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方言词汇是方言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选择桂北高尚土话和湘南东安土话进行词汇上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两者关系十分密切,高尚土话和东安土话一样应该划归湘语。  相似文献   

2.
方言词汇是方言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选择桂北高尚土话和湘南东安土话进行词汇上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两者关系十分密切,高尚土话和东安土话一样应该划归湘语。  相似文献   

3.
东安花桥土话的代词不仅在语音形式上,而且在语法意义上都有其独特的形态。通过讨论东安花桥土话的代词系统,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其语法运用情况和内部语言规律,这对于了解其系属问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湖南东安土话分为花桥片、中田片、井头圩片和高峰片四片。文章对高峰片土话的语音特点作了一个概略介绍,包括声韵调以及中古声韵调在高峰土话中的一些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5.
沅陵乡话、湘南几个土话的韵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沅陵乡话,东安土话,宜章土话,江永土话等集中在湖南境内尚未分区定性的土话的韵母进行共时描写,并同时与吴语,湘语进行比较,研究其韵母演变格局,发现这些土话与吴语,湘语共同具有:果假遇摄元音高化链;支微入鱼;流效摄的联系;阳声韵尾归并;阳声韵三分格局等音韵现象,沅陵,东安,宜章,江永与吴语,湘语韵母的相同之处反映了它们的历史联系,应该是原来相同或相近的方言因素的共同留存。  相似文献   

6.
文白异读的研究是方言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为调查依据,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对湖南东安高峰土话的文白异读情况予以整理和描述,探讨并总结高峰土话文白异读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为依据,描写湖南省东安县高峰土话的声韵调,分析声调特点。通过记录大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例子,揭示湖南东安高峰土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规律,并得出连读变调受词语语法结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白异读的研究是方言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为调查依据,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对湖南东安高峰土话的文白异读情况予以整理和描述,探讨并总结高峰土话文白异读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东安县属于湘方言区。东安方言属于老派湘方言的一支。东安方言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当地人自称“官话”的老湘语系统(以下名从主人,简称“官话”),一个是当地人自称“土话”的老湘语系统(以下简称“土话”)。除了花桥、竹木甸这两个乡跟零陵县接壤的部分地区属零陵音系,紫云、紫溪、水岭这几个乡与新宁县接壤的部分地区属新宁音系外,其他地方都属于这两个系统。“官话”系统以县城所在地白牙市的为代表,大庙口、紫溪、井头圩、石期市、芦洪市,鹿马桥、花桥七镇都属于这个系统。“土话”系统穿插在“官话”区内,  相似文献   

10.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上游,市区辖冷水滩和零陵两区。两区东邻祁阳,南界双牌,西连东安、广西,北接祁东县,境内方言为西南官话,部分乡镇也通行土话。在永州方言中,"的话"既可作假设助词,也可作话题标记,这两种用法与普通话相似。略举两例: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方言语气词系统很有特色。一是继承了古汉语的部分语气词;二是有一些语气词与普通话同源,但用法、语气却有所不同;三是拥有句首语气词,保留了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四是不仅句末,而且在句首都有语气词连用的现象。文章在对闽南方言语气词的系统和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句末语气词进行逐一的解析,并就语气词的形成、分布和演变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2.
(一)昆明方言的语气词均不读轻声,而读本调。(二)昆明方言语气词的声调均可以上扬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声调上扬以变换语法意义的功能表现为语法意义的逆向变换和顺向变换。(三)昆明方言语气词均可以重读以表示愤慨的情绪,重读语气词的音长尚可延长以加重愤慨情绪的程度。(四)声调上扬及重读也适用于昆明方言的复音语气词,其规则是声调上扬及重读均出现最末一个音节上,由此引起的语义变化与单音节的语气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语气词在汉语口语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不同地域的人对语气词使用的种类和频率是有差异的。在现有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词的分布存在种类少、频率低且方言特征过于明显的不足。文章认为应参考本族人日常语气词的使用统计频率,来完善现有对外汉语教材。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主要有“着(者、咱)”和“里”、“裹”。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在武威方言中体现为三个语气词:“着”、“哩”和“囔”。其中“着”字在日常用语中单个使用的用例较少,一般是两个“着”重复使用;“里”、“裹”在武威方言中则分化为两个语气词:“哩”和“囔”。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语气词是语气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继承发展了古代的文言语气词,又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气词体系的形成。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在近代汉语语气词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文章在综合考察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系统、个体、专书三个角度对这些成果予以概述,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不但频率高,种类多,而且其组合形式和表达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对《论语》一书中所出现的10种二合语气词和3种三合语气词做了结构和语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这些句尾语气词连用极大地丰富了《论语》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中句尾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在先秦文献中是很突出的,本文将其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并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相似文献   

20.
国内对语气的研究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大致对应于西方的情态(modality).语气词的使用存在着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原因是语气词产生于口语,进入书面语有一定难度.文章指出孟子敏对语气的定义以及交流句与非交流句的区分不够明确,对国内的语气词研究了解不够,语气词的分析也有偏误.语气词按功能来分有两类:表达语气、加强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