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民事诉讼中,当案件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法官不得拒绝作出判决,证明责任实为解决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法官不得拒绝作出判决这样一对矛盾而生。如何分配证明责任,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决定着案件胜诉与否,因此,在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证明责任的分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杭之 《美育学刊》2018,(4):43-43
在从事中国绘画研究的中外学者当中,徐小虎是一个研究个性十分突出的学者。她早年曾向著名鉴藏家王季迁"问学",这些经历奠定了其研究的底色,并逐渐形成了其展开中国绘画研究的信条和指针:从笔墨风格入手,筛选真伪,试图构建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真迹史"。中国文人画与日本南画,二者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对于中日的绘画史研究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以文人画传统为书写主线的中国绘画史来说,日本的南画提供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中有关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规定,通过分析代位求偿权的基本概念、第三人在代位求偿诉讼中常见的抗辩理由、第三人抗辩保险合同的法律依据、《规定》第14条对第三人抗辩保险合同的否定、《规定》第14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52条之间的关系,认为代位求偿权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基于海上保险合同的相对权利,因而第三人不能通过抗辩保险合同来抗辩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并且,第三人只能以对抗被保险人的理由来抗辩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阐述《规定》第14条给代位求偿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诉讼中的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状,民事被上诉人针对上诉状,被申请人针对申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答复和辩驳的书状,这种书状具有下列特征:①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②必须是民事案件的被告、被上诉人或被申请人提出;③必须是针对民事起诉状、民事上诉状或民事申诉状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答辩。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基本上呈常态分布,反对者与支持者各占30%左右。只关注一方而忽略另一方,或以其中一方代替整体都是不科学、不完善的。把教师放在对课改支持者的位置上探讨教师自由人的行动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其和谐性的本质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倪新琴 《阅读》2014,(24):7-9
<正>小学生对于具象的事物较为敏感,而对于抽象性的文字则多表现为被动学习的状态。如何扭转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被动状态,首先要从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氛围,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打造"童真课堂",促使学生释放天性,在"童真"、"童趣"的生发和牵引中完成学习,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一、以趣入手,以学定教语文教学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受教育者获取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7.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兵书之一,历代对于它的真伪有过不少讨论,1972年山东临沂汉简的出土打破了前代学者的疑虑。北宋时期,《尉缭子》与《孙子兵法》等兵书被编成《武经七书》,对于研究战国中期的战争、政治、军事,有重大意义。历来对于"杀兵"、"挑战"、"原野"几个词语的解释有很多种,本文结合《银雀山汉墓竹简》这一地下出土材料,对这几个词语进行细致的考释。  相似文献   

8.
左佳馨 《职大学报》2009,(2):15-17,36
作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在其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其所陈列的女性人物画廊正体现了她的一种以女性为写作中心的走入状态.而又因其女性形象中蕴藉着作家自身的人文关怀,具有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写作姿态,一种对于当时社会实质问题的热切注视.谌容始终关注着难以解决的人生问题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这种"超性别意识"的抒写背后却有着认同男性视角的格调存在,即作家在无意识中服从了传统思维对于女性的认同和束缚,由此造成了其作品中一抹"暗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元伦理学对象可以归结为三大范畴:"善"、"应该(包括正当)"和"事实"或所谓"是".善亦即正价值,是客体事实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效用.应该是行为善,是行为事实符合其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则是行为的道德善,是行为事实的符合道德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应该和善都是客体事实对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某种效用,都是客体的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因而都属于价值范畴;反之,事实或"是",则是价值的对立范畴,是客体的不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独立存在的属性.事实与价值构成客体的全部外延而与主体相对立;主体及其需要、欲望和目的既不是价值也不是事实,而是联接二者的中介物.  相似文献   

