超标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成瘾类似,比如无法拒绝某些特定的食物,并且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过度进食。在美国康涅狄格学院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甚至发现奥利奥饼干会像可卡因一样让人上瘾。  相似文献   

13.
与"三山五岳"相比,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并不算巍峨挺拔,却因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从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到此追寻历史,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热爱阴谋论     
正——美国宇航员真的在1969年7月登上月球吗?——全球变暖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到底是谁射杀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全球金融真的完全受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操纵吗?每一件重大事件的背后,从著名人物的生死到全球范围内的有影响力事件,似乎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黑暗秘密"或"惊天阴谋",这就是阴谋论带来的世界。何为阴谋论?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所谓的阴谋论。一般来说,"阴谋论"通常是指一些人对主流认可的历史或者当代事件表示怀疑,认为该事件的真  相似文献   

15.
黑城的发现在史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研究西夏文化,请到俄罗斯!西夏是我国西北的古代少数民族,那为什么研究它的文化历史却要到万里迢迢之外的俄罗斯寻找答案呢?这并不是因为西夏人在亡国之后流亡到了俄罗斯,而是由于那里珍藏着无数的西夏珍宝,有瓷器、金玉、图书等。在俄罗斯的珍贵西夏文物甚至比国内的还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传承的有效性是迫切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保持家族控制的前提下,代际创业成为破解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家族层面探索代际创业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促进代际创业等相关问题,通过资源的供给和使用视角梳理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家族—企业—家族"的新研究框架,并对存在的研究机会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提升学界对代际创业的兴趣,关注传承和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更好地理解"家族"在"创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神奇的消息,说是甘蔗和花生一起多嚼嚼,居然可以使甘蔗渣"溶解"掉!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拒绝相信,这一定是愚人节新闻!然而,有好奇的人真的去试了试,结果令人震惊,这……这……这居然是真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呢?网上再度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8.
聚集在一起的微小的细胞们是在安静地各自忙碌着?还是像集贸市场那样非常喧闹?细胞们没有发音器官,应该很安静吧?美国洛杉矶大学的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细胞们并不是很安静,而是用自己的音调在"说话或唱歌"。研究者认真倾听了很多种细胞的声音,当然这  相似文献   

19.
正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你的大脑是多么好被愚弄。"眼明手快,动作敏捷",这是大多数人对魔术师的印象,要不然怎么解释那些忽而有、又忽而没有的奇妙魔术呢?不过,神经科学家会告诉你,真正的奥秘是魔术师们深谙"障眼法"。在我们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区域,有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系统调整着大脑的视觉信  相似文献   

20.
女侦探之死     
正英国一名私家女侦探在泰国调查一起黑帮凶杀案时,在富豪饭店被枪杀。附近警察局的警长带助手赶到现场,见女侦探倒在窗下,胸部中了两枪,手里紧握着一支口红。警长撩起窗帘一看,发现玻璃上留着一行用口红写下的数字:809。接着,他从女式提包中找出一张卷得很紧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已查到3名嫌疑犯,其中一人是凶手。这3人是:代号608的光,代号906的岛,代号806的刚。"警长沉思片刻,指着纸条上的一个人说:"凶手就是他!"根据警长的推断,警方很快将凶手缉拿归案。请问,凶手是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