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晚清出洋考察的大臣和出洋游历的文人的记录中,都可以瞥见詹九五的身影。詹九五被域外他者建构成了一个中国符号。西方世界在对他的观看中确立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中国则在被看的状态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2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这样一则消息:浙江《今日早报》摄影部主任詹晓东不仅用镜头记录百姓的酸甜苦辣.而且将人关怀渗透到镜头背后。五一假期,詹晓东在返回杭州的路上,遇到一辆大客车翻车,当看到很多受伤的乘客被压在车中时,他毅然放下了相机,同现场群众一起紧急施救。直到救援车赶到,詹晓东才重新举起了相机。记录下了这场灾难的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851年,中国开始了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历程。早期,中国出洋参赛的事务由海关总税务司包揽,结果耗费巨资屡屡出洋参赛,然收效甚微。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在西方和日本的强大压力下,提高了对借用博览会发展实业的思想认识,有人已把博览会当作商战的舞台、研究工商业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图书馆事业有关的出洋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史料的爬梳和考证,论述了清末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中涉及图书馆事业的内容,指出其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遣派王公大臣随带人员出洋考察的谕旨,史称"清末五大臣出洋"。五大臣出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西方宪政文明,为清政府能否乃至如何推行宪政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各国报刊媒体普遍对这一极有可能影响清朝政治走向的考察团给予密切关注。本文即本着清末中国政治走向与外论回应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分析外论对考察团"形象"以及中国改革新面貌的宣扬,另一方面分析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评论,总结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基本态度、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判断和期许,从而揭示清末宪政改革初期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五大臣出洋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  相似文献   

7.
去年6月26日,来自湖北省孝感市一个名叫詹望林的中年人,来到金华市民援助中心金华日报值班室,向记者投诉这样一件事:6月22日,詹拿了一件西服去金华国贸宾馆的洗衣部干洗。24日取衣服时,他发现洗好的西服上有一条长达5厘米的刀割口子。据詹说,他送洗的衣服是日本旧西装,价值1700元。此后,他为赔偿问题多次与宾馆交涉,但对方总说查查看,没有一个说法。詹为此愤愤不平,强烈要求金华日报主持正义,对该宾馆这种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舆论监督。值班记者听了投诉非常重视,专门到国贸宾馆作了调查,纠纷的经过大致如詹所述,但是对西服被刀割破的责任认定,双方有明显的分歧。宾馆认为,衣服洗好后交到顾客手上时是完好无损的,不  相似文献   

8.
詹晓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摄影部主任.他不善言谈,习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新华社对詹晓东的报道,除了钦佩他那种心系百姓,喜欢与基层群众在一起的职业精神外,他的"摄影观"更是发人深思.詹晓东的"摄影观",用他的话来概括,一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二是"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三是"救人比拍照更要紧".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报道了一位新闻记者因为一篇批评报道而被迫离开了新闻工作岗位。他是江西《乐平报》摄影记者詹晓东。1999年1月,他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上用笔名“农笋”发表新闻照片,以《公开聚赌,学童上阵》为题,对乐平市高家镇成万人聚赌、还有学龄儿童参与的情况进行曝光,招致了本地领导的不满。有关领导把他叫去,拍着桌子责问他:“詹晓东,你为什么曝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晚清出洋大臣的史料不断刊出,为研究清末外交史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郭嵩焘、薛福成、张德彝等出洋大臣,系近代中国最早出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外国尤其是在欧美的记载(如奏章、日记、札记、随笔等),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认识西方的重要文献,向来为学界所重视(如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等)。  相似文献   

11.
詹晓东不善言谈,而是习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新华社对詹晓东的报道,除了钦佩他的这种职业精神外,他的"摄影观"更是发人深思。詹晓东的"摄影观",用他的话来概括,一是"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二是"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三是"救人比拍照更要紧"。 记者本是社会新思想、新风尚的倡导者、引领者,但近年来,由于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  相似文献   

12.
詹天佑(1861—1919)号眷诚,字达朝,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今南海市)。1872年,詹天佑赴香港考取“幼童出洋”赴美留学。到美国后,他先后在威士黑文小学、纽黑文希尔豪  相似文献   

13.
大陆书刊市场为景气低迷的台湾书刊业开启一扇希望之窗。尤其是动辄数百万份的杂志发行量,更是诱人。最近台湾杂志业“台湾杂志的大陆发展”座谈会,具有大陆经验的詹宏志、许钟荣等介绍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已经在大陆授权4种杂志并转投资一家杂志公司的詹宏志说,中国大陆对杂志管理仍很严格,他们是抱着“既占有市场,又不投入太多资源”的态度,小心翼翼经营这个“未来的市场”。他还认为,大陆目前十大城市共约  相似文献   

14.
李国荣 《历史档案》2001,(3):130-131
雍正在对广东、福建的治理中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本文依据清代档案,对此略作介绍。一、解除闽粤海禁。雍正终止出洋禁令是有一个过程的。清政府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下令禁止民人前往南洋贸易,使沿海一部分出洋贸易的百姓失掉了往昔的职业,以致衣食无着。对此,广东、福建官员看得很清楚,雍正登基不久,两广总督孔毓珣即呈奏折,建议取消出洋禁令。  相似文献   

15.
自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开始,清廷出台了一系列积极鼓励莘莘学子出洋求学的政策。因为"取径东洋,力省效速",所以日本成为了中国学子留学的重镇。尽管留日学生鱼龙混杂,但这一群体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幼童》简介:这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子的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  相似文献   

17.
美国BNI集团执行长詹宏志先生最近作了一个关于数字化新经济的专题演讲。他深刻地分析了数字化经济的特点,明确地指出了建立中文网站的巨大价值。他认为中国在信息时代的大步发展,是历史上一个波涛万丈的奇观。 因特网力量惊人 因特网的发展,使亚马逊这个网上书店出现奇迹。这家在1994年底创立的公司,到现在为止没有在市场上赚过一分钱,但是在去年,它的股票价格高达400美元。 以色列的一家软件小公司  相似文献   

18.
窦丽丽 《兰台世界》2013,(28):133-134
自乾隆后期,清朝开始闭关锁国,国人对外洋事务一概不得而知。新学的兴起特别是留学生的出洋,创造了了解并学习外国文化,进而改造中国业已落后文明之契机。  相似文献   

19.
第一位海归者的金点子 要说这批留学幼童与上海的故事,还须从容闳说起,因为他既是第一位海归者,又是这批幼童出洋的催生婆,更曾为近代上海的发展贡献了许多金点子.  相似文献   

20.
胡适与江冬秀都是安徽人,两家相距大概有四十多里。胡适定亲之后,就走出家乡,开始寻求接受新教育的生活方式。1910年,胡适有了出洋的机会,考取了留美官费生。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国外的生活使他大开眼界,他也以极高的热情融入到新的环境中,逐渐成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胡适经常与家中通信,将他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母亲,让她老人家也分享他的喜悦。在他与母亲的通信中,经常提到江冬秀,他寄希望于未婚妻的,一是多读书识字,二是尽快放小脚,他还多方面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以利于婚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