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重"文"还是重"言",仍然是文言文教学纷争的焦点。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笔者认为无论是面对高考,还是面对新课程素质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基础,以"言"为本,追求"言"与"文"的和谐统一。具体地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扫除"言"的障碍;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逐步解决"言"的问题;反复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纷争的重“文”还是重“言”问题,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已经失去了方向。到底怎样的课堂教学是好的教学,由此,难免在学科性质教学模式等方面造成没完没了的争论。以致无法寻找到当前文言文教学谜团重重、效率低下的真正根源,也无法寻找到清除萦绕在一线教师脑海里面对高考压力与素质教育冲突的“困惑”和“尴尬”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又如何发挥文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带着种种问题,2006年金秋时节,第八届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就“追求文与言的和谐”这一主题,在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展开研讨,共同为文言文教学之路寻找出口,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又如何发挥文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带着种种问题,2006年金秋时节,第八届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就“追求文与言的和谐”这一主题,在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展开研讨,共同为文言文教学之路寻找出口,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在于“言”、“文”分离.要么重“言”轻“文”.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弃“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是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背景: 实践的层面上考察.文言文教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言”和“文”的关系:“言”主要指字词句。“文”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主要教“言”还是“文”?从“言”入手带起“文”的教学.还是从“文”入手渗透“言”的落实?譬如阅读教学和应试指导的关系: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一律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旬式判断和简单的内容评析。有时候外加一点标点和默写。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把课文当成一篇血肉文章来教呢.还是当成一段应试材料来教?是教成古代汉语呢,还是教成文言写成的文章?再譬如文言文教学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文学)形式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言”轻“文”,甚至唯“言”弃“文”,这是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弊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应当“言“”文”并重,才能讲活文言文。  相似文献   

8.
黄丽琼 《师道》2014,(7):50-51
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如何处理“言”与“文”的问题。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在教学中体现为字音、字义、语法、翻译等。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言”与“文”孰轻孰重?过去是唯“言”论,有观点认为这是应试教育的体现。现在随着教改的深入、人文主义的凸现。重“文”轻“言”论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甚至出现了唯“文”废“言”的观点。文言文教学果真能轻“言”甚至废“言”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燕 《文教资料》2014,(12):47-48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传统的重“言”轻“文”的教学模式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弊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与“言”和谐统一呢?作者从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蕴含的美、进行自我解读和借助写作带动文言文教学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楼宇 《学语文》2021,(1):84-86
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强调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的基础上,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多维度教学内容的整合。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历史情境、审美心理情境等学习情境的建构,形成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形成文言文学习的认知图式。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真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在语言的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又如何发挥文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带着种种问题,2006年金秋时节,第八届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就"追求文与言的和谐"这一主题,在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展开研讨,共同为文言文教学之路寻找出口,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来看,为了应对各类考试,大部分教师似乎重“言”胜过重“文”,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地重视对“文言知识”的讲授和总结,甚至有些文言文教学从未涉及到文本的细部,笼统地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就算是把一篇文章教完了。文本的教学价值千差万别,如果都按照翻译——串讲——总结这样的模式,那么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低效化,所以要充分释放出文言文本的教学价值,就要立足于对文言文的语言的品析与鉴赏,在字里行间品读出文言文的言语意味,形成对文言文的独特的语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言与文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是有言无文,逐字逐句翻译,字句落实;第二是只文不言,关注文中的情感、价值观以及人文内涵,无度拓展,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架空了语言根基,破坏了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韵味和魅力:第三是僵化言与文的关系,教学中“简单地将两者撕裂开来,先言后文,言归言,文归文”,看似言文兼重,实则其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在对言的理解中内在生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河中石兽》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的确比较长,理解起来必然会有一定的难度.由此,本课的教学是重“言”还是重“文”,就成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难点.就目前的文言文教学而言,通常有两种教法,一是重“言”轻“文”,一是重“文”轻“言”,但不管是哪种教法,结果往往都是授课时间冗长,教学效果不佳.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最先想到的突破办法是“文”“言”相通、以“文”促“言”和以“言”悟“文”.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感知文意,并在对“文”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关注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汇,然后再通过分析相关语句,探究课文所述哲理,最终努力达成课标要求,让学生能够对重点段落进行背诵.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中的“文”,是指文言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文言文中的“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在文言文中,“文”和“言”既是一对矛盾体,又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如果离开“言”,文章无从理解;离开“文”,“言”就成了没有生命的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文、言并重”,即通过文言文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又能让学生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语文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文言文教学陷入困境。主要问题在于耗时费力,无限度的加大容量;过于强调“字字落实”,要求学生弄通每个字词句;习惯于越“文”讲“言”,将言与文截然分开;只注重文言文知识的传授,忽略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17.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名篇.教学设计既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基点,又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依“言”助“文”,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读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教师过于重视古汉语知识灌输,一堂课下来,实际是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传授课,而忽略了文言文更为重要的“文”,重“言”轻“文”现象比比皆是。文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程式化,学生厌烦,教学低效。  相似文献   

19.
重新厘清"言"与"文"的概念,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恰当地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言"是文言文的根基,"文"是文言文的灵魂,应改变目前"重言轻文"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教学中,无论是因言释文,还是因文悟言,都是要做到"言""文"和谐统一,以提高文言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骆静波 《教师》2011,(4):38-38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高中语文教师争论的焦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两种现象,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浅谈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言""文"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