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纸是否积极地开展批评,批评是否真实准确,是衡量报纸党性强与不强的一个重要尺度。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关于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要开展好;管,就是党委要把报纸上开展批评这件事管起来.实践告诉我们,报纸不能没有批评,没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报纸就没有战斗力.近几年来,我们注意搞了一些批评报道,有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但也有教训。我们认为,坚持核对稿件事实,是保证批评报道真实  相似文献   

2.
批评难,在报纸、电台上开展批评更难。近几年我台抓批评报道,碰了不少钉子,几乎每搞一次批评,被批评者就找上门,纠缠不休。有的通过某些领导施加压力,有的谩骂、威胁采编人员,甚至以“文霸”、“诬陷罪”把采编人员控告到法院。类似这样的无理取闹的行为,一度曾使我们对搞批评报道产生疑虑:究  相似文献   

3.
开展批评报道,搞好舆论监督是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报纸具有战斗力的具体体现。但是,开展批评报道又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特别是企业报,其读者对象大都在身边、周围或本系统内,批评报道稍有不慎,就会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造成矛盾。作为全国企业报20佳的《中国三峡工程报》这两年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认为只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把批评报道开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批评报道难”、“舆论监督难”,眼下时常可以听到新闻工作者发出如此的叹息。对于靠企业生存的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搞点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企业报只有敢于对企业中的不正之风给予抨击。对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替职工群众说真话,办实事,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信任。那么,企业报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首先,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风险和压力。 卫995年.《钼城报》针对企业管理混乱,废旧钢铁、设备被屡屡盗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委善于运用报纸批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人民日报记者吴昊在《三明之“明”》这篇报道中(见今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已有论及。我想着重谈一谈我们编辑部如何创造一个开展报纸批评的良好环境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报纸开展批评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报刊以正面报道为主,但不是不要批评。相反,我们党很重视报刊批评。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把报纸是否充分地开展了批评、批评是否正确和干部是否热烈欢迎并坚决保护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评,作为衡量报纸的党性、衡量党内民主生活和党委领导强弱的尺度”。就是说,报纸敢于开展批评,充分开展了批评,并且批评得正确,才是党性强的表现。否则,就是党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能够起到针砭时弊、纠正缺点、推动工作、增进团结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报上开展批评,收到了明显效果。以财贸报道为例,我们曾批评过小商品短缺、洗澡难、挂面质量差以及大酱脱销等问题,均受到读者赞扬。但是,过去,我们的批评往往满足于简单地分清是非,如营业员同顾客吵架,报纸便批评营业员不好;大酱脱销,就批评商店经营思想不端  相似文献   

8.
开展批评报道是搞好舆论监督、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报纸具有战斗力的具体体现。但批评报道采访难、发稿难、人际关系应付难,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官司。笔者在地市级报纸从事采访工作十余年,经常写批评稿件,却没有引起一起官司,不是批评报道没力度,而是把握了批评报道中立场、判断、采访、成文、结尾五个相关连的环节,从而在批评报道中敢于行动而又远离官司。政治立场关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满怀工作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明确指出:“党的报刊必须无条件地…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的批评报道--"问题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奇 《新闻记者》2004,(10):64-64
端出问题 侧面批评 报纸开展批评难,地方报开展批评更难。这大概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个共同结论。地方报的社址就在市区城内,许多单位距报社近得像邻居一样,若要批评他们,谈何容易。由此,我们报上批评稿件曾一度中断。 然而,作为地市一级党报,不搞批评显然不行。我们的报纸便改变批评方式,改过去的正面批评为侧面揭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委善于运用报纸批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人民日报记者吴昊在《三明之“明”》这篇报道中(见今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已有论及。我想着重谈一谈我们编辑部如何创造一个开展报纸批评的良好环境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报纸开展批评的良好环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领导的支持,部门的配合和读者的理解。有了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加上报社本身的努力,报纸批评就比较容易开展起来,并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批评难,监督难,怕打官司,怕纠缠。”这话反映了当前报纸开展批评的难处。但是作为一级党报,回避矛盾,不敢反映缺点和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排斥对某些消极现象的批评和揭露。今年元月17日,我们采写的长篇通讯《蜕变——记原市城建局副局长刘同忍的堕落》,《菏泽市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月4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市委召开了座谈会,并发出文件要求在全市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能够起到针砭时弊、纠正缺点、推动工作、增进团结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报上开展批评,收到了明显效果。以财贸报道为例,我们曾批评过小商品短缺、洗澡难、挂面质量差、大酱脱销等问题,均受到读者赞扬。但是,过去我们的许多批评,往往满足于简单地分清是非,如营业员同顾客吵架,报纸便批评营业员态度不好,大酱柜台脱销,就批评商店经营思想不端正;医、患之间发生矛盾,就批评医生不讲医德;公  相似文献   

