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锡林郭勒盟地区2010年度主要异常气象要素和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分析回顾,发现全盟主要异常气候是:气象要素值出现极值或居极值前10位的明显偏多,冬、春季持续低温时间长、冬季低温日数多,并遭受雪灾、强沙尘暴、暴风雪、强寒潮侵袭;夏季气温异常偏高和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冬、春季降水量异常偏多,夏季异常偏少。而且低温雪灾、高温特大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和各方面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农牧业受到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雷电灾害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造成的损失及其基本特征.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雷电灾害高发区,中心位置位于广州东北的从化和增城区,整个珠江三角洲为一个雷电发生高值区,同样的土地面积上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该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的6%左右,最高年份可达9.25%,该地区雷电灾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全省1.46%的平均水平.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每年因雷电灾害损失都在5 000×104元以上;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地域有较大差异,但与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区域经济总量关系密切,每年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与雷电发生的次数、该地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分别在0.9和0.8以上,总相关程度达到了0.9665.  相似文献   

3.
针对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主要讨论三种气象灾害:旱灾、风冷灾害、雪灾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新特点,并为牧区防灾减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藏大风分布特征及风灾区域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是我国大风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大风造成的危害虽不及干旱、雪灾等气象灾害严重,但对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对西藏各地大风观测资料及历史风灾情报进行详尽分析,发现我区大风具有: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季节性强,日变化显著等特点;大风造成的危害与风速、持续时间及植被分布密切相关;我区从东南到西北基本可划分为四个风灾等级区域。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2004年度西藏气候特征和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条件和全区因干旱、洪灾、冰雹、雪灾等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6.
海西地区2004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连续3次降雪,造成海西东部地区雪灾,本文从造成这次雪灾的环流特征、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1月中旬末的中到大雪为雪灾形成创造了条件,之后气温下降并且长时间维持0℃以下的低温是形成灾害的关键,初步总结出了海西东部地区中到大雪天气预报的一些指标和雪灾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以万计。为了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雷电灾害的预警,另一方面要通过对雷电可能造成或已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和评估,确定雷电灾害的高风险区域,合理设计雷电防护措施。由于那曲地区海拔较高,天气系统复杂,属于高雷暴区(雷暴日数为83.6d/a),广泛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对那曲地区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影响因子、存在的问题及建立科学化的评估体系进行介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探讨性建议,以统筹指导防雷工作,提高防雷工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变电所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威 《内江科技》2006,27(5):153-153
变电所是电能输配的重要环节,一旦遭受雷击,极易造成大范围停电,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着重就变电所如何进行雷电防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电解车间由于设计、建设时间较早,原有雷电防护设计存在缺陷、雷电防护装置长时间运行,造成雷电防护措施不完善,如引下线间距超标、未安装用于防护雷电波入侵和雷电感应的避雷器,高、低压线路间缺乏屏蔽等。经充分调研电解铝车间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特点,通过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的综合雷电保护技术对车间进行改造,完善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做好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降低了雷击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0.
雷电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每年受雷击灾害的影响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代防雷技术在预防和控制雷电灾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的使雷电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本文结合河南省辰溪县防雷工作的实践,在正确认识雷电灾害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防雷技术的相关措施,并探讨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现代防雷技术能够切实的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