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骨科感染常见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对近5年我院分离的956株骨科感染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分析,结果显示各种骨科感染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均有下降。因此,探索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有效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生素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结果.加强耐药菌监测、限制抗生素的滥用、阻止耐药传播、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和从预防耐药性角度出发,不断研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10,(12):10-10
今年夏季以来,一种“超级细菌”在多个国家传播,媒体曾将此归咎于医疗旅游。而加拿大医学专家约翰·康利近期接受世界卫生组织采访时强调,是滥用和错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催生了“超级细菌”,这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0,(3):10-11
消毒剂助长“超级病菌” 人们都知道,消毒剂使用时间长了,细菌就会产生一定抵抗力。而爱尔兰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消毒剂还会“训练”细菌,使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形成“超级病菌”。研究人员向绿脓杆菌的培养液中添加消毒剂,并且不断增加消毒剂的用量。当把对消毒剂产生抵抗力的绿脓杆菌置于临床常用抗生素“环丙沙星”环境中时,绿脓杆菌竟然有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科学家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让细菌具有耐药性的基因不仅能跨物种传播,还能通过接触染色体而遗传。以某些大肠杆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菌已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目前,多粘菌素是对抗耐药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一个名为MCR-1的基因会让细菌对多粘菌素也产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10,(20):1-1
事件 近期,一种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的"超级细菌"NDM-1在全球很多国家肆虐,不过,这种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的耐药性,在这场特殊博弈中,其实是人类培育了“超级细菌”这个对手。(文章代码:102001)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文化》2010,(12):46-47
国内首次检出三株超级细菌—NDM1耐药基因细菌,并且报告一名死亡病例,一下子拉近了这种细菌和我们的距离。超级细菌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此可怕?其实它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1,(5):10-11
抗生素的“终结者” 抗生素或许很快会遇到它的竞争者,因为俄罗斯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治疗感染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使用药物,而是利用物理学成果——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疗法不仅避免了药物可能会引发的副作用,而且不管细菌对抗生素有没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生素除了大量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外,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就是指微生物能够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生长和繁殖。抗生素耐药性是环境微生物固有的,即所谓的内在抗性,但是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和传播普遍存在,且已开始威胁到全球人群的健康。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主要有3个机制:(1)抗生素的外排;(2)抗生素的降解或修饰;(3)抗生素作用位点的保护。大量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抗性的蔓延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而且环境微生物的抗性可以通过基因横向转移向人类致病菌扩散,最终可能导致超级细菌的爆发,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抗性问题,必须加强:(1)全球抗生素使用和环境排放的监管政策和管理体系;(2)建立快速和透明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体系,使其涵盖医院、养殖业、污水处理厂等;(3)建立抗生素药物创新基金,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加快新型药物的研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新药创制走上可持续之路;(4)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包括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消除和缓解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环境技术及其系统解决方案等,包括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削减出水中抗性基因和抗性菌的比例;(5)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耐药性的认知能力,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抗生素在农业和医疗方面的滥用及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马文静 《科学大众》2008,(Z1):64-64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抗生素是我们对付体内致病细菌的有效武器,但狡猾的细菌不断变异,逐渐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了耐药性。所以,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的方法来抵抗耐药细菌。招安病毒研发状态: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细菌有天然的敌人,那就是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们感染细菌后,会在细菌体内复制自己,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最终使得细菌死亡。之后,繁殖出的大量噬菌体便会冲破死亡细菌,再去感染其他的  相似文献   

13.
刘宁  何欣  赵兴华 《科教文汇》2011,(24):133-133,193
细菌菌膜是细菌吸附于惰性物体如医学材料或机体黏膜表面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存形式,由于其对抗生素耐药性使得菌膜成为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细菌菌膜的致病性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对寻找有效控制手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超级细菌"有克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抗生素研发鲜有进展,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则越来越多。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特殊"芯片",将细菌像三明治一样夹在两片透水板中间,然后插入到土壤中去。这样既能保证土壤里的天然化学成分渗透到芯片中,给细菌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又可让研究人员对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发展中抗菌药应用的“利”与“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抗菌药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一直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将来较长时期内,抗菌药仍是集约化养殖业防治细菌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抗菌药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耐药菌的出现有可能使人类重新回到对多种感染无药可用的"前抗生素"黑暗时代,抗菌药的耐药性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性问题。鉴于此,文章主要讨论抗菌药给畜牧业养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抗菌药使用所引发的全球耐药性问题,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性监管的策略、建议及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1941年至今各国的医药学家们成功的研制出上百种抗生素药物,但是研制抗生素的热情并没有减退,甚至目前每年仍有10种以上的新型抗菌系列的药物被成功研制出来并且投入市场。但是由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使用滥用抗生素会的危害,导致现在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日益严重,这里将粗略的讲解一下耐药性细菌产生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抗生素的功效明显。但是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抗生素残留。抗生素残留物的存在将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大大增加,不仅严重影响到乳制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还会造成严重人体健康危害。因此,一种灵敏、高效、便捷、快速的抗生素残留物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举措。本文对抗生素残留受体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从抗生素的受体蛋白、多种抗生素受体分析法及抗生素残留筛选的新型标记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分析,希望能够对抗生素残留有效筛选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细菌感染性疾病能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危害,因此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准确预测,尽早有效地、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抗生素使用过量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综述了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检测细菌感染的应用情况,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莱布尼茨自然物质与传染病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4月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厌氧菌制造出一种新的抗菌物质,这种化合物在抑制一些有耐药性的细菌方面很有效,有可能用于研制新型抗生素。研究人员介绍说,自从发明抗生素以来,微生物中的自然物质一直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然而一些病菌非常"聪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炎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机会。2006-2007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