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80后”的写作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每一位崭露头角都不乏杂志、出版界、大众媒体的鼎立相助,《花城》在学的青春探险中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渐行渐远。本期的“花城出发”推出的是罗的《碎帛》(中篇),“烽火戏诸侯”的千年一叹原本只是周幽王昏庸无道的铁证如山,在作笔下却铺衍成了褒姒那“让我的痛成为世界的痛”的仇恨生成史,紧锣密鼓的故事新编之外又插入了现代瘫痪少女的残酷成长记。  相似文献   

2.
《花城》杂志,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历时25年。25年来,《花城》立足广东,影响全国.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收获》、《十月》、《当代》一道并列为中国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所刊发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并籍此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异的贡献。在今天的中国文学期刊之林中,《花城》以其先锋和多元性深得读者喜爱。《花城》在先锋文学阵地上的坚守是推动中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3.
看《花城》     
连续三期,《花城》都以素有实绩的成名中青年作家的长篇小说压轴,紧接着刁斗、海南之后,这一次推出了张者。与去年比,从中颇能见出编者方针上的微妙调整。既有干货硬货镇舱,又适当吸收锐气挺盛的文坛新面孔,成就了本期《花城》花团锦绣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作品信息     
正莫言多篇新作亮相结束了五年的沉寂,莫言又开始变得"高产"起来。继去年9月在两本杂志中刊发新作后,莫言的多篇新作再次亮相。其中有小说,也有诗歌。不少故事以莫言家乡为背景,一首诗中还写到了"外星人"。《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莫言诗歌《高速公路上的外星人》(外二首)很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莫言体"。而《花城》杂志主编朱燕玲觉得,莫言正在"寻求一种突破文学边界的东西"。在  相似文献   

5.
早在四十年代问世的《秦牧杂文》就已享誉海内外。新中国诞生后,是秦牧散文丰收的金秋。他陆续发表了各类散文几百篇,编为《贝壳集》、《花城》、《星下集》、《艺海拾贝》、《晴窗晨笔》、《花密和蜂刺》等集子。在这一大批作品中,作者自觉满意,美感效应强烈,广大读者盛誉的是《土地》、《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花城》等叙事抒情散文。这些佳作鲜明集中地体现了秦牧散文的独特风格,它们历经数十春秋而艺术力量未减,从而确立了秦牧在当代散文界的重要地位。脍炙人口的《土地》、《花城》也推为散文精品入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6.
80后女作家张悦然,从14岁时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1年因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而一举成名。先后在《青年思想家》《收获》《小说界》《花城》等重要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作品,其小说《樱桃之远》  相似文献   

7.
苏瓷瓷     
《中学生读写》2008,(4):6-7
<正>苏瓷瓷,女,1981年生。2003年开始写作,曾与张悦然一起获得"春天文学奖",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入围"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散见《收获》《花城》《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芳草》等刊物。现居湖北十堰。  相似文献   

8.
看《花城》     
想用“花落尤堪寻,香销无从觅”来形容本年度的《花城》虽然不忍心但也忍不住。纵观前五期,虽然锐意创新,收获却不丰;勇于提携新人,佳作却不多。好在年终的《花城》终于有了让人叫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看《花城》     
照常理说,由于关涉到来年刊物的征订绩效,双月刊的文学杂志总会在每年的第5期拿出自己最有分量的作品,摆成一桌丰盛的大餐以飨读者。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期《花城》刊发了今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离骚》。可惜这部肉气哄哄的长篇实在压不住阵脚,更别说挑起大梁;中短篇方面除《城里的田鸡》或可一读外,其它三篇小说也都虾兵蟹将一般疲疲沓沓,提不起精神。如果读者先前还对本期《花城》抱有什么期许或希冀的话,那么这桌粗茶淡饭注定要让他们感到失望。  相似文献   

10.
本期《花城》总体上质量平平,但是仍有可说之处。  相似文献   

11.
秦牧同志的散文《花城》,头上两小节通过简略的介绍,指出“今年广州的花市是不平常的”,并由此引出自己的写作缘由。接着用两小节的文字,叙述了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这两小节即是一段插叙。细细琢磨这一段文字,不由得十分佩服作者用意的深远,布局的严谨。我感到这段插叙,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一、造成悬念,使行文曲折有致。《花城》一开头就写道:“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并以往年与今  相似文献   

