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对本科生教学进行改革,在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电子信息科学类的重要的二级学科,有其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室根据此框架,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建设完善、分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三门课程,涵盖了该学科领域的基础型、研究设计型和探究型项目,各项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该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我校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学科进行对比,分析了我校相关学科的特点与不足,为今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信工程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根据当前射频微波技术工程实际需求,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推行以下方案,即重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创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全面优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校电磁场与微波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重新构建了电磁场与微波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一个多类别、模块化和组合式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将各门课程的知识模块重新进行整合,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改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难教难学的特点,任课教师采用现场实践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充分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实际教学应用表明该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研究,是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室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一项实验课程改革。通过一系列实验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在移动无线环境中电波传播规律、场强分布特点及场强的测量方法等,提高学生用"场"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文从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改革的效果、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以“电磁场理论与微波工程”课程建设为例,结合笔者海外留学和国内7年教学经历,综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相关课程教学的国外借鉴与国内实施。作为北京理工大学聚能课程中的全英文课程,通过教改项目推动课程体系重构,加强课程系统性。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方法,优化精深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式。通过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科教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电磁场与微波通信教学实验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电磁场与微波通信教学实验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为了培养电磁场与微波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实验体系设置了基础型、设计型、研究型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由浅到深,“软”“硬”兼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电磁场与微波领域实验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磁场教学与实践环节表现出来的问题与不足,运用"研究型"课型及相关教学理论与教育方法,对大学本科电磁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目标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建立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及工程实际的联系,营造出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教学方法修订电磁场教学与实验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开设基础验证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进行电磁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并以新型的考核体系全面衡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成果,从而提高电磁场理论环节及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形象化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几种形象化教学方法,通过这些做法扩充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课教学生动形象化,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