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的惊人程度是众所周知的,目前新建一个校园网其速度肯定要做到1000Mbps.但对于目前具有百兆校园网的学校来说,要将其升级改造为千兆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天津市耀华中学是一所知名学校,也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国先进学校,我校于1998年建造了天津市第一家百兆校园网,经过几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利用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网从1995年开始建立,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校园网已经基本覆盖全校所有的楼宇,学校总出口达千兆。校园网服务范围为除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宿舍外的其他所有楼宇。学校采用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无线采用802.11b/g自适应AP。目前网络设计的原则是,每20平方米一个  相似文献   

3.
1997年,天津市耀华中学建成了全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学校园网。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校园网改造升级,将我校的校园网改造为千兆校园网,百兆到桌面。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校园网建设热潮延续至今,掐指一算已有十多年。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校园网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之相对应,校园网主干带宽升级的脚步也未曾停止过。校园网主干带宽走过了从百兆到千兆再到万兆的轨迹,校园网接入带宽也从64K、2M发展到现在的千兆甚至双千兆。最近,北京大学校园网出口的外部访问流量已经超过双千兆,面临再次升级的需求。2002年万兆刚出现时,成本居高不下,那时我就主张大家一定要理性面对升级,不要盲目攀比,是否升万兆一定要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一定要将升级和校园网…  相似文献   

5.
盐城师范学院作为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始终把建设信息化校园作为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努力之下盐城师范学院干兆校园网巳初具规模。我们先后完成了校园网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使得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完成了从原来的64Kbps的DDN专线接人校内10M主干网到目前155M光纤接人干兆主干网百兆到桌面的网络改造。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便利的学习环境,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我们又计划在年内完成学生公寓、教师宿舍联网。我们的目标是把学校南区和北区的学生公寓、教师宿舍连起来组建一个干兆主干的宿舍子网。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的建设与规划,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03年,经过6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建成主干千兆、桌面百兆的校园网络。校内教师计算机共260多台,学生网络计算机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60余间,现代化的课堂实录教室1间,网络中心1个。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为校园网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已成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促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夯实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的规模、配置、连接点以及覆盖面都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设施设备完善.学校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采用交换式1000M快速以太网技术.以光纤到校连接主控中心,从教学楼的主控中心开始,主干网采用千兆连接,百兆交换到桌面,将全校各个课室以及功能场室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贯穿全校的1000M主干高速网络.同时,学校现有多台服务器,为学校提供WEB、FTP、VOD、DHCP、OA系统、防毒系统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千兆光纤主干、校园网百兆交换到桌面,全区60%以上的学校已建成校园网,今年9月将完成全区所有学校校园网建设,实现宽带“校校通”工程。小学三年级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深圳市罗湖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西安交通大学于1994年开始校园网的建设,是国内最早接入互联网的高校之一。经过20年多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大、管理良好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在国内高校处于较高的水平。共完成光纤铺设94公里,校园联网机器超过50000台,网络出口带宽2.5GB。2013年,通过国家CNGI项目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子项目的建设,学校校园网已经为万兆主干互联、千兆到楼、百兆交换到桌面,覆盖了所有的教学区域、学生宿舍、3个附属医院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一、校园网建设的目的性、方向性  校园网的建设要有前瞻性 ,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 ,力求主干线是 10 0 0兆 ,局部主干 10 0兆、连接终端为10兆以太网。这样配置 ,可以满足校园网的教育、教学功能。校园网上交互传送的信息基本是图像、声音、录像等数字、视频信息 ,其带宽要求高 ,一般的 10M、10 0M网并不适合学校使用 ,必须达到 10 0 0M网或10 0 0M主干的 10 0M网才适用 (或以交换机联接的10 0M网 )。  校园网的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 ,它的目标是为学校现代教学、管理、学习、通讯及信息交流服务。校园网必须做到“教…  相似文献   

11.
一、项目的建设背景盐城师范学院作为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始终把建设信息化校园作为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努力之下盐城师范学院千兆校园网已初具规模。我们先后完成了校园网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使得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完成了从原来的64Kbps的DDN专线接入校内10M主干网到目前155M光纤接入干兆主干网百兆到桌面的网络改造。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改善学生的学习条  相似文献   

12.
万兆在校园网井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还在讨论网络速度的提升,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变化的时候,万兆以太网技术的势力已经慢慢渗透到高校校园网中。在众多高校的校园网改造计划当中,能否支持万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考量标准。目前在笔者所接触到的十几所全国重点高校,都已经在两年前,开  相似文献   

13.
山西阳泉教育城域网是由阳泉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与各区县学校局域网共同组建的、以覆盖整个阳泉市为目标的大型集中式计算机网络系统。该城域网实现千兆到县区,百兆到学校,绑定两个千兆线路到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网络结构。第一期工程将150所学校分批建成高标准校园网,以光  相似文献   

14.
《绥化学院学报》2013,(3):1+161
绥化学院校园网始建于2003年,为解决师生员工网络使用需求问题,2012年学校对校园网进行了整体改造,现已建成性能优良、安全稳定、结构合理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实现了万兆核心汇聚、千兆楼宇、百兆桌面的网络体系结构。核心、汇聚、接入交换机之间以光缆为载体进行校园网内的数据传输。二个千兆光纤出口,较好的满足了教职员工的上网使用需求,并实现了与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信息互联。网络节点近8000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或为了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在短短十年内取得了惊人成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千兆骨干,百兆桌面“校园网,接入因特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自1996年10月用微波设备以126K带宽接入CERNET华北节点到2006年的十年时间中,校园网经过两次大规模建设升级,发展迅猛。建立了万兆核心、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基础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7.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所披露的情况,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通过对315所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已建校园网的高校占92.7%,正在建设的高校占6.6%,计划建网的高校占0.6%。这就是说,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校园网,只有少数高职院校,民办高校还未建立。在本次调查的315所高校中,拥有1000M主干带宽的高校占64.9%,已成为主流,部分综合大学和理工类院校已经升级到万兆校园网,百兆校园网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另外,综合类高校接入校园网的计…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几年建设与发展,南昌大学已建成连接五个校区,覆盖全部教学区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80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网络服务.目前正在进行校园网主干万兆升级工程.在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时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回归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本源.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是地处江苏南部的一个地级城市。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559所,近三年新增教学用计算机2万多台,"生机比"从35:1降至14:1,学校计算机教室新增349个,校园网增加了274个,有专线接入的校园网315个,学校上网率已经达到100%(含拔号上网),网络设施已经达到"千M到社区,百M到大楼"的水平,各地各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家、省和常州市规划指标的要求。为了适应"数字常州"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  相似文献   

20.
《天津教育》2011,(10):F0004-F0004
创建于1960年的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是天津地区一所知名学校。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2001年,被确定为首批市级高中示范校;曾获得中国中学名校、天津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百余项市级及其以上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