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高血压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为了更好地治疗,需要对病人血压进行长期监测,直到恢复正常。现在,科学家发明了新的传感器,可以植入股动脉,这样对病人血压的监测就更容易了。  相似文献   

2.
如今,全球各地高血压患者几乎都抱有相似的困惑:虽然服了药,但血压仍不能完全达标,潜伏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总在不远处"虎视眈眈"。高血压治疗有什么新的策略吗?国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开始就规范地联合用药,不仅有利于血压控制,更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伤。这种新的策略如今正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地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在门诊中,遇到很多患者,不管自己有没有高血压,一上来就伸手:“医生,帮我量下血压。”还有些患者经常问,血压应该量哪只手?有的患者认为量血压根据男左女右原则,有的患者认为因为心脏在左边,所以量左手。对于血压什么时候量,也有不少患者有疑问。有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中风、  相似文献   

4.
多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服用药物的同时,却不重视药物的调整。还有部分患者误认为,血压降T来以后就不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了,只要按照同一剂量按时服药就可以。专家指出,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患者不仅需要定期检测血压,还应随时调整用药和剂量。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寿命的顽疾。高血压的病根是动脉内脂质沉积及其粥样硬化斑块,使血流阻力增大,或因血液黏稠,人体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升高血压,才能“灌溉”每一寸肌肤。当前医生用利尿剂、扩脉剂、阻滞剂、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患者动脉内的沉积和粥样硬化斑块,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增厚,服药量就要随着增加。当动脉管腔狭窄造成供血不足时,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使人不能安享自然寿命。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服务是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而医生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最普遍采取的两种手段一个是手术治疗另外一个就是用药治疗。临床医学服务中频繁地接触到用药治疗的患者,很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不好,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医生对其病情的治疗,而临床医学服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患者的用药心理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能够彻底地贯彻医嘱并减轻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的稳定,从而避免血压波动带来的慢性和急性并发症。但"是药三分毒",如何尽量不让肝、肾因长期服药而受伤,是所有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服降压药如何护肝肾呢?遵医嘱服,不随意更换、加服药物。目前,降压药可以分为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它们在发挥作用时可能对肝脏、肾脏产生不同的影响,医生会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劲敌,它引发的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高血压是人全身性的动脉疾病。它的成因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动脉内壁上沉积增多增厚,血容量减小,血流在动脉内遭遇的阻力加大,或因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提高了血压。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多吃少动,摄取热量过剩,糖转化为脂肪积蓄在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沉积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往往血脂、血糖、血黏度和血尿酸偏高。目前,各种降压药只能控制血压,而不能抓走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质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不能从根本上让血压自然下降。因此,当前靠药物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医生往往告诫患者要“终身服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逐渐加重,造成许多人不能安享天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元月到2015年12月间在在我院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治疗中进行用药干预,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的观察组的药物治疗依从率为97.73%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方式干预的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的平均血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19%;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用药时进行用药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使患者的血压指标值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治疗效果。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关爱型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观察组血压为(158.6±5.1、96.4±3.6),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为(143.2±3.6、8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93.9%,高于观察组满意度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相关知识总体了解度,实验组总体了解度96.2%,高于观察组总体了解度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在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一笑,更健康     
发笑可以使心脏更健康,这话听起来很好笑,但美国医学专家说他们找到了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一项新研究表明,听上一两个笑话可以改善血管功能。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就在警告人们,压力会损害心血管健康,有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当人面临困境时,身体会释放出一些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不加以治疗,高血压会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医生经常建议高血压患者更多地休息,经常做释放压力的运动。但社会心理行为能对心血管有何好处,人们知道得  相似文献   

12.
和春 《金秋科苑》2013,(13):96-96
高血压仍是现在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够治愈高血压,防止并发症和危象的发生,控制血压是首要条件。但是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众多,最佳的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还是用药治疗。服用卡托普利有什么影响?服用卡托普利能停药吗?祖国医学治疗高血压通过修复脏腑功能和平衡体内阴阳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气血平稳来调节血压,治疗高血压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陆江 《科学中国人》2004,(10):51-51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强敌。高血压被医学专家认为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且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医生要求患者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已是天经地义、不可怀疑的法则。但患者随着年纪增大,小动脉的痉挛、收缩.动脉内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增厚.动脉内血流阻力增大,血容量减少.使小动脉壁缺氧,小动脉内膜坏死或破裂,患者的心、脑、肾.眼底小动脉受损害.患者的高血压则由~期为二、三期.患者晚期避免不了并发心脑血管病或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8)
临床中对患病者病情检验的技术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升。无数的实例告诉我们,很多疾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都需要医生使用仪器对病人进行检查,并通过检验结果进行诊断帮助。现在医学检验早已成为了医学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医学检验结果是否准确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疾病判断的准确性。检验质量控制是临床中提高诊断质量的关键,全面准确地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证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究,目的是提高准确率,保证医学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20)
目的:本实验目的为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对其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70例。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将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用药管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药物知识掌握度等指标,还需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降低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知晓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当中结合用药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遵医嘱行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可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的数字除了股指之类,可能就是自己的血压了,人到中年有健康的血压可以说是令人艳羡。一旦有了高血压就不得不担心其对身体的诸多影响,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生活调控、自我管理呢?现在我们就听听范慧敏主任怎么说。  相似文献   

17.
边嘉铭 《金秋科苑》2012,(16):106-107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低盐饮食,还要终身服药。其实,生活中不乏既不花钱又能降压的方法,如使用得当,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边嘉铭 《今日科苑》2012,(16):106-107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低盐饮食,还要终身服药。其实,生活中不乏既不花钱又能降压的方法,如使用得当,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前我国患者1.6亿人,在13亿人中占12.3%,在9.5亿成年人中占16.8%.在50岁以上的6亿中老年人中占26.7%.但患病知晓率约一半。人们患高血压后,服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医生同时嘱咐少吃盐,口味要淡些.少吃肥肉和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适量运动。  相似文献   

20.
潘多 《西藏科技》1995,(4):40-41,60
本文对135例拉萨地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在藏族高和因压患者中,女性血压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血压高于脑力劳动者,此次分析提示:当地民族的特殊饮食习惯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因素之一。故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