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了"关系强度—合作模式—知识创造"的逻辑链条,研究企业间关系强度如何通过合作模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关系强度与合作模式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我国305家制造类企业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企业间关系强度对企业知识创造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股权式合作在关系强度与企业知识创造中起中介作用;股权式合作对企业知识创造的作用大于契约式合作;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合作模式间的关系。其中,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股权式合作模式间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契约式合作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汤建影 《科研管理》2012,33(9):40-46
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获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研发成本、技术不确定性、技术距离、技术生命周期等变量对民营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基于245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者技术处于生命周期的中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内部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或不确定性较高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合作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不确定性较低时,或者技术距离较大、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外部购买;技术距离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倾向之间,以及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内部研发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对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网络特征因素具体分析了网络异质性、网络稳定性、网络联接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股权式技术联盟和契约式技术联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网络异质性不利于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联接强度、网络规模有利于知识在网络间的转移;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网络异质性更低,稳定性、联接强度、中心性、平均企业规模更强,但网络企业总数往往低于契约式技术联盟网络.  相似文献   

4.
通过识别复杂产品RD网络中研发任务分解程度、成员企业间合作方式及企业间知识互补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复杂产品RD网络的形成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研发任务分解程度和企业间合作方式对复杂产品RD网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员企业获取互补知识的行为会推动整体研发网络呈现无标度特征。网络具有"链式"结构,其中倾向于团队合作的RD网络呈现出"环型-链式"结构,而倾向于技术外包的RD网络呈现出"星型-链式"结构。研发任务的分解程度越高,网络的"链式"结构规模越大。企业合作方式对任务分解程度和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冗余视角研究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企业组织冗余有效利用的现实问题,而且在微观层次上有助于加强中国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能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在宏观层次上可为创建创新型国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依据.回顾了组织冗余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组织冗余能够通过影响知识转移主体特征、转移知识属性、知识转移情境以及知识转移方式等要素作用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成效.文献回顾表明,不同形式的组织冗余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具有不同的影响机理和影响强度,而不同强度的组织冗余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则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即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在评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廖列法  王刊良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37-1045
 本文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角度出发,运用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组织知识编码和个性化知识管理策略在不同内外环境下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组织内外环境稳定的情境下,组织知识编码策略能够快速提高组织知识水平,个性化策略则能提高组织长期知识水平;当组织有人员流动时,采用知识编码策略可以使组织知识水平与人员流动率的关系呈倒U型结构,而组织实施个性化知识管理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负相关于人员流动率;在外部环境变动情况下,个性化策略比编码策略保持更好的组织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兴  宋娟 《科研管理》2011,32(2):1-9
摘要:本文针对技术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行为,深入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因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模型,据此提出了相应假设,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国内251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知识的隐性、接收方学习动机、联盟伙伴间的知识差距、关系距离都能对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更有利于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汤建影  黄瑞华 《预测》2005,24(5):20-25,43
由于研发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因此具有更为复杂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从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强度、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的壁垒属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结合15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上述四个因素对研发联盟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研发联盟改善知 知识共享绩效的措施以及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织类型和区域边界两个维度将跨区域研发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采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大典型区域1985-2008年的发明专利数据,考察了三类主要邻近性因素对不同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对跨区域企业间、跨区域学研机构间合作的影响均不显著;技术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影响大多为负;关系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影响大多为正,且这种正向作用在跨区域企业间、跨区域学研机构间的合作中尤为突出。最后,结合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跨区域知识流动方式,对我国典型地区的跨区域研发合作主导模式及邻近性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尉俊东  赵文红  万迪昉 《预测》2006,25(2):44-48,73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益领域寻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其发展的趋势之一。由于两类组织的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之间的联盟,倾向于以合作为主的特征,多以公益推广活动、共同主题营销等形式进行合作,基本不涉及组织形式和股权的变化,因此这种联盟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动机和风险,应采取不同的控制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