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参加《庐山》拍摄并非酝酿已久,而是应邀上山当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稍稍回忆我几年的新闻之旅,莫不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感。 当兵第二年,我就斗胆拿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3.
业余通讯员时常有人感叹说:“写新闻如同猜谜语,谁知道哪口饭吃上了膘”。也有人常常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满有把握要被采用的稿件未被采用,而随随便便写的稿件反而一箭中的。而我的《人死何须二进“宫”》(获1987年全国地市州报好新闻二等奖)获奖却是“有意插柳柳成荫”的。说是有意插柳,即我写些稿的念头由来已久,毫不夸张地说,这篇稿至少在我头脑里酝酿了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孙丽萍 《新闻实践》2005,(10):16-16
为几个“超女”和电视台的商业节目忘乎所以不足取,但传统的主流文艺节目确实应当从这档节目火爆一时的现象中吸取经验教训——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似乎火得不明不白,令许多文艺界人士不服气。然而,为什么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会如此火爆,一些自视正统的文艺节目却“有心栽花花不发”?这的确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1988年和1990年,我的一篇消息和一篇通讯分获全国首届地报好新闻和浙江省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因为这两篇好新闻都是出差时路上拣来的,所以一些同行明友戏称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但我却  相似文献   

6.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有些记者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意思,按总编辑或自己事先确定的意图,写出来的稿子平平;而通过偶然性的发现或突然灵感爆发,搞出来的东西,却常常“爆响”。那么,作为记者是否可以依此现象就去热衷于“插柳”,而放弃“栽花”呢?抑或为了写好遵命式的必栽之“花”,就心甘情愿地放弃可能“爆响”的即兴之“柳”呢?  相似文献   

