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守鸿 《电子出版》2002,(9):J023-J023
毫无疑问,数码摄影的方便易用使数码照片日趋流行。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数码摄影新技术,同时也使一些用户产生诸多问题。在本文中,将回答一些有关数码照片编辑、打印和相关硬件等很普遍的问题。 硬件的难题 问:我的数码相机有多个分辨率设置,应该使用哪一个呢? 答:数码相机上的最大分辨率拍摄的照片适合于输出打印照片。假若摄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宇宙,神奇的星空,皎洁的月亮,千百年来引起人们无数美丽的想像与遐思。随着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人们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再度升温。当宇航员需要什么条件?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宇宙飞船的奥秘是什么?空间站是怎么回事?人类飞向外星的探索已进展到何种程度?……各种问题油然而生。读了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飞天梦丛书》,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4.
聂云 《航空档案》2004,(4):70-71
目前,中国太空大业突飞猛进.世界为之注目。然而,国内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否看到中国长城的议题再次成为一大焦点。美国科学专栏作者布里特载文认为,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舞台摄影作为摄影的其中一个专项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从表面上来看,舞台摄影和其他的如风光摄影、人像摄影这些摄影的门类相比较,在基本的拍摄要求以及艺术手法的处理上看起来大概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如果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行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这里边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本文首先对舞台摄影拍摄所常见的舞台上的表演类别进行介绍,根据表演形式注意拍摄方式,同时对舞台拍摄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追求创意     
田非拍摄的《防假之心不能无》,给我们两点启示:一个是创意。新闻摄影是客观事物的纪录,有什么创意可言?看了这幅照片,就会得出肯定的答案。新闻摄影的创意绝不是制造新闻,它依据于生活本身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表现为记者有没有新的发现、新的表现手法。过去人们没少见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数码相机的面世,使摄影发生了巨大变化。像素普遍提高到200万以上,其中柯达DC290的像素达到了330万,拍摄后不作任何处理就能打印出10寸以上的大照片,而且照片质量非常精美。专业数码相机的发展更令人瞠目结舌:柯达——佳能DCS660数码相机的像素达到了600万,拍摄后直接打印出的巨幅照片可以把黄  相似文献   

8.
点评人寄语:嘉兴不大,也很温和,就像这温情细腻的江南。这里没有了撕心裂肺,有的只是默默无语……什么是生活?看了这些照片,我似乎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又是摄影?摄影就是记录,记录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和百姓,通过他们,讲述变革时代中人的故事,这才是新闻摄影的根本所在,也是摄影记者的责任。我觉得,新闻摄影就是要关注人,关注老百姓,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摄影作品就是要讲述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只有在情感上真正和老百姓融为一体,通过镜头讲述的故事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摄影记者只有在拍摄时有足够的情感投入,才能把照片的  相似文献   

9.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传统光化学成像原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不能完全以胶片摄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处理。所以,认识和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对指导数码摄影的前期拍摄有很大帮助。那么,怎样拍摄才能使数码影像达到最好的状态,并为专业人士所接受呢?这时,只需记住:数码相机拍摄的原始影像不能过于明亮!  相似文献   

10.
“这个笑话是真的。”老摄影艺术家袁毅平强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稀缺,买什么都需要排队,有一个老太太看见有人排队,也不知道是卖什么,就赶紧排上了,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发现原来是卖手纸的。而时任《中国摄影》杂志编辑组长的袁毅平,曾经拍摄过著名照片《东方红》,用图片展示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但他没有拍过一张像排队这样的琐碎小事一实在是太平常了。  相似文献   

11.
三、巨大又难得的商机--傻瓜型数码相机。目前上市的数码相机的成像的像素点大约在150-200万左右,经过努力价格可望下降到摄影发烧友能接受的水平。众所周知,这个清晰度无法拍摄专业性艺术作品,但是用于家庭纪念照(5-7英寸)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它不用加工可以直接连接电视机或电脑观看,以及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向亲戚朋友传送。其中,满意的还可以通过电脑和打印机复制成照片。爱普生公司还出了一种不用通过电脑的打印机。从发展趋势预测,从拍摄、底片加工、照片制作、传播和存储,一条龙全面替代传统摄影,首先将在民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与摄影同属于造型艺术,有人认为建筑摄影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有相机,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建筑拍摄下来。其实,作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建筑摄影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技法。建筑摄影易拍难成,要求拍摄者具有厚实的美学基础和娴熟的表现技法,并能充分领会建筑艺术的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13.
摄影人在日常摄影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微距摄影。主要用于拍摄较微小的物体,如花卉、钱币、混虫等等,微距摄影在静物、动植物、刑侦、医学以及科研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人像摄影是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笔者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感觉人像摄影在新闻摄影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实例,就如何拍摄好人像摄影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数码摄影设备的日益普及,新闻摄影领域已全面进入了"数码时代"。与传统胶片相机相比,数码相机可谓好处多多。首先它不用底片降低了照片成本,其次是即拍即显提高了拍摄成功率,另外它省去了照片扫描过程,提高了编排效率。但是,"数码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专业图像软件的修改功能使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很难保证;拍摄人员的复杂化和拍摄设备的多样化,造成图片质量良莠不齐。如何为数码新闻图片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摄影艺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摄影者拍摄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何让拍摄的图片更有感染力,是每位摄影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如何练就观察力、新闻摄影构图、对比之美、摄影情感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摄影艺术中不同画面的表现形态,以及摄影美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江铁成 《新闻世界》2008,(10):73-74
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物体,使物体的立体感、纵深感加强,是摄影画面处理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增强摄影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创作者的构思而灵活运用,加强或减弱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8.
将军与幼女     
沙飞是中国的第一代革命摄影工作,最先使摄影成为我党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创办了我军第一个革命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晋察冀画报》第一期,发表了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幼女》组照,记载了一代名将抢救日本幼女的佳话。  相似文献   

19.
档案缩微摄影利用黑白感光胶片拍摄彩色原件,是缩微摄影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对于中种色彩色原件,如要拍摄成单色的黑白感学胶片时,应考虑原件上的各种色彩,为了得到比较满意的缩微复制品,需要使用滤色镜来提高或降低原件上某些颜色在缩微胶片上的密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世间万物皆有其决定性瞬间,创作一幅杰作就是要意识到并抓住这一瞬间。"但凡国内的摄影记者或纪实摄影之人士,在谈论图片拍摄时,无一不是以布勒松的这个决定性瞬间理论唯马首是瞻。那么,什么是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才能拍出新闻好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