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时评的复兴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时评热"的兴起及背景 在当今信息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意义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新闻解读的竞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尤其是作为快速评论的"新闻时评",在经历了以往相当时间的沉寂以后,又焕发生机,风起云涌.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收听广播、点开网页,时评四面开花,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2.
时下,不少媒体为适应新闻竞争需要,相继开通"新闻热线",这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但一个城市毕竟新闻资源有限,媒体获得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难.趋同的新闻选题,加上雷同甚至很陈旧的处理手法,使得不少新闻变得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3.
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渐成繁荣局面,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种健康的舆论生态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宽容度,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现实需求,大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不少报纸纷纷设立新闻评论版,强化新闻评论,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之上的新闻解读之争。三是一大批“理性、建设性”的新闻评论,从各自的视…  相似文献   

4.
正稍有新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是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之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对时效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抢发新闻"已成为媒体间竞争的日常活动。但各媒体在"抢发新闻"的同时,却可能忽视新闻的"生命线",导致演变成传播虚假新闻的结果。以2013年几家新闻媒体"抢发新闻"导致的虚假新闻为例。2013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大规模打击网络谣言的不法行为之际,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独家新闻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而同题新闻却越来越多.因此,媒体间比拼的无疑就是"钻石的切工"--怎样"切"、从哪个角度"切",如何"最大化"地"切",才会将"钻石原料"切出璀璨的"钻石"来.换言之,也就是要从同一素材中去开掘不同角度、展现不同细节、提供不同解读,从而满足媒体各自特定受众对信息和观点不断丰富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泛媒体时代,单纯的新闻播报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要。传统新闻媒体的功能必须从新闻传播向信息集成延伸。应用成熟的产业链理论发掘新闻特别是政经新闻的"深层矿藏",通过多维开发深化新闻价值,不仅将丰富新闻媒体形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将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商业媒体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现场声情并茂的展示,让观众"身临其境",无疑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现场,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要素。区别于时政报道和资讯类新闻,关注民生的社会新闻一定要注重"现场"的开发利用。谁能最大限度挖掘"新闻现场",谁就能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力席位。挖掘"新闻现场",SNG连线、3G连线,不可或缺,通过出镜记者的叙述,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置突发事件,引导舆论生态,不仅考验政府的应对能力,更是对各新闻媒体融合能力的全方位检阅。身处新闻竞争前沿,作为"尖刀班"的微媒体所呈现的"战绩",成为全媒体报道中受人关注的一环。抢"速度",占领舆论主阵地;拼"角度",抢占舆论制高点;有"温度",传递正向"蝴蝶效应"。而"微"媒体需要"全"流程支撑,配套机制设置为融合类报道护航。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当代新闻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到一个媒体、-个版面,小到一篇稿件,都要有"好点子".因为只有"好点子",才有好版面、好栏目、好文章;有了这"三好",才能提高报纸质量,赢得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志 《新闻知识》2007,(12):21-23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有所谓"独家新闻"之说,指新闻事件只为一家媒体所报道,读者只能从该媒体报道中获得对事件的了解,别无他途。显然,独家新闻的报道,须以没有其他媒体采写为前提。这在  相似文献   

11.
张菊样 《今传媒》2011,(11):31-3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各民族地区的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三贴近原则",应该是其适应新闻规律、市场规律的根本所在。笔者以为,加大民生新闻报道的力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提升对新闻的深度解读能力,是实践"三贴近"原则,提高民族地区党报信息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宁夏日报为例,以宁夏日报2010年读者问卷调查为依据,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冲突的表现 资讯时代,媒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个个都"削尖脑袋"去"出新".所以,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已不满足于"正常化",而是走向挖掘灾难事件中的"非常态"和边缘新闻的极端,陷入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解析气象新闻二十年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从而使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由当初无足轻重的服务性信息变成新闻媒体上重要的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王瑾 《记者摇篮》2008,(2):18-19
策划,是近几年搞新闻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如今媒体竞争非常激烈,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其实这种竞争说到底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取,用句时髦的话就是"眼球经济"——谁争取到了更多人的"目光",谁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把这些"原料"加工得"独树一帜",才能"抢眼",而它的关键在于新闻策划,也可以说编辑策划。编  相似文献   

15.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大战"已经成为媒体间的家常便饭,而要报道出有独特角度和思想的新闻报道就需要做好新闻策划。随之借着"新闻策划"名义的"新闻炒作"行为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一些媒体追求暂时眼球效益的有效手段。将"炒作"当成"策划",在导致新闻低俗化的同时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的不同1.尊重客观事实程度不同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新闻策划以客观新闻存在策划为前提条件,虽然在具体报道中可以发挥主  相似文献   

16.
正全媒体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媒体竞争越发激烈残酷。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权贵",还是网络、微博、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土豪",无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猛料",挖"独家",以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扩大受众群,这样就能在同城、同质媒体竞争中占据高地。然而,一些媒体过分重视新闻的"卖点",导致编发出的新闻稿件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的甚至出现了不实之处,严重的还存在着政治错误、导向问题。这些本可避免的失误给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教训是深刻的,也极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能源新闻发掘的"富矿区",更是各路媒体角逐能源新闻信息的"主战场",纸质新闻媒体如何在激烈的能源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呢·我想纸质新闻媒体首先要在体现见识中竞争第一解释力。解释力是传媒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解释权是传媒在重大报道中必须掌握  相似文献   

18.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2):77-78
“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需要专业媒体吗?”有人提出了疑问。实践证明,回答是肯定的。如今,一家媒体独家占有信息越来越难,独家报道的内涵也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同样的新闻事实,如何判断新闻价值,从什么样的坐标和角度考察新闻现象。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报道并呈现给受众,无不考量着新闻人的独家视角、独家分析、独家解读。面对媒体竞争,做有思想的新闻应成为人民日报报道高出一筹的基本途径。从共享的新闻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用有思想的深刻解读帮助国内外读者观察世界大势、关注中国发展。人民日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陈颂辉 《视听》2012,(5):30-32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当下,单纯依靠抢速度、抢独家已经无法从容应对媒体竞争新局面,而借助新闻叙述事实,依托评论传递观点,这种述评融合的方式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电视媒介正在从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向深层次的信息解读转化,如何加强新闻短评无疑是值得思考的。新闻评论一直被称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相比于纸质媒体,电视评论的实践历史则短得多。电视新闻的特点在于"短平快","小言论"  相似文献   

20.
“不缺信息缺观点,不缺新闻缺时评”,成了我国众多主流媒体面临的尴尬现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新闻解读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