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高中的前一天,阿毅就坐在我的前排。直到老师正式安排坐位,阿毅还是坐在我的前排。我一直都觉得阿毅挺好的人。身边的同学都说他有点怪怪的,可我不这样看。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川大永远都是这样.做学问排第二,培养气质排第一.川大校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要你们所有人,不管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同学.不管优秀学生还是挂科的,都有胆量去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3.
《少先队小干部》2010,(1):36-36
美琪姐姐。我学习中上.但威信不高。所以朋友不多。我很羡慕威信高的同学,他们都拥有很多朋友.可以一起玩,说说知心话。另外,这样的同学也受老师喜欢.容易被选为干部。您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用“心”学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班集体里,在同一个教师的授课下,在同一个时间,为什么有的同学学得好,而有的同学没有学好呢?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得好、进步快的同学,都是用“心”学习,而没有学好的同学绝大多数没有用“心”去学。我听说这样一个事,盲人在走路的时候,他不是用脚走路。而是用“心”走路,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高三的同学拿着一道高考数学模拟题来找我,问为什么他做的答案与参书上不一样,是他错了还是参与书上的答案错了,我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解析几何题(见变式2与生7解法).这位同学是用椭圆参数方程求解的。但是对参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甚明了,结果导致了错误.事后,我把这位同学的解法给另几个高三同学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此促使我思考:  相似文献   

6.
戴雪琴 《教师》2011,(31):72-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边高高地举起了手,一边大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整个处于游离状态,老师或者发言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7.
上自习课时,其他同学都在桌上认真地做练习。最后一排的张某某同学却像浑身长满虱子似的左抓右搔,不时把椅子弄得叮当响。我愤怒地向他走去,准备狠狠地批评一下他。当我走到他身边时,我忽然想到,对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刺猬”,何不找他好好谈谈。听听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8.
授课时间:2007年12月24日授课班级:杭州景芳中学初三某班实录整理:楼芊位张俏玲师:(课前发下讲义)大家都拿到了吗?是一首诗,一个奥地利的诗人里尔克,题目叫做《沉重的时刻》。那么,我想这样,现在总共有三个话筒,我手头有一个话筒,(示意左手边)那边那位同学那儿有个话筒,(示意右手边)这里还有一个话筒。我  相似文献   

9.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10.
别靠着墙     
天气骤然转凉,同学们把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上课打瞌睡的同学也少了,因为这样的天气里打瞌睡容易感冒。我特意看了看坐在最后一排的小安同学,他平时最爱打瞌睡了,还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8个同学举行一次玩投沙包比赛,站成一排,一排中间放一个小塑料桶。每人分别往桶里投沙包三次,投中次数多者算赢。站在离桶远些的同学提出异议,这样站队投沙包比赛不公平。提出问题:“怎样站队才公平7”  相似文献   

12.
韩涛 《山东教育》2011,(7):58-58
案例: 小宇同学老实,爱讲实话,他在一篇日记这样写道:“今天下午放学.我又得步行走回家。我每次都走得脚酸腿疼!爸爸啊,你什么时候才能买辆宝马车来接我?我实在不想走路了!唉,这只能是我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13.
每每去听课,很多教师喜欢先出示教学目标,再进行授课。我却不赞成课前出示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样做对老师和学生都不利。  相似文献   

14.
营造自尊     
接班时,遇到这样的一位学生:作业老是不完成,上课不停地做小动作,下课老是和同学惹事……成绩也可想而知,名次在班上排倒数。我把他找来,一顿气急败坏的训  相似文献   

15.
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您.毕业后很多同学抱怨您把我们这个班带到坑里去了。说实话.作为您的学生.我也不欣赏您的工作能力:在最关键的那一年——初三.您.接手当了我们的班主任.从此我们这个班乱成了一锅粥:一年后的中考.人家一班考取重点、中专的人数过半.我们二班却几乎全军覆没。要知道我们这可是重点中学呀.我们这两个班的学生当初可是在全乡两千多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尖子。尽管这样,我并不想怪您。  相似文献   

16.
《少先队小干部》2010,(9):26-27
美琪姐姐:我现在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可总是搞不好同学关系!他们都说冤家路窄嘛。难免会有一些小别扭!但我不希望我和我们班的同学搞不好关系.总想和每位同学都有着最好的关系。可是.事情不像我所想的那样。五年了.我也没有一个真心对我好的好朋友,直到今天。自从我家搬了以后。我天天都在学校的另一旁走。  相似文献   

17.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8个同学举行一次玩投沙包比赛,站成一排,一排中间放一个小塑料桶.每人分别往桶里投沙包三次,投中次数多者算赢.站在离桶远些的同学提出异议,这样站队投沙包比赛不公平.提出问题:"怎样站队才公平?"  相似文献   

18.
目前,笔者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高三的同学拿着一道高考数学模拟题来找我,问为什么他做的答案与参考书上不一样,是他错了还是参考书上的答案错了,我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解析几何题(见变式2与生(7)解法).这位同学是用椭圆参数方程求解的,但是对参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甚明了,结果导致了错误.事后,我把这位同学的解法给另几个高三同学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老师,安排座位的时候把我安排在最后一排好了。”在2007年9月高一刚开学时,一名学生这样对我说,我感到很意外。因为作为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而这位同学却如此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发书     
同学们,不知道你留意了没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存在着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你瞧,下面这道题目,就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52名同学站成一排,老师把两种书发给他们。故事书从排头发,科技书从排尾发,每人每次发一本。由于两种书都不足52本,所以只有14名同学得了2本。已知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2倍少24本。从排头数,第几名同学到第几名同学得了2本?可以先这样去想:故事书从排头发,科技书从排尾发,这样52名同学中,每人至少得到一本书。按每人一本计算,就有52本书。还有14名同学得了2本,也就是说,他们每人多得一本,14名同学一共多14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