13.
报纸批评难,尤其是重型批评难。近两年来,天津日报在批评报道如何打响上,进行了尝试。我们感到,真正打响的批评报道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被批评单位心悦诚服,报纸批评推动了实际工作。进行批评报道,也要善处“人际关系”,要善于争取被批评单位上级机关的理解和支持,让舆论和行政力量结合起来,这是批评报道能否真正打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报纸,又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尖锐的武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现在,为使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做好,本刊特重新刊登中共中央一九五○年四月十九日作出并于四月二十二日发表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中央的这个决定,曾经在一段长时间内,推动了全国报纸刊物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今天,重温这个决定,宣传和贯彻这一决定的精神,仍会对我们党的整个新闻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如何在报纸上正确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个仍待继续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热切期望报纸上的批评能够展开,报纸编辑部对于发表批评稿件还有着不少问题,不少党委在正确领导报纸开展批评方面也常常遇到困难。在过去的报纸批评中,有的促进了工作,起了好的作用;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批评,起了不好的作用。现在,需要从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上,总结过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工作。为此,本刊这期还发表了《怎样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文,作为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为了加强报纸批评,辽宁日报在一版新开辟了《警钟》及《警钟回响》专栏,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是十分宝贵的。其一,贵在体现了报纸批评的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党报辟专栏刊登批评报道及报道后的反应,使报纸批评做到经常化,这不仅提高了报纸的战斗力,而且群众对报纸也会更加信赖。其二,贵在体现了批评的严肃性。有错必纠,知错即改,这是党的纪律要求。报纸设了这样两个栏目,就避免了批评走过场,体现了党报批评的严肃性。如《警钟》专栏在5月4日以《个人办喜事,为何用公车?》为题,批评了抚顺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为了加强报纸批评,辽宁日报在一版新开辟了《警钟》及《警钟回响》专栏,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是十分宝贵的。其一,贵在体现了报纸批评的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党报辟专栏刊登批评报道及报道后的反  相似文献   

17.
批评难,难批评。占有同读者近、同生活近、同社会近等优势的县市报,在开展批评,实行舆论监督上,“近”的优势常常变成劣势。调查、核对刚刚开始,稿件还未见报,上门打招呼者有之,打电话来表示关切者有之,找总编说情者也有之,常常令你的批评报道不得见报;即便搞件见了报,也还有人以它的语气不对,措词不准为由,同你纠缠,少则半天,多则好几个回合才肯罢休,搞得你精疲力竭。县市报怎样搞好批评报道,提高报纸的战斗力?几年来的实践,使我感到,除了坚持原则,顶住说情者;核准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批评报道刘聪明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监督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报刊上开展批评监督工作。早在建国初期,中央就专门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改革开放后,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再次重申: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19.
孙维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这些年,不要说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就是党内开组织生活会,也往往是“批评别人谈希望,自我批评摆情况”,在报纸上批评就更难了。在某些人看来,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报上就不能公开批评他,一批评就受不了。他们对党报的性质理解得不正确,是“喉舌”,也不能只唱“喜歌”嘛。批评性新闻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报纸开展批评,也是党委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最近公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听取所在单位的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评论。各级党组织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中对领导干部、党员的批评和意见。党组织要将党员和群众的评论、批评和意见经核实后报送上级党委,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要纠正一部分领导干部中缺乏民主精神,听不得批评意见,甚至压制批评的家长作风。对于任何党员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采纳和接受。如果确有错误,只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不允许追查所谓动机和背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准则》还在其他地方,对有关批评的问题作了一些规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按照《准则》的有关规定去做,继续发扬党的这一传统,对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尖锐武器。现在继续开展这个讨论,搞好报纸批评,既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可做。下面刊出几篇关于报纸开展批评的来稿,希望新闻界的同志和读者,能够就报纸批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