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改后的《婚姻法》是根据我国现实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展变化形势,结合国外婚姻家庭法律的立法实践,针对婚姻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的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在该法第46条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即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体现了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弱者和无过错方的法律保护,是我国婚姻法立法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2.
新《婚姻法》弱者保护功能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向来具有弱者保护功能。针对20年来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婚姻法》进行了修订。新《婚姻法》在弱者保护方面增加了内容,增强了力度。但由于新《婚姻法》只是阶段性立法措施,在弱者保护功能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此外,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实际与复杂性,《婚姻法》还可以再进行更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偈婚姻法的修改这样广泛地牵动国民的心。本文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谈了新《婚姻法》出台的必要性在于现行婚姻法的两大缺陷;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日益法制化;社会中的道德失落现象蔓延到婚姻家庭领域;婚姻家庭及其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之为调整对象的婚姻法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而突显出新《婚姻法》出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新《婚姻法》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保护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尊重个性、尊重人权及意思自治原则,弘扬了良好的道德价值,强化了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必将加强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推动我国社会和婚姻家庭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探讨——以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从国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有力地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各项权利。特别是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第4条中明确增设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规定条款,对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婚姻法》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婚姻法》首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此项制度的建立,对健全、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完善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稳定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海霞 《天中学刊》2012,27(6):41-44
反家庭暴力是实现婚姻家庭制度正义价值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对家庭成员人格权的一种消极的单项保护,促进家庭和谐才是反家庭暴力的最终目的。制定《家庭和谐促进法》更符合婚姻家庭的本质特点,立法名称更恰当,立法内容上有利于全面规范婚姻家庭关系,弥补我国婚姻法的不足,立法思路上以疏导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比单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更科学。因此,应当以《家庭和谐促进法》取代学者倡议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修改的《婚姻法》中探望权的规定,实际为《民法通则》监护权制度相关内容的明确,其性质为权利义务的结合,而不是法律所明定的一项“新权利”。故父母不仅有探望的权利,也有探望的义务,孩子也享有探望权。考究其立法目的,应扩大享有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但探望权的本质为父或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其实现属于道德调整的内容,法律在此止步。对探望权行使的障碍可依法进行排除。为了子女的利益,一方可依法中止另一方在一定期间内行使探望权,但必须具备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并不得滥用中止探望权。  相似文献   

9.
新《婚姻法》及两个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以来,为规范我国婚姻家庭关系起到较大积极推进作用,然而,法律规范与现实生活总会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拟从找出现实问题与法律规范差距的角度,对婚姻法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行法律规范的差距,同时提出修改现行婚姻法律规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行《婚姻法》及相关诉讼法中均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监督的具体内容,缺乏法律监督,尤其是检察监督,使《婚姻法》在贯彻执行中的弊端日益明显。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民事检察监督机制,对《婚姻法》的民事检察监督要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成功经验,修改《婚姻法》时,在“结婚制度”一章中增补婚姻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婚姻关系中,由于性自主权与同居义务发生冲突导致了女性的性权利在我国《婚姻法》中缺乏保护。在私法视野下审视婚内强奸行为可以发现其既具有违约性也具有侵权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中的性权利,应当完善《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救济措施。与此同时,正在制定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也应当明确规定夫妻的权利义务和夫妻间侵权赔偿的相关规定并设置别居制度,尽而更好地保护夫妻间的婚内性权利。  相似文献   

12.
1950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对传统的婚姻制度和观念冲击甚大,尤其是家庭关系方面,具体体现在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诸多方面,随着《婚姻法》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实施,使得这些家庭关系开始重构,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也随之确立。  相似文献   

13.
《婚姻法》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仅限于无过错配偶,其民事责任的构成须同时具备有法定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有主观过错四个要件。如何确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不仅关系到如何运用这一法定权利,而且关系到损害赔偿的结果。针对目前学界的观点,本文就离婚损害赔偿的这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对新中国家庭关系的影响,论证了《婚姻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关于房屋权属的规定,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解释的实施,人们的择偶观、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应当正确看待《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效力、实施与作用,司法解释的适用应建立在正确、全面把握《婚姻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婚姻当事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认真、严肃地对待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婚姻法》修正案在道德上具有倡导性,在法律上具有宣言性,在倡导幸福家庭新风尚、完善夫妻财产制度、禁止家庭暴力等方面作出修改和补充,对培养公民良好的婚姻家庭道德情操,扭转错误的婚姻家庭观念,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欧阳御贤 《华章》2007,(4):96-97
贯彻《婚姻法》运动是党和政府处理婚姻家庭问题的一场大规模群众运动.本文试图考察贯彻《婚姻法》运动的原因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运动的效果并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夫妻财产约定是2001年新修改的《婚姻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准确地把握这项制度,是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基础,对于稳定家庭、稳定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探视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婚姻法》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制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探视权制度。此规定填补了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空白 ,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 ,夫妻离婚后探视子女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 ,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探视权制度的规定上显现出一些缺陷 ,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存在很多困难。因此 ,就探视权纠份案件出现的一些问题 ,应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中探视权制度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20.
诉讼离婚标准作为准予不准予离婚的法定界限,是判决离婚制度的核心。1980年《婚姻法》表明我国离婚立法采彻底的破裂主义原则并且用单一概括主义方式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离婚法定标准。修改后的《婚姻法》在离婚法定标准的表述上采取了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相结合的例示主义,使我国的离婚标准立法得到完善,但仍未到位,仍有缺憾。值此民法典婚姻家庭制定之际,本文建议把判决离婚标准界定为“婚姻关系破裂”并且在具体列举离婚理由时适当扩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