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创建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为学生提供自律环境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就搞好班级精神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创建最佳的教育空间。所谓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实施高效课堂,对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拟定班名、班歌、班训,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班宣读誓词等策略,可以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共筑学生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0):89-90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调控作用。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是:美化班级环境,创建物质文化;制定规章条例,创建制度文化;明确基本理念,创建精神文化;设计职业生涯,创建职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出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策略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6.
面对这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时代,各种基础教育课程都在不断改革,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每一位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倡导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应首先注意精神环境氛围的创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突出其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班级作为学校基本的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校园就必须从创建和谐的班级做起。那么,在全球化、多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建和谐班级呢?本文尝试从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海英 《阅读与鉴赏》2011,(6):79-79,22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和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仅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创设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班级精神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建设良好班级,精神是支柱。通过理想教育,诱生班级精神;以"爱"育"爱",倡导班级精神;确立班级目标,彰显班级精神;学会慎独,心驻班级精神;沟通家教,光大班级精神。班级精神就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首先要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笔者从班级精神的提出、内化、延伸、成效四个方面阐述了班级精神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班级氛围与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班级氛围是指班级环境中能够给人某种强烈的精神感受的气氛和情调近几年来,“氛围”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班集体建设中也成了大家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人曾问我什么叫“班级氛围”,一下子真的使我语塞。氛围”指的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读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这种解释一下使我有了新的体会:“氛围”和“环境”是难以分割的,“周围的”这三个字不就是指“实体环境”吗?离开了“周围的”环境,“氛围”气氛和情调)何以存在?因此,我们谈班级氛围,也就不能不谈班级环境。我在《班集体激励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班级文化的三种表现形态——物质的形态、制度的形态、精神的形态.认为其育人功能具体体现在环境的熏陶、制度的制约和精神的激励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路应以物质的形态为载体,营造班级文化的温馨氛围;以制度的形态为抓手,创建班级文化的稳固结构;以精神的形态为引领,构建班级文化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3.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就能造就怎样的学生。建设班级文化主要通过让孩子共当班级“设计师”来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引领班级文化;并让孩子亲手创建自己的“家”,当好“家”里服务员,以形成“班级归属感”,在开展“晨间问候”“对话心语墙”活动中,精心营造“班级亲情感”,让学生真正恋上这个“家”。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班级的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铸造班级精神”是学风建设的内核,班主任通过日常管理在班级内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建设班级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外化,班主任带领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小组”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功能班级舆论关系着班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朱丹 《学子》2014,(13)
本文从打造诗话的教室文化、创建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三方面分析如何打造特色班级文化,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营造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教室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等。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班级文化的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在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班风是学生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共同努力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况和作风,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反映。班风体现了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严谨治学、团结友爱、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班风,是我们每个当班主任的教师的渴望。营造良好班风,创建优秀班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这些文化中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一个班级的内涵发展应落脚于班级的精神文化。为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笔者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班主任应通过创建特色班级文化环境入手,营造出具有民主、奋进、个性的班级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超 《教书育人》2014,(7):75-75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而班主任作为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须抓好以下“三种文化”的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和谐的教室文化,独特的制度文化。 一、构建健康的精神文化 精神引领是营造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的表述可以千差万别,但其核心内容是激励全班成员,发挥自觉性与主体性,明确责任感,改变学生的精神品质,再由精神落实到行动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