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困生”的成因不外乎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分析他们的症结所在,是基础知识欠账,还是心理因素、意志品质、教育关注等方面的偏差,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使他们早日摘下“学困”的帽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是每个老师最关注、倾注心血最多的学生,也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学生。虽然人人皆知,走近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就是让他们摆脱学困的最佳途径。可是,“他们究竟最需要什么?”这一直是老师们潜心思索、却悬而未决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终于悟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找到了许多解决学困生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一部分教学对象学习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强弱。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的关心呵护与帮助,他们才是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让学困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整合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技巧、夯实学习基础,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因  相似文献   

4.
徐文清 《中学教育》2004,(11):49-52
对于普通中学而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作为一个群体都客观存在,如何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数学上的困难、消除厌学情绪,使他们真正愿学、会学、学会,是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最为缺乏的是学习动力。因此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理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策略又如何?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大难题。心理辅导是前提,激发兴趣是关键,树立自信心是根本.系统的学习辅导是保证。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学困生从“怕学”到“想学”,从“能学”到“会学”。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要做到轻松地转化学困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英语,笔者认为先要了解学困生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困生,使他们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自信,变厌学英语为爱学英语。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会碰到一定数量上的学困生.老师们常谈的一个共同话题是:“如何使转化这些学困生?”所谓的学困生是指智力身体正常,但学习困难.用爱心唤醒他们的心灵,用赏识感化他们的行为,用褒奖鼓励他们前进,促使他们摆脱“学困”健康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笔者以为应抹去“应试教育”的阴影,对学优生与学困生都应一视同仁,老师更应给学生阳光,特别是成就“学困生”,激励替代“冷眼”在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万建中 《教师》2008,(24):52-52
所谓“学困生”是指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而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习惯欠佳、方法欠妥,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部分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暂时落后,有的甚至对他们放任不管。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学困生”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得出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对他们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耐心帮助。还要善于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怎样帮助英语学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学 的学生(Ambrose,1998)。他们形成语言技能 的速度比大多数同学慢,需要更多的重复练 习,花更长的时间做作业,词汇量小,进步比 较慢。学困生常常不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尊重。 很大一部分老师经常称他们为“差生”,事实 上,他们并不是“差生”,只不过学得慢一点 而已。许多尖子生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学习或玩 耍。结果,他们变得不喜欢学习,讨厌老师和 同学,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有时甚至逃学。 学困生的问题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该 共同关注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本文旨在 探讨如何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采用鼓励表扬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的转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我们老师在与他们相处时要以人为本,倾注师爱,本文试着从形成“学困生”原因、教育认识与做法展开。  相似文献   

15.
用爱心转化“学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的学生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总有品学兼优的好干部和调皮捣蛋的“学困生”。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我们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克服偏见,“偏爱”“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常常处于受孤立、被歧视的地位,渐渐地养成了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对他们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而且他们表现得非常有灵性、有悟性,但化学科成绩老提不上来。通过观察和他们交谈,发现他们是对化学没有兴趣,觉得化学的很多东西非常抽象,不知道如何去学。笔者认为要转化这些“学困生”的首要条件,是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积极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中,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实际情况,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把学优生和学困生区别对待,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使学困生摆脱并远离"学困"的境况,有变成学优生的机会,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转化学困生应“七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转化学困生应做到“七优先”。一、安排座位优先教师在排座位时,让学困生坐在前面(第一、二排),以便教师能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直接了解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只有了解了差的原因,才能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困生成绩。另外,让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他们听清、看清;处于教师的眼…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学因生的学习参与成为一种形式,他们成了语文课堂中的旁观者,甚至其语文综合水平不升反降。那么,如何转变新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坚定学困生的信心和毅力;实施课堂分层教学,增加学困生表现的机会;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对学困生开展专门辅导;倡导学生互助,以带动学困生的语文学习”等措施,来最终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课改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普通高中山区学校生源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在初中时处在中下层,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原本比较困难,进入高中后,数学学困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许多同行在“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成因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分层教学”等实验研究,均提出了一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措施.下面是笔者辅导学生解答一道数列题的案例实录,本文仅试图从中分析“学困生”的一些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学困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己的四个促进转化之“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