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叫雏菊,这是一个女里女气的名字。可我的性别是男的,名字是那个叫弗里德里希的德国哥们儿起的。他是一个作家,写了很好玩的《四个半朋友和“圣诞老人团伙”》。我是那当中的“半个”。不过我是一只狗,而其他的“四个”都是人。如果你现在愿意称我是一只男的狗,我会很乐意。不过至少在哈梭突然出现的那段故事里我的心情糟糕透顶。原因就是那个哈梭!它也是一只狗。不过就像人分层次一样,它和我也不是一个层次的,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2.
漫谈败类     
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 ,遗憾的是 :大自然常常有败笔产生 ,那就是人群中的败类。败类毫无德行可言 ,正如培根所言 :“人如果没有德行 ,就只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 ,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败类是害人虫 ,这是确切无疑的。败类从不讲道理 ,在他们看来 ,“我是流氓我怕谁 ?”比如你不经意弄死了败类的狗 ,败类会强令你为狗“陪葬” ,并威胁“要杀了你全家”。败类的车是沾不得的 ,你偶然间挨了败类车的边 ,败类会如疯狗一样扑向你 ,一直把你打得皮开肉绽 ,倒在地上还要踏上一脚 ,那还是便宜了你 ,给你留一条小命 ,算是你有运气…  相似文献   

3.
初一     
“代月”?“到。”“周帆”?“到。”……每叫一个 ,我们都十分新奇地东张西望 ,给每个名字找到主人。“艾银燕”?半晌 ,从我身边站起一个女生 ,老师似乎对她皱了一下眉头 ,我的同桌十分羞涩地坐下。“哟 !燕这名字跟人长的一样 ,多俊俏 !”新老师说。接下来的是老师的自我介绍 ,中年老头带我们这初一大孩子语文。只说和宋太祖赵匡胤同姓 ,我知道就是赵钱孙李的“赵”。大概是怕我们直呼其名 ,他没说名字 ,真笨得像鹅 ,蠢得似鱼———见他那一副“北京元谋人”的样子 ,加上头顶上的那“放牛场”,我临场发挥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外号———猩猩…  相似文献   

4.
邵鹏 《同学少年》2008,(6):49-49
作为一条普通的狗,在和人类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的莫名其妙。几年前,我在农村安然地尽着看家护院的职责,尽管日子清贫,但我享受着像父辈们一样平静的生活。可是主人听说城市里流行养宠物犬,便为了那几千块钱把我无情地抛给  相似文献   

5.
笑话长廊     
《老年教育》2011,(10):37-37,49
站着与坐着 一位女士抱着狗上了公交车,还给狗占了一个座。司机:“对不起,请把狗放在地上。”女士:“我会给狗买票的。”司机:“那就请您的狗像您一样坐着。”  相似文献   

6.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都闪着兴奋的光芒。然而,直到看了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演出,我才真正了解那光芒的含义。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妹妹的名字:“珍妮—危险(狗)”。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们小心翼翼地问她。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不是…  相似文献   

7.
我的真名很简单 ,两个字加起来才8画 ,但它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31年前那个初春的早晨 ,为着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望 ,父亲发动他的战友们为我取了一个名字———卫平。当天上午 ,父亲又因为这名字被批斗了整整半天。直到现在 ,我的那些叔叔伯伯们说起我这平凡的名字 ,还常常双眼潮湿———我的名字 ,深深地烙着父辈们的气节、理想和信念啊 !7岁那年 ,我入了小学 ,当老师问起我的名字时 ,我忽然有些汗颜 ,羞于把它说出口。于是 ,我看着女教师那双美丽的眼睛 ,即兴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 :单名一个“红”字 (当然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当我…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芝加哥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警察在街头抓到一个喝得醉如烂泥的酒鬼,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醉醺醺地回答:“我叫酒鬼。”警察怒喝道:“我知道你是酒鬼!我是问你叫什么名字?”那醉汉也不示弱,嚷道:“我不是告诉你我叫酒鬼吗?”警察半信半疑地查他的身份证,他的名字果然叫“托帕”(Toper)。原来人名Toper(托帕)与单词toper(词义是“醉汉、酒鬼”)的发言和拼写正好一样,只是大小写不一样。大写Toper和小写toper使对话产生歧义。请看他们的英文对话:警察:W hat’s your nam e?醉汉:I’m Toper.警察:I know you are a toper.B ut …  相似文献   

9.
冤家路窄     
也许是天生和狗无缘吧,每次看见狗,我总是毛骨悚然,避之大吉。若是狗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我的双手就会禁不住微微颤抖,但是,每一次狗总是像没看见我一样大摇大摆地从我身边走过。我那像兔子一样“砰砰”直跳的心便会渐渐平静下来,唯有那次……  相似文献   

10.
有个哲人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如果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作文选材的能力,也是一种敏锐观察力的体现。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一个美丽的姓名。我叫张成新,成功的成,新旧的新。我的名字并非父母所取,而是一位善良热情的户籍民警所为。在申报户口的时候,那位民警叔叔随口问我父母哪个“成”、哪个“新”。父母摇头,因为父母都是不识字的文盲。于是,民警叔叔说,那就成功的“成”,新旧的“新”吧!“成功”在于“创新”,我喜欢我的名字,美在我的名字,真所谓一个名字一首诗,一个名字一支歌。旅游是…  相似文献   

