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主体及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是改造和认识客体的活动者。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常讲的主体是相对于客体的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们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本质特性,就是它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群体性。正是主体自身所具有的这些本质特性,所以它在认识活动中客观上起着主导性作用。认识活动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主体之外,还有客体、社会实践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的认识过程。主体的主导作用就是在这些因素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在使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着手研究,先要确定研究的客体及对象。 客体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客观现实的一部分,它在一定阶段是人——社会的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对象。认识对象是有经验记载的、列入人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按既定目的加以研究的客体的各个侧面、特性和关系。随着对客体的认识的发展,会展现出客体的一些新的侧面,这些侧面就会成为认识对象。所以,研究对象是比研究客体更小的一个概念。对象是客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一个成分。例如,研究客体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而研究对象则只能是教学方法(教学过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由于科学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要通过认识工具和客体打交道,因而直接的认识对象常常是书籍、声音、图象,而不是现实客体。主体通过这些信息符号去认识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由此可见,认识具有间接性。间接认识可以使主体在短期内接受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客体的认识程度,扩大对客体的认识范围,同时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物理学方法的含义;给出了几种特殊的物理学方法;分析了物理学方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物理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物理学知识的发展和物理学方法的发展是同步的。没有物理学方法的发展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在物理学的发展上做出重大贡献,除了当时的生产和物理学实验条件外,还与他们发现并正确运用合适的物理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新的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及对物理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来实现的。物理学方法对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来说,是纽带、桥梁、中介、阶梯。  相似文献   

6.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7.
一、调整思维结构的必要性学习心理学认为,数学科学结构(学习活动的客体)和认知结构(学习活动的主体)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数学思维结构。而认知结构学认为:当每一种新知识出现时,学者首先是用旧的认知结构(图式)对其进行解释与吸收(同化),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之中,当原有认知结构不能解释,不能容纳新知识时,则内部系统及时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改组、扩大(顺应),使之足以包摄新的知识,达到新的平衡。高等数学在知识和思维方法上冲破了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的固有差别的束缚,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研究变量,研究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事物间的相互转化。较初等数学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论主体活动的要素和机制杜秀娟主体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工具作用于客体,获得自由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目的、工具、客体、结果等一系列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因此,要研究主体活动就必须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自主地使用自身的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影响客体和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性质。主体性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调整主体的认识结构,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是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关键。解放思想的实质是不断更新观念和转变思维方式。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是解放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在哲学认识论的探讨中存在着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为使讨论深入,有必要进一步对主、客体问题及其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面深入的探讨。 一、主体和客体的科学规定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改造客体活动的人,包括个人、集团和整个人类。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必须把“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第4卷,第237页)。在哲学史上,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了对主体的理解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