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法律意识视角下大学生法律意识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范式”原理分析传统法律意识的本质内容,批判和继承传统范式的合理成份,转换到如何建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范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比较薄弱,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传统法律观念、现实社会因素、学校、大学生情感自控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无疑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道德不仅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人意义非凡。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人群,依然受到传统道德的约束和影响,同时它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阐述了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以期能够指导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4.
王旭 《考试周刊》2007,(47):112-113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多维度探索出我国高校法律意识教育的合理性改革,培养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参考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改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邓蔚婵 《文教资料》2006,(21):65-66
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素养不够。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邓蔚婵 《文教资料》2006,(18):62-63
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素养不够。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晶 《华章》2012,(25)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对于我国法治化社会建设的进程起着较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依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缺乏等基本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具体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法律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必要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为重要。近年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提出了培育良好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略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解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定义、内涵和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旨在为探寻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教育、预防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还可以对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并就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环境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法律意识水平对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牢、权利义务观理解不深、守法护法精神欠佳、法律信仰不够坚定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学校法制教育偏差、社会负面信息等因素影响。为此,应当从合理建构大学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开创法律知识教学新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途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提升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大前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塑造,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对中国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改变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法制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现状为背景,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互联网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构建自律与他律结合、网上网下"共享共治"法治环境、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行为对法律意识培养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学院到系部、教师到学生、网上到网下立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其跨越上千年的时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的积淀,对现代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都用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我国传统道德中对我国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有很强的影响作用。现代我国高校大学生教育偏重法律意识培养,其中的法制观念的教育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本文从传统道德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提出了传统道德作用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策略,以期能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