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绪论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 ,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 )审美意象及其特征。审美意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晶 ,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四大特征 :虚实结合、情理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社会功利性与审美愉悦性结合。…  相似文献   

2.
1 绪论 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审美意象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1 名词解放题 审美意象 摹仿说 游戏说 魔法说 心灵表现说 审美思维 审美感受 艺术构思 灵感 艺术真实 艺术典型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典型化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 荒诞派 黑色幽默 素材 题材 主题 情节 结构 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 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标准2 填空题 1)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在反映形式上的区别:哲学以_的_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以_的_ 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2)审美意象的“虚”(概括与抽象)主要表现_和_两方面。 3)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和其它种类艺术相比,其主要特点是_性_性和_性。 4)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历史上提出过种种说法,其中主要的有_、_、_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_。 5)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_,此外不可能有_。古代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是_,而不是_。  相似文献   

4.
1 名词解释题审美意象 摹仿说 游戏说 魔法说 心灵表现说 审美思维 审美感受 艺术构思 灵感 艺术真实 艺术典型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典型化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 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 荒诞派 黑色幽默 素材 题材 主题 情节 结构 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 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标准2 填空题1)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在反映形式上的区别 :哲学以的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文学艺术则以的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2 )审美意象的“虚” (概括与抽象 )主要表现和两方面。3)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它和其他种类艺术相比 ,…  相似文献   

5.
1 名词解释题审美意象 摹仿说 游戏说 魔法说 心灵表现说 审美思维 审美感受 艺术构思 灵感 艺术真实 艺术典型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典型化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 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 荒诞派 黑色幽默 素材 题材 主题 情节 结构 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 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标准2 填空题1)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在反映形式上的区别:哲学以的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以的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2 )审美意象的“虚”(概括与抽象)主要表现和两方面。3)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和其他种类艺术相比,其主要…  相似文献   

6.
刘鑫 《华章》2011,(29)
文学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内容美和形式美、自律与他律等多方面的统一体,其审美性和社会性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审美,文学的社会功能就无从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动态过程,文学功能的实现是主客体的交流和对话.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再现、表现与创造文艺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还是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对此争论了两千余年。单纯的“再现”论或“表现”论均有其片面性,那么“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论呢?从一定的角度着眼,这种观点是无可非议的,比较全面的。因此,不乏持此论的书籍文章。不过,要进一步探究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的特殊本质,更准确、深刻的提法应当是:文艺是人的审美创造。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而从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人类的创造物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又都是创造。但在文学中,再现、表现、创造是既互相联系,也互有区别的三个美学概  相似文献   

8.
《孟子》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表现在取譬设喻、排比反复、正反对比、句式同构等方面。通过词法、句法和口语化文体特征三方面,结合实例探究英译《孟子》文学风格再现的策略和异同,结合三位译者的文本梳理《孟子》文学风格翻译与转换的特点。文学风格的可译性是有限的,文学风格本身带有一定的难以言说性,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能传达和再现原作特有的风格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艺术中表现丑是整体反映生活不可或缺的,丑在文学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认识丑、直面丑、表现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表现。文学艺术对丑的表现尤其是化丑为美,具有限制性。  相似文献   

10.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文学创作是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法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所塑造的成功文学形象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所有的艺术门类 ,比如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都是以审美意象表现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但是 ,由于各自使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塑造艺术意象 ,因此 ,不同的艺术载体就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功能。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研究 ,这不同的艺术载体就是不同的艺术符号。那么 ,文学的艺术符号就是文学语言。而语言的“所指”和“能指”作用及抽象性特征 ,又使其美学功能尤为突出 ,给人的美感更加生动、深刻和丰富。一、语言艺术符号“能指”的美学功能文学作品的语言 ,是一种将作者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化为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2.
一综观中外文学与文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道德生活是历代文学的重要内容,历代文论家也都对文学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有过深入的论述。经典作品和经典理论从不同方面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育作用决不是一般的道德说教,文学艺术的多方面作用都必须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得以实现。中外文论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文学艺术作为再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表现作家艺术家主体生命的统一体,在关注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世界的情感交流与冲突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道德纳入自己的审美视…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学创作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尽管文学艺术有侧重于再现的,也有侧重于表现的,却都应该是主观和客观、表现和再现、情感和理智的矛盾统一。文学艺术贵在独创,贵在反映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贵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形象或意境,所以在表现和再现这对矛盾中,表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老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作为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一“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句话是对的,但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文艺是人的审美创造”。两半合起来才能说明文艺的本质,才能说明文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反映(再现)和创造(表现)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文艺的反映不是机械直观的,而是通过审美创造来进行的。这样,文学艺术必然包涵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形式,必然包涵客观事理和主观感情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月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其审美意义表现为时空美、情爱美、喻义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审美意义的分析,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相似文献   

17.
<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本身不是艺术,只有审美意象才能使语言获得艺术的质感。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现实生活本身也不是艺术,那些真实的人物、事件、景物,都很难以其原始的形态直接进入文学的殿堂。文学创造者所提供的形象,应该优越于读者自己的感知,否则,文学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在语言与文学之间、生活与文学之间,必须架设意象化的桥梁,文学创作才有可能完成。所以,审美意象的营造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功。什么是意象呢?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跨度较大,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内容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影视艺术四个方面。学习中要注意了解这一时期文学、美术、音乐的不同流派及其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影响或价值,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注意理解文学艺术的时代性,认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文学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宋代女性文学审美空间狭小、幽深而封闭,文学创作意象大多集中在闺房之内,呈现出以闺房为轴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结构模式。这既反映了审美主体特定空间内管中窥豹的审美特征,又再现了她们内心深处对幽闭空间交织的爱恋与厌弃的矛盾情绪。幽闭空间给宋代女作家认识外部世界带来局限,然而她们通过闺阁门窗这只特殊的心灵"眼睛",观察和认识着她们生存的世界,感受着女性独有的痛苦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着不同的要求。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造”,新闻只能对社会生活进行“再现”、文学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造”的合理性上,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现”的准确性上。在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不论是文学的真实性还是新闻的真实性,都更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