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何捷 《天津教育》2004,(7):92-95
眨眼间,我执教了三年之久的六年四班学生就要毕业了。我请学生再次撰写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期待着他们将心中想和我说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学生毕业前听到他们的真情留言。  相似文献   

2.
眨眼间,我执教了三年之久的六年级四班就要毕业了。临行前,我请孩子们再次撰写那一篇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基极待着他们将心中想和我说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毕业前听到孩子们的真情留言。文章完成上交之后,王超然同学的习作再一次被我保存下来。回想起来,从四年级接到这个班的第一篇《我的老师》到现  相似文献   

3.
王雅冰 《教育文汇》2013,(14):23-23
我曾在对口支教学校执教六年级思品课。这个班只有21名学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了这些学生身上的诸多缺点,尤其是没有感恩心。他们多来自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往往对他们疏于管教,加之农村的文化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中方法可能不当,才导致这些孩子出现了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4.
<正>课前预热,即老师在上课前通过与学生随意地交谈、游戏等活动,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沟通。现在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活动大多是异地借班上课。师生初次见面,学生在面对陌生上课老师的时候,大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压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执教老师往往会在课前留出几分钟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与学生进行课前预热,借此来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正式授课做出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5.
马建 《河北教育》2006,(10):28-29
引子 5月12日,通州市小学数学“自我调节”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老师们积极申报执教研讨课题,于是只任一个班数学的我有机会三次执教《认识角》这堂课。 肤浅自学 “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将学习《认识角》这节内容,今天请先自学一下好吗?”今天下午学校才将选拔课的内容通知我们,直觉告诉我,课前自学较能体现这次的研讨主题“自我调节”,于是我有了这样的作业布置。  相似文献   

6.
马军 《教育文汇》2012,(3):28-28
前段时间,市里举行年轻体育教师培训会,在一所小学开了一节教研课。执教老师在等待上课的时候,随手拿出自带的相机给这个班的学生来了一张合影,又给几个学生拍了特写。我问他照相干什么,他神秘地对我说:“这叫‘纪律热身’。”  相似文献   

7.
匡慧娟 《中国德育》2007,2(2):75-76
五(6)班的H、L几个学生可是全校闻名,我还没接这个班的课就耳闻了他们不少“故事”。为能“镇住”他们,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节课他们都要让我格外费心,但我总算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8.
朱红梅 《人民教育》2012,(Z2):35-37
2006年4月1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在具有百年历史的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全区EEPO有效教育全员讲课比赛正在进行,我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比赛。课后,我听到评委专家这样评价:"今天朱老师这节课让我们真真正正看到,这个班的小组合作训练有素,他们的小组合作是真正有效的……"专家的肯定,使作为执教老师的我为自己学生的出色表现而深感欣慰。小组合作——大班额的困惑"在班级里,学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拜师纳徒记     
上竖笛课,四(1)班却有十几个学生理由充分地回答我:“笛子忘带了、坏了、没有了。”课前我千叮咛、万嘱咐,可是就那么十几个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办公室的老师常说:“语数作业经常不做,你还指望他们吹笛子?” 我不想让学生沉闷地坐在教室里,“身在曹营心  相似文献   

10.
能遇到一位博学多才、无私敬业的好老师,是学生最大的幸福。退休后,走进由金福英老师执教的浙江嘉兴老年大学交谊舞班,我成了一名幸福的老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呢?1.利用条件反射。每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就会密切注意老师并期待老师宣布该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许多次我发现,在我说话之前,很多学生已拿出笔记本等待着记录我即将宣布的课堂主题。这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因为他们懂得我每一节课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他们宣布该课的主题,于是他们在看见我走进教室时就主动把笔记本准备好,  相似文献   

12.
小超是名高一男生,个子不高,身材单薄,戴着近视眼镜。他刚入学时,我曾代过他们班两个半月的政治课,在我印象当中他是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有了疑问喜欢追着老师问个不停,是个颇受老师喜欢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较大规模的公开课多数情况下都是异地借班上课,由于师生初次见面,当学生在面对陌生授课老师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压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执教者往往在课前留出几分钟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跟学生进行课前预热,借此来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正式授课做出良好铺垫。那么,许多许多著名特级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前预热呢?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听了两位已小有名气的教师所执教的阅读教学研究课.课后,在分析教学中问题与遗憾的原因时,他们都一再强调:自己是借班上课,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学生发木,不知道和教师配合;课前准备仓促,没有来得及试讲.  相似文献   

15.
较大规模的公开课多数情况下都是异地借班上课,由于师生初次见面,当学生在面对陌生授课老师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压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执教者往往在课前留出几分钟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跟学生进行课前预热,借此来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正式授课做出良好铺垫。那么,许多许多著名特级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前预热呢?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有幸去合肥聆听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谁偷走了松鼠的奶酪》作文课。无论是课前谈话、课中指导还是习作修改,少了华丽的装饰,多了朴实、真实的景象,学生写作轻松,成效明显,也使听课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有幸去合肥聆听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谁偷走了松鼠的奶酪》的作文课。无论是课前谈话、课中指导还是习作修改,少了华丽的装饰,多了朴实、真实的景象,学生写作轻松,成效明显,也使听课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8.
我的导师     
人和人的相识,本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而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弥足珍贵。“师生之情纯若水,师生之情高于天”。在我人生道路上,庾老师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mentor。严格的导师诲人不倦我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认识庾老师的,那时她给我们专业的学生上口语课,不过她教的是一班,而我当时在二班。那个时候,时常可以听到我们班学生的抱怨,说自己班的口语老师没有一班的好。我们都很羡慕一班的学生。他们也时不时地在我们面前炫耀一番,诸如他们老师标准的发音、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少有的严格要求等等。但当时也只是听他们讲,后来有幸成了庾老师的研究生,才真正领会到庾老师的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19.
一、来点刺激,课堂导入需要"火药味"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他们最不愿意败在同学面前,自己有什么绝活,都会想着法儿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只要给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起来。笔者曾到一所学校执教《少年王勃》一课。我从该班语文老师处了解到,背古诗是这个班的特色学习活动。正苦于如何进行课堂导入的我,豁然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20.
晨会课前,我照例在校园各班走走看看,因为这时老师们还没有进班。忽然我听到“五角一个”,“贵了,三角卖不卖”的讨价还价声。我遁声望去,只见三年级里有人正围在一起买卖黄金瓜,卖主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买主有学生干部、少先队员、一般学生。我笑着说:“生意不错嘛,今天可卖多少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