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从A.E.Goldberg在1995年提出并详细描述英语的致使移动构式[NP1+V+NP2+PP]以来,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从多视角、多层面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进行了研究,并与汉语中的致使移动构式进行比较分析。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意象图式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探讨了英汉语中致使移动构式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引发其差异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隐喻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致使句的原型句式出发,对英汉致使句的扩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与映射功能使它在致使句的扩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为隐喻与致使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对致使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致使结构的分类和其原型特征,指出致使结构的原型是表直接致使意的形态型致使结构。同时,本文根据Langacker标准事件模型提出了致使结构的认知原型。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较独特的致使移动构架句式(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本文以英语致使移动句式为主线,从语义、句型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致使移动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以英语致使句为主线,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致使句式的语义和句法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的异同点及其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6.
韩勇强  李小华 《文教资料》2007,1(4):129-130
本文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分析空间隐喻的普遍性,指出空间概念对时间概念的应用价值,即时间概念可用空间来表达。同时,本文指出空间概念对事件概念的适用性,并将空间概念与致使结构的事件观相结合,从而得出致使结构的空间隐喻原型。  相似文献   

7.
致使结构的原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致使词汇范畴的原型特征,指出其原型是致使动词中的单纯词汇动词,介绍和分析了致使结构的深层结构,含纯词汇性致使动词的致使结构,及物性特征,事件结构特征,致使句式特征以及典型“致使一运动”性致使结构。并把上述特征与Langacker(1991)的标准事件观察模式结合,设立了致使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8.
致使动词的类型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眼于动词的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将致使动词分为两类:静态致使动词和动态致使动词,前者指本身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后者指本身不带有致使义的致使动词。文章着重分析了后者在致使框架中发生的词义变化及其制约因素。最后根据致使力的隐喻扩展,对广义的致使动词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6,(1):57-61
押在分析致使移动构式与动词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构式观在处理构式与动词互动关系时过于强调构式对于动词的单项压制,忽视了动词意义对于构式的影响,阐释了构式意是在构式和动词在两种认知机制下相互融合的结果,其意义不但受到构式压制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动词的潜在语义框架在构式建立的情景识解中能否被激活或突显。  相似文献   

10.
周小文 《现代语文》2014,(3):142-145
通过实验激发说汉语者创造名词动用,发现汉语名词动用对来自英语处所类动词与移位类动词的两类致使-移动情境敏感。在致使-移动情境?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选择表示位移终点的名词作为动词;在致使-移动情境Ⅱ中,被试强烈地倾向于选择表示位移物体的名词作为动词。这种选择表现出与英语的高度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对可能转化为动词的名词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主体的认知模式与概念结构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使动语法构造将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视为一个整体,从而对语言现象进行有悖于传统语法的分析。使动语法构造原型意义不能解决及物性问题,解释不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问题解决的实质即在语言运算系统之中和句法运作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构式是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是"有理据的约定俗成"。关于构式义,"动词多义论"没能揭示语言生成的认知规律,相反强行地给词汇增添了许多意义,"构式多义观"却是人为地区分出核心义及其延伸义,主观认定这些意义之间的家族相似性。而从"合成观"的角度考察使动构式的意义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结果:即使动构式中的动词都有其理论义,它在各语境中的兑现也是语境中的意义,且该意义与动词拥有的框架意义有关,同时也受与其共现的其它(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使动构式还通过由动词和介词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谓语,由认知的运作导致使动义的产生。使动构式的语义"合成观"对其它论元构式的语义分析和阐释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认知的基本层面包括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心理结构.通过意象图式理论,能够得出日语动词「向く」的基本语义圈,包括“原始朝向”,“方向改变过程”,“方向改变后的朝向”等三个义项.「向く」的基本语义圈可以用“空间转动”因式表示出来.通过分析「向く」与「に」、「を」...  相似文献   

14.
以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大型会议或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实例,具体分析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提出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足够图式,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控制任务的内在负荷,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语文词典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典的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心理机制的一部分。从范畴化和意象图式这两个方面简要分 析,词典释义有两层含义:一是词典编纂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一是 词典编纂者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词典释义中最常见的意象图式是部分——整 体图式,其次是中心——边缘图式和系联图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来辨析英语介词for,旨在以意象图式的图式表征为依据,进一步地探究for的力图式,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及其图式变换引起的词义延伸,并总结归纳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图式理论认为,认知图式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认知基础。职业技能图式是中职学生的职业生存的前提,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多元化职业智能中的最基本职业能力。执行控制图式的形成,标志着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知识对内思考和对外办事,能够有效地应对即时出现的任务,它是多元职业智能的核心要素。认知图式、动作技能图式和方法能力图式的形成,标志着学生具备了多元化职业智能。  相似文献   

18.
英语阅读与汉语阅读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甚大。文章将着力探讨汉语与英语阅读的异同之处和其与认知体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图式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的有关论述,提出语义映射的概念,探讨篇章内词语聚集同现的规律性和多样性,认为那些具有实在意义、语义上相互联系与映射的词语在篇章连贯和句间系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各种篇章衔接手段发挥作用奠定了必要的认知、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