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发于梁武帝统治后期的“侯景之乱”,是六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梁武帝腐朽政治发展酿成的苦果,梁武帝对侯素投梁处置的失策,激发了侯景的起兵反梁;而侯景利用梁境内尖锐的社会矛盾,最终又攻陷了建康台城。“侯景之乱”不仅实际导致梁朝统治的垮台,而且对六朝后期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六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鉴于古往今来的众多学者对梁武帝对前朝宗室的友善态度赞 不绝 口,本文爬梳具体史料,把梁武帝对不同层次的宗室人员的不同态度进行比较,联系梁武帝 与其他士人的交往细节,进行细致的分析、辨别、综合,得出这样的结论:梁武帝并不是心 胸开阔之人;他对部分宗室的友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手段和政治姿态,其根本目 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蒙古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兰夫全面、正确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在主持内蒙古社会改革中,采取慎重、稳妥、宽容的办法解决了喇嘛和庙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改革藏传佛教以适应社会、民族繁荣发展的思想并付诸实施,使这个过去被统治阶级利用来统治蒙古民族的精神工具、消极力量,变成与社会、民族的繁荣发展相适应的积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4.
南朝帝王与文人的关系,与汉代帝王对文士“俳优蓄之”的观念不同,在南朝诸帝中,梁武帝虽称不上很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以帝王之尊,引纳赏接文士,梁代著名的文人,几乎都和他有过文学活动上的关系。梁武帝的爱好文学和驭下宽容,多少给当时的文人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他们能够比较安心地创作,促进了梁代前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带有政府行为的旨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西部开发,西晋时期已成一定规模,唐宋和元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康熙到乾隆统治时期,对中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开发达到了顶峰,成为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王朝对西部大开发的里程碑.由此,西部农业、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封建经济一派繁荣,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6.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萧梁皇族本出自寒门,不以文化显名。齐、梁之间,随着梁武帝一支的兴起,在当时士族社会尚文风气的影响下,其家族重视学术文化的积累,在儒家经学典籍、史学、玄学等领域多有著述。在文学艺术领域,如诗文创作、书法、绘画等方面,梁武帝及其子孙也身体力行,造就了其家族文化的繁荣局面。不仅如此,梁武帝父子还大力倡导重文政策,对当时取仕选举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当时士风的变化。萧梁皇族子孙后来多有人流落北周、北齐和隋、唐,推动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从1912年到1949年太原解放,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38年,他之所以能在战乱频繁的军阀混战年代长期统治山西,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及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西经济的发展,为其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族乐派是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发展的极至体现,在当前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形势下,对西方民族乐派的研究如何保持民族传统,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西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民族乐派的产生基础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还是音乐学角度来说,都有唤起民族意识,发展民族音乐,摆脱外来文化的同化或统治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北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经济比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北宋经济在它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北宋经济的繁荣并非建立在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政府的严重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主要服务于地主、官僚和贵族的统治和奢侈享乐的需要。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重视,就会导出许多偏误。  相似文献   

11.
从宫体诗"名"与"实"变化的政治因素、梁武帝音乐文化政策、音乐活动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讨论梁武帝对宫体诗内容、风格以及创作风气的影响。认为梁武帝对吴歌、西曲音乐文化的爱好、鼓吹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大张旗鼓地推广,是梁代宫体诗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宗仁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强调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倡广招人才,任用“新人”,重视学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以真诚换得人才的归属,在当年广西建设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宗仁的用人思想及实践,对他个人来说,固然有维护其统治、发展个人势力的一面;就全国而言,客观上确使一大批真正的贤才得到了保护和任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李宗仁的用人思想,富于深刻的理论意义,其用人实践,有值得借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昪从夺取政权和稳定统治秩序的根本目的出发,长期推行"息兵安民"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但由于他在争斗激烈的割据局面下仅力求自保,致使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出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造成了南唐军事实力的下降和实行统一有利时机的丧失.  相似文献   

14.
梁武帝创业有成 ,在位日久 ,有过雄才大略 ,赢得境内稳定安宁 ,推动江南文化繁荣昌盛 ;但他在后期以佛化治国 ,怠于朝政 ,疏于武备 ,容奸害国 ,最终守业无成 ,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梁代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梁武帝创业有成 ,在位日久 ,有过雄才大略 ,赢得境内稳定安宁 ,推动江南文化繁荣昌盛 ;但他在后期以佛化治国 ,怠于朝政 ,疏于武备 ,容奸害国 ,最终守业无成 ,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梁代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柳永生活时期正是宋型文化确立,北宋经济尤其是都市经济逐步繁荣发展时期,与之相应的北宋都市文化也逐步完成转型。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受到这样都市文化氛围的浸染,故他创作的歌词也绝大多数与都市及其生活相关。北宋繁荣的都市文化为柳永创作都市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其都市词则作为都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并为之服务。  相似文献   

17.
梁武帝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梁代47年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梁武帝的内外政策所致。二、梁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三、南方经济在梁代得到长足发展,各地区各行业都超过了前朝各代,南方开始成为古代中国第二大经济基地。梁武帝发展南方经济的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他强调文化源于经济与政治,文化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毛泽东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新一代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而且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应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等思想,并且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些思想不仅为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成为今天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降将侯景叛变梁朝,最终导致了萧衍梁政权的颠覆。侯景能够成功乱梁内在的原因是梁朝本身腐败统治发展的恶果,而南北政局相互作用则是推动其发展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伯里克利对古希腊雅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5世纪,古典希腊在政治、经济上、文化艺术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繁荣,被称为"希腊的黄金时代",雅典也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文化中心,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成就与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伯里克利的统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