7.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有趣的是,舞文弄墨也常常有这种情况:有时想出的一个题目似觉很好,但刚刚落笔便没词了,以至中途“流产”。然而在无意之中,诸如翻阅材料,看书读报,闲暇聊天等,却发现了新线索,产生了灵感,使你欣然挥毫,妙笔成章。奇怪吗?一点也不。这种情况,看似“无心”,实则是作者“留心”的结果。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要说:“留心处处皆文章”。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中,对于这句话,我有着切身的体会:作了充分准备去采访写作的稿子,还不如意外发现并采写的“计划外”新闻来得鲜活、生动。这种看上去好像是碰上、偶然得到的新闻,其实是作者头脑中始终绷紧捕捉新闻线索这根弦、用心观察、善于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996年,陕西新闻界刮起一股旋风。《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及咸阳各新闻媒体,同时推出一个重大典型──留印村。它犹如一声惊雷,把人们从计划经济中唤醒;它仿佛灯塔,照耀人们走向市场经济的阳光大道。 3年过去了,留印村现在怎么样?最近前去,那村,那人,都那么熟悉,当年的情形如同电视连续剧一般,在脑海里回映…… 典型的发现 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留印这个典型的发现,纯属偶然。1996年5月的一天,咸阳市秦都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显武告诉我,秦都区领导想宣传一下秦都,可是搞了几篇,都没有…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确是这样。有的人,一生都在挖空心思地沽名钓誉,到头来却事与愿违;有的人千方百计想埋名,到头来却还是出了名。譬如说郭吉安吧,他只想做一名默默无闻、“乐为别人做嫁衣”的编辑,他坚决“抗议”我写这篇为他扬名的文章,拒绝采访,可结果还是被推选进京,参加了1984年底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那令人倾慕的光荣榜上有了名;而他所坚决反对的这篇东拉西扯的小记,到底也还是出了“笼”。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在《石河子日报》开设的专栏《老高逛街》本是无心插柳之作,没想到竟收获了一片绿荫,在去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1年度好新闻评比中被评为好专栏二等奖(这次评比好专栏一等奖空缺)。办这个栏目的时间并不长,是2000年才同读者见面的。我们《石河子日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和石河子市的党委机关报,说起来只是张地市级的小报。1998年,报纸由四开版扩为对开,但仍是周三刊。2001年又扩为对开周七,天天有报,报名也改为《石河子日报》。报纸接连扩版,容量猛增,稿源自然吃紧。我们的应对措施之一,便是…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社会上,有人把表扬 报道称之为“栽花”,而把批评报道 称之为“摘刺”。屈指算来,我从事新 闻报道工作十多个年头,其间虽没 少“栽花”,但“摘刺”的事儿也碰到 了不少,现在回想起来,真可谓“有 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摘刺刺扎手”, 有几起碰刺的事,险些使我栽了大 跟头。但每一次之所以都转“危”为 安,其“法宝”便是靠稿件百分之百 的真实度过“难关”、“险关”。 1987年秋天,我去位于平度市 大泽山深处的某仓库采访,得知一 位刚从潍坊某农场进出来的犯人牛 永胜,在附…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我参军后写了不少报道,络果都石沉大海,不见刊用。后来,我便在写报道的同时,也悄悄为地方报刊寄点文艺作品。没想到,我的作品除被几家文学杂志刊登外,有的还被出书选用。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人议论我是“歪才”,甚至还受到领导的批评。于是我迷惆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呢?54682部队冯梦君冯梦君同志:世界上的事就这么奇怪,有时你“有。:栽花”,可就是“花不发”,而有时你“无心插柳“,反倒“柳成荫”。不过,也许正是在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认识自己:是适合“栽花”,还是适合“插柳”。“栽花”是才,“插柳…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07,(12):4-4
据《南方人物周刊》,被誉为“足坛大亨”、“F1教父”的郁知非在“上海社保案”的涡流中轰然倒下。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上,郁知非在许多方面确有开创之功,商业眼光和运作能力也堪称一流,然而,进军足球不是他有心栽花,而是特定时期的特定需要,所以,在上海滩这个混杂了权力、商业、名利等多重因素的足球舞台上,一旦他表演稍有懈怠,被迫离去的下场就不可避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真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敢吼天下第一声》是我1985年应聘进入《青岛日报》社的处女作,竟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说是“无心”,只不过是有心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带着某个题目专门去采访某单位、某个人时,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不能如愿以偿,但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条线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善于随机应变。去年春节期间,不少人向我反映:一位乡办企业的厂长,多次将请吃送礼的人拒之门外。时值传统佳节,我觉得对抨击请客送礼之风,很有典型意  相似文献   

17.
祖辈、父辈尝够了目不识丁的苦头,便发誓勒紧腰带,宁可忍饥捱饿,也要供养出一个吃“国家粮”的大学生来。或许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我竟意外地落榜了。当时,我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直袭心头。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不能总是坐着吃闲饭,于是拿起屋檐下的锄头,跟着父亲到烈日下去体验一下干庄稼活。没两天,两只白净的手就布满了血泡,晚上睡下腰酸腿疼,连脚都不敢伸直。望着窗外的繁星,我茫然了。几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好友聚在一起,说起那些没考上初中而辍学的伙伴,在外打工是如何见识广,如何挣大把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流传的民歌小调也是数不胜数。如今从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克莱德曼的琴弦,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从港澳回归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经常响起婉转悠扬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这优美动听,充满乡土韵味的《茉莉花》是谁采摘的呢?他就是著名音乐家何仿先生。何仿,1928年2月…  相似文献   

19.
举世瞩目的以色列第14届大选已经落下了帷幕。工党领袖、代理内阁总理佩雷斯又一次落选,终于未能圆他的总理梦。 政治生涯:有心栽花花不开 西蒙·佩雷斯于1923年8月21日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小村庄里(现属白俄罗斯)。他的原名叫佩尔  相似文献   

20.
有句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你带着某个题目专门去采访某单位、某个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你不能如愿以偿。而在采访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条线索,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最佳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