11.
人淡如菊     
每一个黄昏与清晨交替之时,我在城市的上空一遍一遍徘徊,缅怀着阿替的那杯人淡如菊。第一次遇见阿替时,天在下雨。他在背后拍我的肩膀:“你是梦中人?”我看着他,慢慢张开嘴巴,吐出一个后来让我耿耿于怀的字——“是。”我撒谎,因为那天我弄丢了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你和网上不太一样。”我笑笑,缄默。咖啡店的服务员在做一种饮料,石榴红液体缓缓倾入方口杯,加许多冰块和发泡奶油,顶端的柠檬像花儿一样。“那种饮料叫人淡如菊。”他说。我用我的杯碰他的杯:“为了你的名字。”“我的名字?”“阿替。它听起来就像一只猫在打喷嚏。”我对…  相似文献   

12.
遇狗历险记     
<正>我小时候十分怕狗,见狗就闪。平时走在路上碰见狗,不是狗让道,而是我给狗让道。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那一只只没人养的狗,那尖尖的犬牙吓得我退避三舍。有一次,奶奶给我买了一个棒球一样大小的球,上面布满了吸盘,往玻璃上一扔就  相似文献   

13.
1.上课时我跟学生聊到牛在印度受到很高的待遇,在大街上行人车辆都要给它们让路,老了以后还有专人照料。有学生就感慨“:来世做牛吧!”我告诉他“:那也要转对地方,如果没有生在印度,那你就完了。”2.一天学生问我“:老师你知道拉登吗?”我说“:当然知道了,是恐怖分子的首领啊。”学生说“:你肯定不知道,拉登是我大妈家的狗的名字。”我晕。上次去旅游,马场有一匹马也叫拉登呢!3.在描述南极时,我说“:南极地区气候寒冷,风力大,几百千克的石头也会被刮得满地跑。”有学生接过话茬说“:人到那里还不像树叶一样被吹起来了,如果系上绳子就是风筝…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老师,您知道吗,有许多话在我们心里,从未对您说过……4242 谢谢您 喜欢我的名字 江苏 夏虓《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解释:“虓,虎怒吼。”父亲为我起这样一个名字是饱含希望的,希望我能像猛虎一样一声怒吼威镇山林。自懂事起,我一直很为自己的名字骄傲自豪,“虓”,多么与众不同,蕴涵着一种王者的威严与气势。然而有一段日子,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名字了,甚至打心眼里想换个名字。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是我上中学的第一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心里又兴奋又忐忑。班主任是一位看上去非常严谨的中年女教师,拿着花名册站…  相似文献   

15.
书名:《我与父辈》类型:散文作者:阎连科定价:25.0元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生活在别处,日子是煎熬里氤氲的丝丝亲情的淡淡温馨。闲来一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作者以细腻、哀婉的笔触,饱含深情与沉重,向我们讲述了那一代农民父辈们艰难跋涉的一生;讲述了他们为子女无怨无悔付出  相似文献   

16.
出乎我的意料,我家的那只母狗竟生了五只活泼可爱的小狗。那些刚出生的小乳狗只有老鼠那么大。它们的毛色不一样,两只黑色,三只黄色。它们的腿脚还没有力,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总是摔跟头。它们睡觉总爱挤在一块,有几次,我看见这只小乳狗压在那只小乳狗身上,真担心那压在下面的小乳狗会被压死。但是,看它们睡得挺香的,我又不好意思去打搅它们。最有趣的要算小乳狗吃奶了。母狗有八个奶头,但小乳狗们都爱吸吮下面两个奶头,每次吃奶,小乳狗总是争夺这两个奶头,这时,没吃到奶的小乳狗就会撒起娇来,“吱吱吱”,“吱吱吱”地叫个…  相似文献   

17.
刀刀的世界     
《广东第二课堂》2005,(3):14-14
我猜你认识这只小狗,它不是一只像史努比那样“人文主义”的狗,更像一只“邻家小狗”。它有很多名言:“我就是我的作品”、“只要我不醒来,世界就不存在”、“我不是在无所事事.我只是在消化”、“走狗的路,让猫们说去吧!”……  相似文献   

18.
已不记得那是什么时候了,我太忙,她从我身边走过,从容的。我想叫住她,就说句话吧,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但那时也许不只是我,她也很忙。她,也许并不出色,只是像她的名字——静一样。她很静,永远那  相似文献   

19.
秘密     
“对不起,您能听一下这孩子的话吗?”那是我在自家的玩具店售货时遇到的一件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我被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叫住,一位小学一年级左右的男孩子紧张地站在母亲身旁。那男孩儿像贝壳一样闭着嘴,眼睛只是向下看。  相似文献   

20.
在18岁这多梦的季节,自我感觉还是一脸稚气,就懵懵懂懂地执起教鞭,尝试登讲台的滋味了。从此,我便开始了清贫、辛劳、无闻融为一体的教师生涯。我秉承了父辈农民身上的热情与执著,在那一个乡村学堂里编织着未来的梦。曾记得,象往常一样,我上完课,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回味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咀嚼着自己那入理入情入境的讲析,重温学生们那专注的神情……一股浓浓的喜悦之情飞上眉梢。啊 ,讲台,谢谢你,你让我口味到人生最高层次的幸福和快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