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开始找工作那天起,小张就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然而很多单位都在招聘条件栏里注明“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字样,投出去的简历经常时沉大海,打电话或登门求职时被拒绝的理由更直截了当:“我们不要应届毕业生”。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小张非常希望能够加盟心仪已久的传媒行业。在报纸上看到“首届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人才招聘洽谈会”的消息,小张专程从吉林来到北京,然而一进北京展览馆大厅,所有单位都强调“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招聘条件,顿时让小张的心凉了半截……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和劳动力市场(含人才市场)上,外企的招聘启事上几乎都写明这样一条:“需2年或3年以上_工作经验”。给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门坎”。那么,为什么外企招聘员工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呢‘Z一位外企的人事主管道出了个中缘由:外企是以最低的投人取得最高的利润为经营目标,十分注意降低人工成本。招收有2—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是因他们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企业不需要投入培训费用,招聘来立即就能派用场。劳动部门分析认为,外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中专生自有其道理。…  相似文献   

3.
纵观当今职场,不管是招聘现场还是招聘广告,“有从事某某工作经验两年(或三年)以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等字样屡见不鲜,使不少应届职校生求职时连简历都投不进去,别说是面试了。职场这一残酷的现实迫使在校生们未雨绸缪,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恶补没有工作经验这根“软肋”。然而,由于方法不当,往往事与愿违;有些甚至在以后的求职中还起负作用。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广‘大在校生们的关注。那么,在校生应当怎样积累工作经验呢?  相似文献   

4.
1、凡事不要先断定结果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 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职员的启事,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其中。应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排在前面的几位应聘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媒体的招聘启事和市场内电子屏幕招聘信息上,用人单位特别是外资企业招聘人员往往都规定这样一个条件:"有X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就将许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大中专和职校毕业生拒之门外.其实,用人单位这一招聘条件有点绝对化了,招聘用人不必都要有工作经验,录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很多方面,没有工作经验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难点。现在在媒体上公布的招聘信息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几个字随处可见。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中,约有三分之二明确要求求职者必须具有1至3年的工作经验,不少企业还要求这种“工作经验”必须与应聘岗位对口。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掀起了一股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潮,企业大学的数量不断飙升。有数据显示,2008年之后,中国的企业大学以每年新开236所、平均每天1-2所的速度在递增,2013年时其数量已超过2000所。发展速度如此之快,造成企业大学校长的极度短缺。有的企业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刊登“高薪招聘企业大学校长”的招聘信息,有的企业找到有相关人脉的人士介绍企业大学校长,有的企业甚至出百万高薪去别家企业“挖人”……  相似文献   

8.
综合素质比工作经验更重要仔细琢磨某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所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显然,这些企业是希望所招聘的人能够立马胜任工作。毫不客气地说,这是阻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一种陈旧观念,因为它只是关注人的现在,却忽视了人的未来。“工作经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  相似文献   

9.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告示,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求职大军之列。招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求职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门外的应聘者一听,呼啦一下走了不少人。他也不符合应聘条件,可他没走。不久,又有几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年龄要25周岁以上!”应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后面的应聘者问:“看你25不到吧?”他点头。那人又道:“…  相似文献   

10.
点评:仔细琢磨琢磨某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所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显然,这些企业是希望所招聘的人能够立马胜任工作。毫不客气地说,这是阻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一种陈旧观念,因为它只是关注人的现在,却忽视了人的未来。“工作经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其实,“工作经验”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工作顺利开展,也可以使工作处于按部就班的停滞状态,难以更上一层楼。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人的“工作经验”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11.
综合素质比工作经验更重要点评 仔细琢磨某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所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显然,这些企业是希望所招聘的人能够立马胜任工作。毫不客气地说,这是阻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一种陈旧观念,因为它只是关注人的现在,却忽视了人的未来。“工作经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  相似文献   

12.
一、综合素质比工作经验更重要点评:仔细琢磨琢磨某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所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显然,这些企业是希望所招聘的人能够立马胜任工作。毫不客气地说,这是阻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一种陈旧观念,因为它只是关注人的现在,却忽视了人的未来。“工作经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其实,“工作经验”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工作顺利开展,也可以使工作处于按部就班的停滞状态,难以更上一层楼。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人的“工…  相似文献   

13.
点评:仔细琢磨琢磨某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所招聘的人必须具备“工作经验”.显然,这些企业是希望所招聘的人能够立马胜任工作。毫不客气地说,这是阻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一种陈旧观念,因为它只是关注人的现在,却忽视了人的未来。“工作经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尤其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中国高校在教师招聘工作方面经验甚少,存在着招聘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招聘程序陈旧、招聘渠道过于单一以及对应聘者的考核不全面等问题,长期阻碍了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相比之下,美国高教的繁荣与之完善的教师招聘系统密不可分。面对中国高校教师招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唯有善于参考和适当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招聘中的成功经验,做好招聘前充足的分析和准备、招聘渠道的合理选择和结合、招聘中的全面考核等工作,才能保证中国高校教师招聘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林杨 《留学生》2010,(10):40-41
“优之才”创建于2007年,公司由具有丰富招聘经验和管理经验的顾问团队组成。“优之才”开拓了猎头服务的专业方法,并有效地帮助国内和国际组织实现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策略以及财务咨询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82年7月,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为了拥有教书育人的“一桶水”,开始了寒窗苦读。 待我毕业参加工作时,那和我同学的村支书的儿子已有了4年“教龄”。由于当时教师缺编,各地招聘教师的自由性大,一度形成只看后门不看素质的局面。如此“招聘”刚过一年,某地4个乡镇连续出了“×老师揪掉学生左耳朵”、“×老师拧断学生右胳膊”等“漏子”。那4名受处分“教师”都是“清一色”开后门招来的“散兵游勇”。而有的媒体却无视这些,一句“老师怎么了?”将所有问  相似文献   

17.
在各个人才市场的招聘栏中,80%以上的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这样的招聘要求无疑大大地削弱了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近日,笔者走访了去年此时正在人才市场搏击,而今年此时已在各个岗位上操刀的三位应届毕业生。相信他们的就业故事,一定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完美的人选     
欧洲一家跨国公司在韩国招聘一名总经理。招聘办公室经过层层筛选。许多应聘者都被杀了个“人仰马翻”.纷纷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3人“劫后余生”。又经过几番“角逐”,此3人都非常优秀,各方面能力都是不分伯仲。这下.招聘办公室可犯了难.总部明明指定只招聘1名总经理.面对如此情况.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现在只要是有招聘,就要求应聘者有大学学历。像我这种只有中专毕业文凭的女孩子就全凭运气了。在人才市场里,我注意到一家服装集团公司的市场推广部要招5名市场调研员。基本要求是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于是鼓足勇气,和  相似文献   

20.
只要你认为你有才华,就不要怕推销自己!一个朋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是两年前,河北某知名广告公司招聘“企划文案”人员,要求是硕士学历、两年以上经验。由于当时失业近一个月,原本不符合条件的我在生存的压力下,在看到招聘信息后便抱上一大叠应聘材料和证书前去应聘。但当我赶到这家公司时,所有应聘者的初试已经结束,任凭我好话说尽,接待人员仍很委婉地把我打发了。前几次求职失败使我对自己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失去了信心,只觉得生活的无奈与无助。从公司出来,望着公司的铜字标牌在阳光下灼灼生辉,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难道我就这样甘心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