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省级党报伸向各地的触角,驻地记站一直担负着采写当地新闻的重任。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多由驻地记传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驻地记用新闻报道构筑了人们对某一地区的认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驻地记应该认识到,唱响当地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新闻报道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鼓与吹,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驻地记者。本文是指省级媒体派驻在各地市的记者。驻地记者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任务就是采写报道所驻地市的新闻,而所驻地市党委、政府对驻地记者的工作要求也主要是希望他们向全国、全省报道所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以便扩大所驻地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驻地记者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是采写报道当地各类新闻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王前喜、邹俊报道:3月,新疆军区某部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使该部42名新闻报道骨干的新闻采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培训期间,该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方法和思路把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培训班邀请军内外媒体的编辑记者为新闻报道骨干们讲授了相关的新闻业务知识,同时组织新闻报道骨干们到驻地报社进行参观见学活动,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一篇稿件从寄出到见报的程序。培训中,他们还组织新闻报道骨干深入到基层连队的班排和训练场进行实地采访。这次培训,富有成果。新闻报道骨干在培训期间采写的10篇(幅)稿件先…  相似文献   

4.
视觉新闻,顾名思义就是靠记者的视觉去发现、捕捉新闻。穆青同志曾经多次强调指出:记者要重视视觉新闻,更多更好地采写视觉新闻。无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视觉新闻一向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倡记者多采写视觉新闻,应当成为我们新闻  相似文献   

5.
强调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并不是新闻纯属政治宣传.如果将自认为正确的思想观点如穿靴戴帽一样强加到新闻的事实中去,必然产生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如去年全国上下揭批法轮功的危害时,某市有一记者把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死亡,说成是修炼法轮功所致,在当地产生了负面影响.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宣传工作不可动摇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瑾 《新闻界》2008,(1):157-158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早年我在浙江西部的一家县级党报当记者,2008年成为《中国环境报》一名驻地记者。作为一名国家级专业媒体记者,我总想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恰巧这一年开始,《中国环境报》开展风格年活动,鼓励驻地记者采写提问式深度报道,我就将此作为主攻重点,相关报道近几年来获得一定好评。回顾几年来采写提问报道的体会,我大致经历了"提不了问题、问不到点上和向善于提问努力"三个过程。提不了问题开始采写提问式报道,还真的一下让我迷惘了——不会提问!因为没有这方面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县级党报当记者的时候,跑的是领导会议线,到了现场就有领导讲话稿、背景资料、新闻通稿等,几乎不用采访,就可做成一  相似文献   

9.
县报记者身处基层,这对深入群众,及时捕促新闻,显然是十分有利的。可是近年来,我们有些记者身在基层,却并未深入基层,反映在报道上“死鱼多,活鱼少”,或者“雨打阴地,富裕地区倾盆大雨,贫困山区不见毛毛雨。”新闻报道工作中脱离实际和不平衡的现象,集中反映了记者采写作风上存在  相似文献   

10.
新闻必须真实,这对每个记者来说,已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然而,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要做到自己采写的每篇新闻都完全真实,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采访来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决定新闻报道会不会失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苏波 《新闻世界》2011,(7):38-39
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记者占据着主导地位,记者情绪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新闻活动的开展,所以新闻采写要做到不偏不倚,记者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要增强移情和应变能力,把握好采访表情,发挥主动精神,让新闻报道做到公正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记者部编辑的《采访与思考》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人民日报驻地记者2002年研究问题的新闻作品,作者在每篇之后附写了采写后记,诠释采写经过。研究问题,是人民日报记者的基本功。社领导多次要求人民日报的驻地记者加强调查研究,多思考、研究一些问题,努力成为研究型记者。2002年,人民日报驻地记者深入实际,扎实采访,认真研究问题,写出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文采斐然的报道。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采访与思考》@吉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军区某部高炮团针对基层报道员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不会引问,不会记录,不会抓重点等问题,采取请驻地报社记者讲课、同题采写会诊、采访答辩会等形式,提高报道员的采写能力,效果显著。(王希明)凸今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人武部针对新闻报道工作比较弱的情况,采取的措施一是要求负责通讯报道工作的人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二是定期举办新闻知识讲座;三是设立新闻报道工作专项奖励基金,充分调动报道人员的积极性。(张书先、刘圣刚)O济南军区某团重视培养喜爱新闻报道的军嫂,3年来这个团培养的12名军嫂都独立在报刊、电…  相似文献   

14.
做为一名记者,特别是驻地记者,不管你是否愿意都会遇上各个部门、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各种内容的会议。笔者以为,如果抱着了解情况、发现线索和采写有价值新闻的目的,就少有不值得参加的会议,只要你的时间允许。因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会议是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会议新闻做为动态新闻的一种,是新闻报道中基本和常用的形式之一。做为一名记者,如果角度选得好,善于挖掘有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如今,“新闻故事化”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采写中。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年轻的记者经常困惑于如何更多的采访到新闻、更多地刊发出精品新闻。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公安边防部队新闻报道工作特点,紧紧围绕具备"敏锐的眼睛、勤劳的双腿、求异的大脑"三个方面,论述了年轻记者采写新闻的三方面要素,即要具有发现新闻的敏感性、坚持深入一线采访的必要性和采写新闻的独特性,并就如何培养这三方面要素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三是‘版面观念’。现在记者写东西,摆在  相似文献   

18.
看了《采写工业新闻的甘苦》一文(见《新闻战线》今年第一期),深有同感。我认为记者采写工业新闻产生苦恼,很突出的一个原因是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矛盾。往往记者花了很大精力采写的一些工业新闻,有很强的指导性,而读者却不爱看,反应冷淡。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工业生产建设中心议题是改革。我们采写工业新闻时,就要挖掘各行各业进行改革的最新信息,通过对这些最新信息的宣传,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的工业新闻,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大读者也会喜闻乐看。解决采写工业新闻的苦恼,还有个如何写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区县报的记者们都十分注重新闻报道的写作,采写了大量鲜活、生动、深刻的新闻稿件。但在区县报上,既有针对性又有可读性和前瞻性的新闻评论并不多见。其实,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两种基本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习写作新闻评论,对于区县报记者思  相似文献   

20.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