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底芬兰之所以拒绝苏联提出的调整两国边界和租借岛屿的要求,主要原因是芬兰不愿因此损害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放弃其既定的中立政策,苏芬战争实际上起了把芬兰推进德国法西斯阵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下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开始.因为二战,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专制独裁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被彻底否定;因为二战,“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各国广泛借鉴;因为二战,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因为二战,社会主义由苏联一枝独秀发展为包含十几个国家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二战,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彻底崩溃;因为二战,人类从电气时代跨入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3.
初论葡萄牙法西斯政权建立及其特点李华葡萄牙是继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建立这种政权的国家。葡萄牙是怎样变成一个法西斯国家的?其法西斯政权建立有什么特点?本文拟就这两个国内学术界鲜有论及的问题,陈述几点管见,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与同...  相似文献   

4.
论述抗战胜利后苏美冷战对国共谈判的影响李分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美英三大国围绕着一系列战后敏感问题,引发了尖锐的予盾和冲突,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双方均以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为主,以军事干涉为辅,争夺位于...  相似文献   

5.
日本军部由于其“统帅权独立”的特殊地位及一次次对外军事冒险的成功,逐渐掌握了国家权力,最终形成军部法西斯专政。军部专政完全具备法西斯专政的职能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这里曾是法西斯杀人工厂─—访波兰国家奥斯维辛纪念馆常近时奥斯维辛纪念馆不仅记录了昔日德国法西斯惨绝人寰的罪行,而且还时刻提醒善良的人们警惕法西斯幽灵借尸还魂。忘记历史就会导致它的重演。去年7月21日,应我的请求,由波兰朋友巴布瓦先生陪同,去参观位于波...  相似文献   

7.
二战时期的三大元凶之一——希特勒和以他为首的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在二战期间,大力推崇日耳曼民族主义.残酷屠杀非日耳曼人.尤其是犹太人,他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处于一个激烈动荡和制度变革的关键时期,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开始探索在一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最终形成斯大林模式,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政策和二战后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大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导致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而结束,已经整整50年了。回顾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如果没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大联合,没有一个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要赢得这场生死搏斗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一个长时间的酝酿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既决定于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决定于英芙等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与法西斯国家利益冲突尖锐化,并随之而出现的对法西斯国家政策的根本性改变,最终与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盟,共同对德意日法西斯…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绥靖政策及其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帝国主义营垒中的法西斯国家与民主国家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企图使用武力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英、法、美则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以姑息办法,缓和与法西斯国家争夺霸权的矛盾;以退让办法,求得与法西斯国家的和平,结果反而加速了战争的到来,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本文拟就绥靖政策的产生、演变及其破产的过程,作一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潘敬国 《历史学习》2006,(12):24-24
中方在中英建交谈判中的方针原则是中方决策层根据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确立的。“一边倒”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它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起,构成了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在此基本原则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与西方国家建交  相似文献   

12.
刘飞 《历史学习》2006,(12):4-7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万金 《教育研究》2006,27(2):78-83
美国道德教育从1955年到2005年,经过50年的演进和派别之间的竞争与互补,从衰退走向复苏,从寻求革新走向回归传统,形成了美国德育的整体框架———六大势力和三大阵营。六大势力为:澄清道德价值、发展道德认知、弥补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回归传统美德、激发道德动机。其中,前四种势力属于革新阵营,第五种势力属于传统阵营,第六种势力属于超越阵营。  相似文献   

14.
<正>法西斯主义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存在着许多争论问题。在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运动首先在民间兴起。它是20年代法西斯运动的主体,在30年代自下而上地推动了法西斯化,对法西斯专政的确立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民间法西斯运动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日本法西斯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29-1933年发生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付。有学生提出疑问:30年代大萧条,使还未摆脱战败国身份刚刚复苏的德国元气大伤,经济倒退了30年,为什么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短短几年,德国就成了一个使西方大国恐惧,到处侵略扩张,以至横扫欧洲的国家?法西斯专政是如何使德国克服危机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挫败了日本法西斯既定的侵略计划 ,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的结盟过程 ,粉碎了美英的远东慕尼黑阴谋。同时又积极支持和配合了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 ,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二十年了.反法西斯战争,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主力军的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同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的结局,是反法西斯力量取得完全胜利,德、意、日法西斯遭到彻底失败.在意大利法西斯垮台以后,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和九月二日,德国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先后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8.
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奉行完全中立。二战爆发后,面临法西斯国家的步步进逼,在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之下,美国逐步放弃了中立政策,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援助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用“闪电战”突袭其他国家,屡屡获胜,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其暂时取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国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德日先后确立了法西斯专政。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美等国推行苟且偷安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苏联为了自保,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于1939年突袭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