10.
清代姚际恒、方玉润认为《小雅.采薇》中有既归之词,方遣又不可逆料归期,以及"一月三捷"的事实,又有情景交融的景色描写,因此断定非"遣戍役"之诗,提出"戍役还归"说。然而结合宋代朱熹《诗集传》与段昌武的《毛诗集解》,可知清之前人早已论述了采薇以计时、戍役期固定、三捷是约言、雪景是预设等。因此姚、方二人的论证仍值得反思,他们的说法有助于从艺术境界上理解《采薇》,然而一旦涉及诗作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时,就显得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然"和"实然"状态之间是否总是一致的呢?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同学的关系时,认识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其实际行动与其认识水平是不相符的。研究验证了民族院校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然"和"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矛盾现象。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其次要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价值观辨析程序形成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制度,并与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律制度进行比较,提出在我国新的《合同法》中引进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制度应结合国情、取其精华,这对形成我国自己的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制度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赣语乐安话中表示动作完成的句中助词有"哩"和"了"两个。用"哩"一般只表示完成,表示谓词和其他谓语形式的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之下。用"了"除了表示动作完成的现实外,还表示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强调。  相似文献   

14.
理论层面,期待可能性一直是刑法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司法实务层面,该术语在民事领域却出现得更为频繁。当阐明这一语词在民事案件中的相应含义,一个开放的、客观的期待可能性概念在"风险社会"的司法背景下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美国电视剧《波士顿法律》中五场民事审判案的视频录音的转写语料为基础,对庭审话语互动中一方"打断"另一方的类型和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进而从批评话语分析这一理论视角,对庭审话语互动中话语权的分配进行了剖析。由于在庭审"问—答"互动过程中,参与者会在潜意识中体验各自的角色定位,继而形成了以法官、律师为代表的话语强势方和以原告、被告、证人为主的话语弱势方。尽管弱势方偶尔可运用打断模式进行反控制与反干预,但强势方往往依其职权而采用不同的打断模式以控制后者的话轮,从而凸显话语各方话语权的不对等,进而影响司法的公正性。本文拟为庭审参与者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法律工作者的出庭能力和司法审判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治污机构相关行政责任规定的缺失导致实践中环保部门难以把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中各主体的追责标准与责任边界.从风险预防与危害排除的现实需要来看,应对第三方提供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并追究其实施环境不法行为的相应行政责任.不同于传统行政法以"违法行为人"为处罚对象的追责逻辑,德国法上的行为责任与状态责任为第三方承担行政责任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是不同治理模式下排污方与第三方行政责任界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回到事实本身"为逻辑起点,当前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现代审美教育的内涵是一、人文理想主义教育.其引导性、超越性、前瞻性是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精神保障.二、功利再启蒙的意义.突破传统"审美非功利"说,在劳动二重性背景下指出功利的合法性域限及其与形上维度的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是保障美育落实到现实人生层面的基础.三、美育作为个性主义教育,应培养敢于说"不"的突破性精神.正面阐释否定性力量的意义,是对美育更高层次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人文学的研究者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事实和问题可谓前所未有的纷纭、复杂,其中既有像美学理论或体系建设的老命题,也有诸如反思性回应"审美泛化"或"生态危机"的新课题,另外,对中西美学经典的再次"细读"和"重新提问",同样显得不仅必要而且必须.非但如此,作为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天生"非科学性"的"人文学科"的守灵人,这些美学和人文学的研究者们在深入研究上述问题的同时,更担负着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继续高扬人文精神的高尚使命--优秀而善良的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人与运动相遇"的视阈是一种超越主客关系的物我相融的美学视阈,在这种视阈下,体育课程将从认识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1)人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将是一种美学的主体性地位;(2)运动技能将以文化的方式"如其所是"地在课程中存在与呈现;(3)体育课程的设计将循着基于共同的非形意义而自由创设外部形态不同的运动的思路;从而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卷入其中并体验游戏的自由状态."相遇"之体育课程现并非空想,当前欧美提倡以运动内在价值为本位的"运动教育课程"、"竞技体育课程"就是其实践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杰出的吏学家,司马迁擅长以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历史人物.在《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主要运用了"微言大义"、"好奇"、"矛盾中隐藏事实"等手法来刻画韩信的形象,从而反映出自己的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