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晓蓉 《科教文汇》2010,(18):110-111
数学是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而事实上,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莉 《科学中国人》2014,(8S):193-193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上去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以榜样为动力、享受成功喜悦、运用数学魅力、运用合作探究促进主动参与,对有效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新课程数学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徐坤生 《科学大众》2014,(3):47+18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吴正龙 《科教文汇》2009,(3):138-13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上去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以榜样为动力、享受成功喜悦、运用数学魅力、运用合作探究促进主动参与,对有效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特别是使潜能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科学地减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丁丽 《科教文汇》2008,(16):81-81
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由于数学的学科性强、逻辑性严密.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文奎  房胜国 《科教文汇》2010,(21):109-110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到,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种“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方面的要求,更是从生命教育层面上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双基”的教学,广大教师都已经非常熟悉。而对于“数学素养”的培养还缺乏统一的认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双基”和“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问题呢?怎样开展我们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在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学数学新课程中更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以前“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较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知数学之史是良好数学素养的基础;懂数学之美是良好数学素养的关键;悟数学之语是良好数学素养的核心;创数学之用是良好数学素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作为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思路。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较差,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参差不齐,而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虽然难度系数不高,但由于专业的需要,涵盖范围却很宽泛,因此许多学生反应数学太抽象,难以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依靠赖于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以图形、函数图像、符号等为媒介,使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明了,从而导致逻辑通道的一目了然与思维过程的避繁就简。要培养数学直觉能力,则务必要借助于几何直观这个载体,它可以帮助我们启迪思路,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抽象观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温焕芹 《科教文汇》2009,(18):63-63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客观地分析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三大方面来阐述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客观地分析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三大方面来阐述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注重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情感教育下的产物之一,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互相促进。敏锐的观察力是直觉思维的起步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联想习惯、科学美的鉴赏力是直觉思维的助跑器;强有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直觉思维的载体。直觉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方联想,学会从整体考察问题,注意挖掘问题内部的本质联系,借助对称、和谐等数学美感,养成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等途径加以培养。一、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和观察能力直觉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综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它依赖于对…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力、直觉力、想像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其实存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如果过于重视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忽视且压抑了对直觉思维能力的开发,就会导致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趣味感的丧失,一味以应试心理对付数学的学习,从本质上易造成对数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农村孩子憨厚、淳朴,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为了克服初一新生对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