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这是课文《难忘师恩》里的一段故事。文中的田老师为了教学国语,每一课都精心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我”从此对文学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苏品学 《广西教育》2010,(22):30-30
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用文学的方式影响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这是课文<难忘师恩>里的一段故事.文中的田老师为了教学国语,每一课都精心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我"从此对文学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觉得文学教育很值得重视。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要接受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思维,一般说来可以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文学  相似文献   

5.
文学鉴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文学鉴赏教育不仅能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也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所以,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我在1957年发表文学是人学后挨过批,但两年后,我再次运用文学是人学理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写了《<雷雨>人物片论》又挨批。很多人不理解,说我固执己见,没有吸取教训。事实是这样的,1959年某天,我回到家,当时正转播《雷雨》。我一听演员的口气、声音、语调和味道完全不对,是极左味道,图解、喊口号。我想会有人写批评文章的,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人写文批评,于是我按捺不住就写了。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前中师毕业时,我许下的宏愿是先拿自考文凭。几年后,一路“过关斩将”,从汉语言文学专科到本科,我奋力实现了这个梦想。然而这以后,我和周围的教师都过着同样的生活:教书、打牌、钓鱼……如果不是2006年我购置了电脑、学会了上网,我就一直以为这就是教师应该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赵罗希 《英语沙龙》2009,(10):56-58
问:你为什么来中国呢? 答:因为在波士顿大学我主修国际政治,辅修东亚研究。辅修我主要研究中国。除了汉语语言和文学,我还学习了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文化、中国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接手初一新班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我的学生写周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喜爱文学,又能使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我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使学生在我的关爱与引导下健康成长,于是周记走进了我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朗读、吟诵,喜欢陶醉在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喜欢徜徉在文言雅炼的词语中,喜欢沉浸在小说生动的描述中,喜欢游走在喜剧迂曲的长廊中……我喜欢以不同风格的角色站在学生中间,我们一起吮吸文学的雨露,沐浴在文学殿堂前和煦的阳光中……在每一次课堂读书之前,我都会首先给学生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读书态度,让学生明确读书的  相似文献   

11.
那是半个月前的一次晚自习,一个学生跑来神秘地对我说:“李老师,赵伟在写小说!”我一惊。我的学生在写小说而我居然不知道!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弟子中没有出现一个文学爱好者而感到某种遗憾。可赵伟——一个寡言少语、朴拙沉静的少年,在作文里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文学天赋呀!第二天,我叫赵伟把他写的“小说”给我看看。他拿了8页厚的信笺纸给我,说这只是第一章。信笺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题目是《傲天神龙》。我不想看下去。我认为,这种凭一时心血来潮的信笔涂抹,除了麻痹自己而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我请他先谈谈构思。他…  相似文献   

12.
文学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题中能力层次最高的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认为,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当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而感悟能力的养成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文学与旅游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体验旅游"时代显得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适应"体验旅游"的发展要求,旅游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也就要求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可是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成了一个问题,我对此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给美国学生上英语写作和美国文学课,咋听起来有点不大自然。包括我的美国同事也以为我在学院教授数学或电脑,当我告诉他们我是教美国文学和写作时,他们的惊奇则溢于言表,随后附上一句他们常用的“哇呜”表示钦佩。我以前在中国的同学和同事对我在美国的教书经历更是充满好奇。他们想知道我是怎样拿到这份教职的,在美国教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学生从我这里修课跟修其他美国教授的课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刘彩荣 《教育艺术》2007,(10):34-34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比较爱读小说.老师告诉我,每一部小说都是一部百科全书.比如<红楼梦>就包含科学、哲学、医学、建筑学,还有美学的知识.那时我也喜欢读诗,诗歌的韵律美、和谐美,使我每每吟诵时都会感到荡气回肠.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无不渗透着美,语文的亲切、和善、厚重、博大激励我走上文学之路.中文系毕业当老师,总想把世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告诉给我的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美,享受语文美.  相似文献   

16.
学生问:“最近几次考试,经常有文学常识方面的题,有的填空、有的解释、有的填表。过去我忽视这方面的知识,结果丢分较多,现在想学,又不知怎样学效率才高。”我喜欢引导学生自学文学常识,怎样自学效率才高呢?首先,要注意划分文学常识的不同层次。比如对作家的了解,知道了姓名、生活时代、代表作品是一个层次。再深一层,了解他的生平、简历、主要作品的篇目。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经历,知道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更深的层次。需了解的作家的数量也可划分为层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作家为例,第一层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三十位作家;第二层了…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与许多学科,例如绘画、文学、地理、历史、数学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其横向联系,在教学时进行相互渗透,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注重了音乐与绘画,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在欣赏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接手初一新班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我的学生写周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喜爱文学,又能使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我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使学生在我的关爱与引导下健康成长,于是周记走进了我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23日,记录一下这个有意义的时间,这是我在美国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上来讲我是可以很好地教美国学生汉语的。但是在国内的时候,我的教学经验都是雅思教学,我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在九江市2008年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听取了晓苏老师“文学与语文教育”的讲座,他在讲到“想象主义原则”的时候,其中一个事例很有启发性。晓苏老师讲自己在东湖游览时曾见一女孩对一个请她吃雪糕的男孩大声喊叫:“快走开吧,我不吃你的雪糕,我男朋友给我买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