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的校园生活。活动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活动中,孩子通过"体验"生活,积累了不少有趣的写作素材;活动中,将零散的个人阅读,进行组织化、常规化,孩子的语感得以提升。这带来的启发是:在提倡"大课程观"的当今社会,为什么不能将课程进行融合,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带着这一思考,进行了研究,从"观察实践活动让作文更多彩""体验生活实践活动让作文更出彩""阅读让作文更精彩"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校近三年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之"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墨香,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气,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令人体验品评。这次活动中散发出的浓郁"语文味"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受,比武课所生成的"语文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其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味""人味""情味""韵味"中。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高中教学需要注重古文化对学生的陶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文言文阅读让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学生对文言语境的感知能力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拟从文言文阅读文体特点出发,紧扣文言字词,融入古文化的熏陶,从而达成"文""言"并重,进行有效地文言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开心小社区"职业体验活动源自我园"实习场教学情境研究"的课题实践,以"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为主旨的活动理念,贯穿了职业体验活动始末。活动前期,大班孩子讨论并确定了自己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的职业设想——梦幻小剧院演员、开心影楼摄影师、幸福邮局邮递员、科学实验室科学家、新闻直播室主持人、时尚擦鞋吧小老板、无人售票公交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体验",即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实践之后,将其观察和实践的过程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就是"体验作文"。"体验作文"倡导在生活体验中作文,在活动体验中作文,在阅读体验中作文,以实现儿童的自我表达,即"我要写""我能写""我乐写",  相似文献   

6.
本文举例阐述了"依托数据,洞察个性阅读需求""博览同行,引领广阔智慧天地""内涵发展,打造多彩人生底色"的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路径,通过构建"图书馆+课堂""图书馆+主题活动""图书馆+研究性学习"三位一体的"图书馆+"个性化阅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用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案例+体验"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亲身实践等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者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开华 《教师》2020,(6):52-53
阅读自古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尤其在现代社会形势下,一个人如果缺乏相应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就很难获得大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如果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无论是工具性教学还是人文性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寸步难行"或者"行之不远"。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渐进式过程,又是一种吸纳与体验、内化与迁移的过程,它始终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把阅读变为"悦读",让这一"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为之探究的重大课题。文章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就"快乐阅读"策略构建方面,试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儿童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儿童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  相似文献   

10.
阅读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阅读效果,"体验阅读"活动需要通过积极构建多元化的阅读环境、鼓励读者积极参与阅读环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一说到写作文立马就头疼。问其原因大致都说:"不知写啥"。针对这一普遍现象,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我又急又难受,总想寻寻觅觅查找个根源。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换角度,变换角色,重新审视,我发现:在学生看来,总觉得不知写什么,心里没底,就如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发现,缺少体验。因此,我就想方设法诱导他们梳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利用图画、故事、活动和游戏等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先说后写,这样,问题解决了。孩子们作文有"米"下锅了,不再为写作文而头疼了,我的教学也顺手了。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倡导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数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只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身边生活实际着手,抓住"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做到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本文将以《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品德课堂的体验活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阅读圈"是一种小组合作阅读的教学组织形式,它通过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求知,主动建构知识"。阅读圈"将"读""说"和"写"结合在一起,较科学地落实了英语学习活动观。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让孩子们"悦读"。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了"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鑫 《陕西教育》2007,(11):72-72
什么是“开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夏珺  刘骎 《江苏高教》2015,(2):91-93
"内容依托型"外语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以目的语为工具完成各项与"内容"相关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其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内容依托型"课程引入外语课堂,需要理清一些概念,及其不同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观。文章概述了CBI教学概念和现有的研究,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从语料、"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体验和教师身份等方面阐述CBI课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分析CBI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指出CBI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文本阅读,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核心也是以文为本,其基础还是以文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验文本""再现文本",让"人"与"文"在阅读教学中顺利实现对接,使人本与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得到统一,实现阅读教学的"全线提速"。一、实现阅读教学"全线提速"的钥匙在于选准多维视角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汉字看似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实则潜藏着趣味盎然的生活体验与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指导为学生架起了连接生活体验中的"趣"与语言文字内的"情"之间的桥梁。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20.
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 、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映.近年来,学生的体验问题引起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体验成为课程论和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贴进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关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改变传统教学过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传授的被动局面,强调直接经验(亲身体验)的价值和意义,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