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让形象说话     
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手段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教育和激励读者的一种有效新闻传播形式,是一种视觉新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接受并实践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道思想,各家报刊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1世纪的到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如鱼得水,备受欢迎。然而,我们在为新闻摄影得以迅猛发展而高兴的同时,发现许多报刊刊用的新闻图片非常一般,甚至有的根本就不是新闻图片,新闻信息量不丰富,人物形象蕴含的感染力、震撼力不强,以至于几乎没什么视觉冲击力,不能打动读者。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2.
徐战 《记者摇篮》2004,(5):26-26
作为报刊上的新闻稿件,图片新闻还是受到读者欢迎的。这是因为图片新闻比较直观,而且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的景象再现,相对的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相对信任也给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拍摄态度面对这种信任?是把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展现给读者,还是按着你的主观意识“创造”出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读图时代,读者打开一张报纸。吸引他们眼球的,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首先选择的,也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重视和喜爱越来越强烈。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图片新闻.满足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阅读需求。成为摄影人、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人的不懈追求。数码时代的到来,在速度和内存等技术为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使我们可以边拍边传的同时,也使图片新闻的造假变得越来越容易。  相似文献   

4.
张晴晓 《新闻窗》2007,(4):85-86
“读图时代”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和新闻资讯,搞好新闻摄影报道? 综观外部环境,目前全国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因此,新闻图片和摄影记者的竞争日渐加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温斌 《今传媒》2016,(10):112-113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拥有职业的敏感性、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和娴熟的摄影技能,这是新闻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凭借职业的敏感、灵敏的新闻嗅觉,能及时发现新闻,正确分辨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抓住新闻点;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能使摄影作品新颖、独到、有思想、有深度、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从视知觉层面产生强烈地期待感和阅读探究的欲望,还能触发读者对新闻图片形有尽而意无穷的丰富联想;娴熟的摄影技巧,使其能迅速发现并凝固住新闻事实生动典型的瞬间。用简洁表现复杂,以形象揭示内涵,凭形象说话,运用艺术手法使新闻图片主体形象生动、鲜明、突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达到“以图揽胜”、“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引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有着“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样式,承载着突出主题、增大报刊信息量的作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并能给人们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摄影作品产生的如此效应,完全在于图片背后所隐含的潜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摄影工作者不断地挖掘、探索、积累和付出。  相似文献   

7.
摄影记者是一种特殊社会职业,摄影记者不仅把它视为职业,而且是一项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作为摄影记者,就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现场,发现新闻,捕捉精彩的瞬间。那么,新闻摄影如何推陈出新,迅速地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的新闻事实,又不失时机,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这一事实呢?新闻摄影应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报业发展迅猛,种类繁多,人们已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图片已经被广大读者视为报纸的眼睛和灵魂。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包含着思想性、导向性、艺术性……例如,2006…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有着“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样式,承载着突出主题、增大报刊信息量的作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并能给人们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摄影作品产生的如此效应,完全在于图片背后所隐含的潜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摄影工作者不断地挖掘、探索、积累和付出。同时,还要注重新闻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报刊的版面上,新闻图片的数量越来越多,画幅越来越大,位置也越来越显著,表明新闻摄影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摄影已不再是文字新闻的附属,不再是装饰版而的点缀,或填空补缺的配角。新闻摄影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考虑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否恰当、完美。那么,新闻摄影就要按新闻的基本要求,缺少了新闻的要件,新闻图片就会在读者心中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提高新闻摄影的质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而新闻又常常被称为“易碎品”,很多新闻摄影作者平时背着相机忙里忙外,稿子见报不少,可却留不下几张像样的作品来。而我作为一名编辑,每天收到数十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是“老相识”,抓取的瞬间是“常相见”,连图片说明也是“差不多”,吸引不了读者,更震撼不了读者。那么,新闻摄影怎样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使读者看后“眼前一亮”?在情感上觅新。一幅图片作品能不能拔动读者心弦发生共鸣,重要的是情感。关注摄影对象的情感世界是贴近生活的一种深层次体现,也是摄影作者获取形象价值的关注点。情感的主要显现因素是…  相似文献   

13.
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也是不受语言字限制的、可以让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看后都能理解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新闻图片在报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好图片为版面生辉,笔认为报社的总编辑、图片编辑和摄影记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每一环节的作用都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的体裁就是新闻摄影报道发表时的形式。到目前为止,新闻摄影体裁的划分主要依据的还是报刊新闻摄影报道的现状。例如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系列新闻摄影、专题新闻摄影等。新闻摄影的体裁有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  相似文献   

15.
张子庆 《新闻窗》2012,(1):48-49
什么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图片)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形式传递信息。新闻摄影的定义.确定了视觉(图片)新闻必须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部队当了20多年摄影通讯员,从入伍至转业到地方,一直没有离开新闻摄影岗位。其间,除了负责向部队报刊提供新闻图片,还有不少图片在地方报刊发表。1993年10月,我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转业到石家庄日报社继续专职新闻摄影工作。石家庄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军政军民关系融洽,编辑部经常收到部队摄影通讯员的来稿。由于我也是军人出身,对部队来稿就多了几分偏爱,编发了不少军队支援地方建设和人民群众以不同方式拥军优属的图片。有的照片还在各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但是从众多的部队来稿中有时常发现一些问题。有的照片属于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新闻图片堪称"报纸的眼睛"。如何提高新闻图片质量,使新闻图片保持直观鲜活的本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由于它有纪实性、形象性、真实性的特点,自它被报刊采用起,就受到读者的欢迎。纵观眼下报刊的图片新闻,却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降低了读者对它的信任度,影响了宣传效果。这里就几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谈谈一己之见,以期引起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关注。提倡抓拍反对摆布某报一篇报道说,一个叫李圳翔的4岁孩子,因患白血病需要输血。两天以后,该报又作了群众争相献血的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12,(10):70
兰空航空兵某师举办新闻摄影骨干培训本刊讯朱志章、席博报道:7月中旬,兰空航空兵某师对来自基层的30余名新闻摄影骨干,进行了新闻摄影培训。在培训中,军地摄影行家针对如何构图、如何选择拍摄角度、如何确保新闻图片真实性、如何契合军队报刊的发稿要求、如何撰写文字说明等问题,进行了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参加培训的新闻摄影骨干们,感到此次培训非常务实、有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处于前进中的新闻摄影,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或误区,制约着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重使用,轻培养我国目前虽然有一支比较能战斗的新闻摄影队伍,但是,与时代的要求、报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它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中央或地方报刊,都先后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上录用一批年轻的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这些新闻摄影战线的新兵,文化、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而且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按理说,有关部门应对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