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就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诗歌单元,谈一下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感悟。第二单元选入了《诗经》中的《氓》《采薇》和屈原的《离骚》等,对于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文章,有很大难度。第三单元选入了《兰亭集序》《赤壁赋》并要求全篇背诵,对于语感比较差的学生来讲,朗读、背诵也存在困难。所以,我常和同学们说:如果背诵这一关你过了,就会一路好走了。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品位必须从诗歌入手。"也有人说:"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用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所以,针  相似文献   

2.
张艳萍 《学语文》2013,(5):72-73
我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诗歌已经失去了兴趣,不管是《诗经》还是《长恨歌》,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李白,总是难以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热情。所有的诗歌在学生眼中只分为两种,一种是要背诵的,一种是不要背诵的。对于前者。就死记硬背下来;对于后者,就完全弃之脑后。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渐渐发现。我们在教授和考查古典诗歌时往往过于重视对诗歌细枝末节的分析。如分析诗歌的写法,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琵琶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单元目标为学习唐诗,感受不同的创作风格,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在初中的《口技》以及高中的《赤壁赋》等课文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正侧结合艺术手法,并且在同一单元本课之前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对长篇诗也已有所了解,所以学习本文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4.
《登高》这首诗选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四册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依据两点 :(1)“单元提示”中“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第三册诗歌单元的基础上 ,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品味诗歌的语言 ;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的要求 ;(2 )本课“自读提示”中的要求 :“注意诗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为了落实这些要求 ,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含英咀华 ,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 ,培养和提高阅读品质以及想象和联想能力。【教学过程】1.背诵《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  相似文献   

7.
对于优美课文、优秀诗文的背诵与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明确要求:“1至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而学生对于背诵感觉很烦琐,甚至感到很厌烦。那么.该怎样化解学生背诵的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呢?我尝试着全班总动员.把背诵放在课堂上完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比较阅读这样的教学形式,经常可以在教学中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很多课文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如《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可由于有的文章篇幅比较长,能合理操作起来的就比较少。但是,比较阅读对于诗歌的教学却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选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对人文文化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欣赏徐志摩的诗歌.因此愿和中学生们谈一谈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高一语文(必修1)(粤教版)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中《诗经》之《静女》《氓》时,我本着新课程标准的实验精神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发现这两首诗歌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迁移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背诵高中语(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相似文献   

12.
又学完了一个单元。这组课文连续有三篇都要求背诵。学生好不容易背过了《北大荒的秋天》和《西湖》这两课,今天又把《拉萨的天空》一课学完了,我说:“这一课课后习题也要求背诵。”孩子们一听立刻像被霜打了似的无精打采地念叨着:“啊,还——背?”我只好又苦口婆心地从背诵的意义方面对其教育一番。孩子们也只好很无奈地背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背诵英文诗歌是学习英语技能,体会英语之美的有效手段。以英文诗《未选择的路》为例,探讨语篇记忆的三个表征对诗歌背诵的影响。结论认为:教师不应停步于分析诗歌的表层表征,而应引导学生利用推理和图式方法了解诗歌的命题表征,最终让学生在思维中建立起相应情境模型,实现英文诗歌的长期有效记忆。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是杂文单元,所选人的课文,除《拿来主义》为老课文外,其它三篇《我若为王》《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均是新课文。有人撰文说:“新教材思想上处处体现一个新字,新选人许多反映觋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第二册第二单元,除《拿来主义》是传统篇目外,其余三篇均为新选篇目,都反映了现代社会问题,相对老教材来说,思想更开发更大胆,  相似文献   

15.
[定位 ]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屈原的爱国情怀 ,《离骚》的内容及浪漫主义风格。语文实践、探究侧重于诗人的高洁形象和浪漫主义风格。本单元诗歌是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 ,从编辑意图看 ,本单元教学除了应把握古体诗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外 ,还应从侧面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切入 ]1 .走近屈原 ,走进《离骚》预习课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材料。学生对屈原这个名字比较熟悉 ,但更详细、更深入的知识就匮乏了。因此教学可以由浅入深、由陌生到熟悉 ,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屈原的内心世界 ,进入《离骚》的美妙意…  相似文献   

16.
薛燕红 《语文天地》2009,(12):24-25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占了很大的比例。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的数量.要求是80篇,推荐篇目是50篇。可见文言文背诵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的确.背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大有好处。背诵教学是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个人阅历、古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们很难达到彼情彼景并进而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有一个艺随笔单元,选录了朱光潜的《咬嚼字》、林庚的《说“木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等章。艺随笔的选人体现了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的指导思想。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艺随笔教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中的内容与旧《大纲》有一处明显的不同,这就是新《大纲》中规定背诵的篇目是旧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的3.5倍。背诵篇目的成倍增加,为语文教师增加了一项不容忽视的教学任务——背诵教学。怎样较好地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呢?只靠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显然是不行的,教师必须指导得法,教给学生有效的背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