12.
看《花城》     
本期《花城》由于刊选了长篇,篇目较少,其中两篇值得详论。名作家红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不得不说,也值得一说而曹寇的《携王奎向张亮鸣谢》(短篇)短小精悍,别有新意,更值得细说。  相似文献   

13.
湖南侗族青年女作家木兰因在《花城》上发表长篇小说《云雀》,近年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这里从小说文本的独特性、叙事特质、自杀的精神分析和生命苦难本质的探寻,以及爱的救赎和文学的治疗等几个方面以深入的解读,个案性地探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异化"的隐喻和救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已听写三遍""已背诵""已预习"……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昌平城关小学、朝阳白家庄小学、农科院附小、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等北京市部分小学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校方管理者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能力;然而,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对此争议不断。(《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5.
<正>载着领导的嘱托,怀着求学的渴望,我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走进了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在该校点对点地跟班学习了两周。两周的"浸润式"学习,给了我一种全新的生活和体验:北京小学花城分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优秀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实"与"活"的教学思想、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精彩的自主课堂……无不对我产生着影响和冲击。可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一、北京小学花城分校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看《花城》     
本期《花城》最值得看的小说是老那的《牛事》(中篇)。小说通过讲述农民吴水才家的老黄牛"打碗花"被盗的一连串悲喜闹剧,细致地描绘了当下农村各层官员和底层农民的生活样貌。老黄牛"打碗花"被盗之后,吴水才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旅,一开始他试图通过派出所来寻求帮助,无望之后又试图找镇政府帮忙,最后绝望的吴水才通过脚鱼贩子将自己的不  相似文献   

17.
1961年版秦牧的散文集《花城》中的名篇《土地》有一节文字:每逢看到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正在翻犁的涌着泥浪的肥沃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象《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的红了脸,西瓜笑的如蜜甜,花儿笑的分了瓣、豌豆笑的鼓鼓  相似文献   

18.
看《十月》     
80年代出生作家横空出世已将近十年,身后90年代后生开始长大成人,而忧心后继乏人的主流文坛急于收纳后备军,这一切都使80一代作家自然成为期刊新人栏目的主力。而今天冒出头角的"80后"作家,其出身路数到底与传统"期刊新人"不同,双方的文学标准如何对接?新作家如何面对处理自己的新经验?如何为文坛提供新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关注《十月》、《大家》、《山花》、《西湖》等期刊新人栏目的焦点。《西部·华语文学》也在横空出世将近两年后于本期落下帷幕。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该刊集中刊发了相当一批著名作家、新锐作家有影响的作品,必将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印记。匆匆落幕令人惋惜,让人不得不感叹今日纯文学建设的步履艰难。本期中红柯的《老镢头》(《收获》)、阿来的《秤砣》(《花城》)、张楚的《大象》(《人民文学》)都是紧凑有劲的作品;李浩的《告密者札记》(《大家》)、七格的《雷锋塔》(《山花》)有意挑战读者智力,有兴趣者不妨一看。——邵燕君  相似文献   

19.
看《花城》     
长篇写作的风气04年遽然勃发,随后两年持续高烧,到本年度依然绵延跌荡至今而参次嵯峨、余热不绝。杂志的当期格局,也由"大盘小盘落餐桌"的江南流水席突变为长篇一家独大的塞北烤全羊。本期《花城》推出的长篇《阮郎归》,出自山西的作家吕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一束     
正本刊发表的《由"佛钻"引起的联想》入选《2019中国杂文年选》本刊2019年第1期发表的范军教授的杂文《由"佛钻"引起的联想》(发表时署名维成)入选向继东先生主编《2019中国杂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20年1月版)。《2019中国杂文年选》是"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19年度中国优秀的杂文作品,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全书稿分为"浮世绘""杂感录""随想记""温故坊""新视点"等五辑,即五个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