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亮 《科教文汇》2010,(4):187-18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新生心理普查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以南京地区某高校2009年入学的550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6·8%的大学新生在UPI上处于第一类和第二类;SCL-90结果统计发现,大学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占2·1%,有115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与全国常模相比,大学新生在强迫、恐怖两个因子上分数较高,差异显著;筛选出来的大学新生占总人数的15%。结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干预是心理普查的关键,干预可以由点及面、分层进行。  相似文献   

2.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分别对2011级、2012级、2013级新入校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2%,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不同性别、不同入校年度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各异,入校新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讨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辅导员、图书馆、后勤等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骆红亚 《内江科技》2007,28(6):28-28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有利于帮助新生调节心理不适,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本文从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三个方面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重点,在大学贫困生教育的第一阶段—新生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分析大学新生贫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着重探讨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大学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个案的案例剖析、问题反思,揭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文章对掌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地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个案的案例剖析、问题反思,揭示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文章对掌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中的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地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我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3、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曾婉茜 《科教文汇》2009,(3):36-36,49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因刚刚迈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方面,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着手,分析了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采用UPI中国修订版进行测评,分析出现学业预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在出现学业预警的新生中,43.1%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5.5%的学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农村生源及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生源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探讨及时加强对这几类学生的引导、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15.
为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采用UPI中国修订版进行测评,分析出现学业预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在出现学业预警的新生中,43.1%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5.5%的学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农村生源及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生源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探讨及时加强对这几类学生的引导、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由于环境的转换,容易因为情绪情感及人际关系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为承担大学生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合理过渡的责任,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和生命教育的视角,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保障,提出构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健康导航体系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丽玲 《科教文汇》2014,(5):215-216
只有当学生发展成为个性独立完整的成熟的个体,他才能主动规划、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努力面对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并有高水平的学业创作,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新生学业发展的根本之措。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对新生增强学习动力、跨越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导大学新生学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通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分析其产生根源,对促进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炳南 《科教文汇》2020,(10):149-151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