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通过对意外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实验时常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始料不及的“意外”结果,当学生迷惑不解时,若教师还是采用搪塞或迥避的态度,这样势必失去一次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良机.反之,若教师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意外结果以及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适应教师角色具体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实践“素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素质化”教学将教育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和“个人化”,使之转变成支撑学生教师专业成长和满足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的教育学理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非知识性教师素质。当然。“素质化”教学必须以“生命化”教学为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念确立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践活动课中的重要内容,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思维素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若不及时作合理解释,势必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影响后续教学的质量。因此,面对实验异常现象,教师不能一带而过,更不能置之不理,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民把教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提高,工作才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金滨 《教书育人》2002,(10):34-35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高校教师必须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素质优化,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与桥梁,而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对人的整体的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全面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教师素质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关键在于教师。音乐教师是学校美育的实施者,对于学生,则是美的传播者、开发者、诱导者。音乐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美教育的成效。“名师出高徒”,“素质高的教师方能教出素质高的学生”。反过来,音乐教师本身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必难指望学生审美水平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新时代的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析了学为人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行为世范的思想道德素质,点石成金的教育创新素质,春风化雨的个性心理素质是构成教师素质的基本物质,阐述了教师素质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蓝图;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记录着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的理解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重新梳理加工和重新“编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素质”与“减负”的关系如何?应当说是非常密切和直接的。因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的培养。在这里,“素质”与“减负”是互为对应、密不可分的。在学校里,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第一人,掌握着学生课业负担轻与重的大权。因此,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当务之急。 高素质的教师,不会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在“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自我的独立意识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连基本的…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的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商品化”、“功利化”的思想道德和腐朽的“师德尊严”思想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 ,急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程邦华 《教育文汇》2014,(11):39-40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物理这门课,一听就懂,一考就糟”。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不认真听,知识掌握不牢固然是一方面,而教师也应找一下自已的原因。本文从教师角度,分析一些出现该“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关键取决于“两课”教师的素质。“两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两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即要不断强化教师基本素质当  相似文献   

13.
化学密信实验作为探究活动,在实验中出现了“打印纸本身变为蓝色”和“碘酒在打印纸上变为黑色”两个异常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确定异常现象的原因是打印纸本身表层涂有淀粉,以及水分的影响使实验产生异常现象.实验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活动的组成,除考虑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外,还必须考虑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使用状况来进行评判的。我们对教学质量应有新的理解和要求。本文从边远地区高校的生源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了教学质量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并根据边远地区高校的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师学习的机会很多,如学历进修、各种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会、教研活动、科研课题等等,都是学习的机会,此外,还有自学。但是,学习效果总的来说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非素质型”学习造成的。 我们把教师学习分成“素质型学习”和“非素质型学习”两大类。教师的素质型学习是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学习,它的落脚点是超越自我。教师的非素质型学习则不是想“超越自我”,而是想“完成任务”、“管住学生”。据笔者分析,教师的非素质型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Adrian Underhill曾区分过三种类型的教师:“讲师”、“教师”、“导师”。“讲师”只懂专业知识而不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熟悉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导师”除了熟悉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外,还时刻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情感进行教学。“导师”除了具备“讲师”和“教师”的素质外,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我国医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入手,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为出发点,指出“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学”双赢,对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生学习的激发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升华学生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在高考复习中的读书、讲解、归纳、训练四环节中将“学导式”教学法加以运用,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认识和改进自然教学呢?1.提高教师素质素质教育是靠教师去完成的。自然教师的素质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个性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合格的自然教师,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通过“自学”提高自然学科的修养及教育教学水平;再次,是强化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勤奋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向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把自然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2.变“演员”为“导演”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  相似文献   

20.
“卓越课堂”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认真学习“卓越课堂”计划精神,贯彻“卓越课堂”计划要求,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本文对“卓越课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