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技法指津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用法,既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是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全国各地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所考查的文言文词语涉及常用的典型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词语意义理解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考早已谢幕,盘点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可以捕捉到文言文教学信息。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文言语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语言的表达效果、文言知识拓展迁移。以知识点的设计就可明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文章的理解,而不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考查文言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实词,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和通假字的考查。我们应该明白:实词的积累很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意思的理解,是为理解文章服务的。特别是那些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障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如果帮助学生多积累,结合语境理解,长…  相似文献   

4.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必考的考点。2005年高考,16套试卷全部涉及。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点。一、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  相似文献   

5.
考点导航“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该实词的唯一的义项。高考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正是考查考生判断这“唯一”的能力。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如下主要内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单音词和双音词、词类活用等。范例点击  相似文献   

6.
纵览近十年的26份高考试卷,可以发现文言实词的考查重在“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这些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从形式上看,一是对加点实词的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下面就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特点作简要分析,以帮助广大考生采取有效的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专题(一) 【考点分析】《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它主要考查的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考查重点是《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在备考时,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实词及《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具有某种特殊现象的文言实词。  相似文献   

8.
一、命题趋势 综观近几年高考涉及的文言实词,可以看出主要考查的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 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要在这些常 见考查点上多下工夫。 一 古今异义 [知识精粹]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 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词义扩大。例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鸿  相似文献   

10.
一、考点描述1.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的考查。从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来看,无一例外的都有对文言实词意义理解的题目。特别是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方面的知识考查是一个重点。2.文言句义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理解的考查。句义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语境翻译所给出的重点句等。这些表现文章主旨、体现作者观点、结构上起勾连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 ,要在这些常见考查点上多下功夫。一、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同一个词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词义变化的基本途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例1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乃纵[反间]于燕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 而城中[鼓噪]从之D 燕军[扰乱]奔走此题考查古今异…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和命题方向。一、考查重点和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方向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有的年份也会偶尔涉及偏义复词和单音词的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搜集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此,笔者针对考点谈谈对文言实词复习的一点建议。首先,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全国高考命题秘书长张伟在文章《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中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考察文言虚词和实词实际上是对知识内容的…  相似文献   

15.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既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笔者归纳了五种方法,以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一)据形推义[名师点津]汉字大多为形声字或会意字,我们可根据字的形旁推断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17.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正正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是理解文言文内涵的关键。本文选取历年安徽高考试题,从文言文实词词义考查出发,列举考生实词理解错误的原因,进而概述考试中常用的实词词义分析的方法。一、高考文言实词词义考查考点分析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语文》中对文言文实词考查考点阐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是重点考查内容。考试中对实词的考查一般有两类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翻译  相似文献   

19.
<正>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既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笔者归纳了五种方法,以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一)据形推义[名师点津]汉字大多为形声字或会意字,我们可根据字的形旁推断词语的含义。如人教高中必修三《劝学》  相似文献   

20.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主要指教材规定的340个实词 ,这是考查的范围。即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 ,单音词和复音词 (联绵词、偏义复词 ) ,一词多义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常见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使动、意动、动词用做名词、名词用做形容词、名词用做状语等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多义的 ,那么如何依据“语境”选择含义 ,也就是“在文中的含义”了。这是考查学生运用积累的文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