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杜鲁门政府的越南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美国内政、外交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它动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给美国社会带来危机和动荡,杜鲁门政府的越南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由最初支持越南人民抗日和越南非殖民化,到转而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后打着中立旗号偏袒法国,支持保大傀儡政权,冷战爆发后又不断扩大对法国的军事援助,杜鲁门政府的越南政策为美国日后全面卷入越南战争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题目可以加深对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渊源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冷战时期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霸权主义行径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特续时间最长、物资消耗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战争中,美国国内反战浪潮此起彼伏,而其中又以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激进.本文就将以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简要谈谈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1,(1):96-101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双面"间谍的视角呈现了殖民历史、越南战争与身份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法国的殖民侵略与文化渗透冲击了越南文化与越南身份的纯粹性,对个体身份带来了排斥与边缘化。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越南人以难民身份逃难到美国,导致越南人集体身份的放逐。从个体到集体,越南人的身份诉求在历史与战争的影响下变得异常坎坷。这体现了阮清越对越南历史的反思、对越南战争的探问以及对美国越南身份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越南战争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对美国和东南亚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受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作为美国亚洲盟友的日本不能直接派军队奔赴越南前线支援美军,但日本还是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越南战争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折射当时美日关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5.
引人入胜     
文学故事,引人入胜,其手法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相同的诀窍:巧设悬念。许多悬念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结果出人意外。 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公众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越南战场上的消息,特别是那些有孩子参与越南战争的家长,日夜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归来。在经历了漫长担忧的时日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战争结束了。  相似文献   

6.
1964-1965年是越南战争的关键性时期。美国在约翰逊的领导下实现了越南战争由“特种战争”向“局部战争”的转变。当时,中国作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盟友高度注视着美国的每一步行动。对中国来说,它既不能容许自己的意识形态盟友遭受美国的侵略,特别是直接的地面军事进攻;又不愿在越南再与美国进行一场朝鲜战争式的较量。为了防止这两种局面的出现,中国对美国采取了威慑与克制并用的政策,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相对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战争对美国经济的作用却是有限的。这不仅是因为同美国20世纪的历次战争相比,越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小,而且由于美国政府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虽然战争可能进一步恶化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环境,但其并非此时期经济困境的主要原因或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远东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两大阵营在远东的对峙发展为军事对抗时,澳大利亚政府追随美国,继朝鲜战争之后又参加了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其亚洲政策又走进了新的误区.它从二战中摆脱宗主国英国的控制转向追随美国在亚洲推行冷战、争夺远东霸权,由此损害了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和自身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形象.越南战争对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1.亚洲战略防御构想开始调整;2.开始认识到本国战略安全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依靠军事条约或大国的庇护,而是建立在亚太地区和平、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基础之上,应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3.越南战争的深层次影响在于促使澳大利亚人对其传统的亚洲观和冷战思维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为1970年代以后澳亚关系的调整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越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以及民众心理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一直是美国外交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聊城大学吕桂霞副教授的新著《"牧场工行动":美国在  相似文献   

11.
喻梦 《海外英语》2012,(24):215-218
作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战争之一,越南战争对当代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学者关于越战文学的研究百花齐放,但却忽略了在越战中及战后均被遗忘的一群人——美越混血儿。托马斯·A·巴斯的《越南美国人》作为越战文学的一部分,讲述的正是这群混血儿的故事。该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书中由越战创伤造成的美越混血儿的身份问题,尝试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解释美越混血儿无家可归以及其身份定位不明等悲剧的原因,由此控诉越南战争对越美混血儿这一特定的人群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1967年,在美国的罗斯韦尔城附近,发生了神秘莫测的所谓“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罗斯韦尔事件。当时正值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的高潮,越南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美国最高当局对此事进行了严密封锁,对一些亲眼目睹此事的见证人也实行了变相的软禁,绝对不允许他们把事实真相公之于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和越南战争结束这两件事,影响了美国战后近30年的整个亚洲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对越政策是继续实行遏制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与越南战争相关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文件"及由此文件引发的"五角大楼文件案",是20世纪70年代影响美国国内政治的重大事件。参考官方档案等权威文献及个人回忆录等第一手史料,可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对美国进行越南战争的前景,经历了从乐观预判到梦想破灭再到重新定位的过程,这促使他决定汇总美国介入越南的历史文件,以便重新评估美国在越南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五角大楼文件"的出台。埃尔斯伯格对美国的越南政策也经历了支持—幻灭—再思考的过程,为阻止美国政府在越南的进一步行动,他将"五角大楼文件"透露给新闻媒体,引发"五角大楼文件案"。"五角大楼文件案"的最终判决使"五角大楼文件"为天下所知,并成为美国在越南进行不义之战的自供状和罪证。"五角大楼文件"曝光了美国政府策划越南战争的内幕,揭露了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是一场"不光彩的战争"、"肮脏的战争",成为"冷战"研究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五角大楼文件案"还具有法学意义,为美国日后诸多判例所援引。  相似文献   

16.
从独立后直至冷战结束,柬埔寨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政权频繁更迭,外交取向也在东西两大阵营中摇摆不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冷战时期柬埔寨独特的地缘政治。由于多股势力在东南亚地区的角逐,作为"地缘缓冲器"的柬埔寨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越南战争、与邻国的领土纷争、地区结盟都成为影响柬埔寨内政外交和其人民命运的地缘政治变量,柬埔寨亦因此陷入了长期的动乱和战乱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在越南战争中,为了清除植被对越共的掩护、破坏其赖以为生的粮食生产,美国空军于1961-1971年在越南实施了"牧场工行动"。这一行动,不仅严重破坏了越南的热带雨林、红树林和土地,而且也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中。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美国霸道、强权的揭露 ,还无法充分地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国家仍认可或追随美国霸权的原因。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为转折点 ,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 ,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全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在战争期间,美国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以学生、妇女、宗教界人士为主的和平反战运动.这次反战运动没有直接结束越战,但是它对国家的对越政策乃至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巴黎协定的签订看尼克松政府时期的美(南)越同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笑 《历史教学问题》2010,(1):99-104,21
本文利用美国、北越与南越的三方资料,论述了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秘密谈判期间,美国为了推动谈判进程,尤其是在最后美国与北越就结束越南战争问题达成一致之后,如何强迫南越接受巴黎协定的过程。从而反映了在冷战转型的国际大格局下,尼克松政府时期的美(南)越同盟关系的本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